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06年10期文献
  • 酒泉市1964~200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为了准确地掌握酒泉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客观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分析其发病趋势及探讨新形势下的防治策略,收集、整理、分析了酒泉市1964~2004年全市报告的传染病发病资料,系统分析了不同年代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华荣;李爱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肃省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项目卫生学评价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CES)项目实施一个周期的项目效果,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个项目县(清水县、渭源县)及1个扩展县(临泽县)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择实验组、对照组各300户,采集储粪池粪便、蔬菜、健康人群粪便,进行细菌学、蠕虫学相关检验.结果(1)储粪池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改厕前采样300份,改厕后采样240份,改厕前后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6.00%、2.50%,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28.15,P<0.05).(2)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用于蔬菜施肥的卫生安全性:粪便无害化处理前后,分别采集蔬菜样本77份、87份,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4.67%、8.05%,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8.47,P<0.05).(3)人体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改厕前后分别采集健康人群粪便889份、893份,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19%、3.36%,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7.84,P<0.05).结论我省CES项目实施一个周期的项目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杨枢敏;赵新华;杨建军;张广业;杨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医院校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学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的调查分析,提出增进学习效果和增强就业信心的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随机对某中医学院4个年级的医学本科生共295人实施问卷调查,对初得数据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就业信心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如何看待就业形势应成为师生共同认真思考、积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丹琳;谷鑫;江陆平;王世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同一人群HBV-M10年对比研究

    为研究HBV血清标志物五项(HBV-M)10年间分布、消长的动态变化规律,对77例HBV感染者的HBV-M 10年间阴转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阴转率为50.6%,各项次和不同的组合标志其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对42例HBV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并与其余60例未接种乙肝疫苗的HBV易感者进行比较,HBV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防止HBV感染.说明影响HBV-M阴转的因素是存在的,关键必须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黄景明;黄诚孝;郭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中专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中专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情况,以帮助卫生职业院校和实习医院正确认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设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施教,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本校实习返校的240名四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护生对整体护理已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实践中绝大多数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各层次患者的健康需要,亟待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中全面、系统地充实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对策(1)重视教学过程护生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2)做好岗前培训;(3)通过临床实践,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4)医院营造健康教育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以增强护生的健康教育素质.

    作者:鲁梨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毕业考试改革研究的主要特色

    制定毕业考试改革实施意见,以此为依据,出台毕业考试组织实施办法.实施意见和办法确立了毕业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重新设计了毕业考试科目,优化了毕业考试内容,构建了新型毕业考试模式.

    作者:黄应堂;梅冠廷;高永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提高成人医学函授教育的质量管理

    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医学函授教育(夜大形式),为解决在职卫生技术队伍中要求提高学历层次人员的求学问题,提升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成人医学函授教育质量却急剧下滑,成教声誉每况愈下.如何提高医学函授教育的质量管理,如何推进成人医学教育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成人函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成人医学函授教育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俞达明;陈敏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五年制涉外护理专业一年级英语教学要注意与初中接轨

    分析五年制涉外护理专业一年级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实施与初中英语教学接轨的具体措施;阐述五年制涉外护理专业一年级英语教学与初中接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作者:李菊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职业知识分子的自我身心保健

    根据职业知识分子身心健康所表现出的心理应激强度大、亚健康和急性死亡率高、死亡年轻化等特点,分析导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现状的原因,提出应加强知识分子自我身心保健意识,促进健康.

    作者:张雪琴;张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校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学环境不可或缺,然而,在现实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似平行线般孤立地前进,其人为分离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探讨高校教学环境的深层意蕴,用全新的理念创建高校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作者:侯会美;尚长乾;李洪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学习国外经验在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PBL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医学教育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通过学习国外医学院校实施PBL的成功经验,探讨在我国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PBL的方法及意义,旨在顺应国际教育的潮流,推动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作者:杨丽芳;史燮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剖学思维与语言特点浅析

    人体解剖学是西医主要的基础课,是每位医学生必修的课程,属于陈述性知识范畴,在思维和语言上有其鲜明的特点.

    作者:曹世民;张生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三年制医学大专生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探讨三年制医学大专生解剖学教学改革问题.方法结合我校三年制医学大专生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从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布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发现目前医学大专类解剖学教学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结论三年制医学大专生解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张庆金;陈金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高职生诊断教学的几点思考

    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现存的高职诊断学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实习基地建设不足、考试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采取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测评手段,强化技能训练等措施加以改进.

    作者:李凡;邓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护生实施素质教育浅谈

    通过素质教育试点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素质教育要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学生素质档案、提高学生自觉性、结合护生性别特点开展.

    作者:孙小萍;王绍锋;汪娩南;范玲玲;龚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深化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教育形式的变化,肯定扎实学生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结合多年来在工科物理教改中的探索经验和初步成果,提出了深化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作者:刘俊;陈希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三维健康的关系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三维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体育观念逐渐从生物-医学价值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价值模式,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有着同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陈建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动机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3个方面的探索,大面积提高职校生的学习成绩.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发现学习法、阅读学习法等通用学习方法,分科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中温习与预习、上课、作业、考试等环节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二是在教学中渗透科学观察法、科学假说法、比值定义法等科学方法的教育;三是选择医护专业必需的物理知识作为补充教材,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作者:单长清;李红;李保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外科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师生交流是指教员与学员在教学环境中发生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由于外科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师生沟通非常有限,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就外科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遆振宇;窦科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暗示技巧在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人们通过人格暗示、语言暗示、环境暗示,把潜意识与意识作为一种教育渗透技巧,在教学中合理地、恰当地运用暗示技巧让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作者:王淑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的尝试

    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州卫生学校教学党支部通过2年的实践,尝试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党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蒋伟芬;王正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面对当前中等职业中专教育的现状,面对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学生管理的高难度,面对基础素质差的多层次学生,转变教学观念已迫在眉睫,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如何改革教学管理是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绍民;李娉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毕节卫校办学途径和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做法

    思考卫校办学途径及教学改革,探讨技术人才培养的合理层次,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钟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形式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围绕以护理为主导,以培养技能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模块,设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调整相关时间安排,重组模块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邹玉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分析宿州卫生学校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提出中等专业学校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原有模式,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评机制.

    作者:张全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在守望人性关爱中让校园充满和谐

    和谐校园构建应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管理理念,那么,应如何让校园充满和谐?着重从人性关爱方面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作者:杨静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专化趋势下图书馆工作应对的路径选择

    大专化趋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工作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理清发展思路,建立管理机制,优化人才资源,构建网络时代的信息服务综合平台.

    作者:褚晓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在内科学教学中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临床课的理论考试成绩可以说都非常好,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但到临床后,一旦遇到具体的患者就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处理就更困难了.而我们的带教教师也常常感到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死板,临床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差,缺乏临床的判断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学的医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几年的临床课教学和临床带教实践,笔者深感临床课教师在临床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作者:马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议双语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实施

    目前,在医学职业教育中,双语教学在各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双语教学的渗透力度把握得不是很恰当,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作者:何江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校本课程开发呼唤校本研究

    校本课程的主要指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一定要体现学校特色.在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研究中,要注意做到教师之间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大兴教研之风,以实现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教研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构建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区建设

    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校区,使院校这个人才辈出基地,成为节约型社会的实践的先行者,让所有师生在节约型校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建设节约型校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节能意识的培养与认同是建设节约型校区的关键,后勤管理部门是建设节约型校区的基础.(2)明确重点、依靠科技、实施校区资源管理.明确校区节约资源的重点,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改善校区能源供给,深化后勤改革,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3)坚持节能管理的原则,实施校区建设.必须遵循促进保障的原则,必须坚持统一管理原则,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效益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者:徐必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谈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学生自身情意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拓展学生智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知识.

    作者:徐玉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医学模式下的生物化学教学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以医学模式的视角透视生物化学教学,从专业、课程、内容、教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作者:舒雷;唐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作者:朱文慧;曹惊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李兆强;蒋善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专生理学实验要注重运用新方法和新仪器

    主要论述在生理学教学中,增开实验项目,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器材,注重运用新方法、新仪器进行实验教学收到显著成效.

    作者:董丽群;王琬婷;冯照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护生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

    护生在药物过敏试验操作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针对这一情况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实施措施1.1采取各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实验教学(1)电化教学、图谱库与实物标本优化组合;(2)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型、挂图与实物标本观察相结合;(3)技术操作与课堂讨论并行;(4)阶段测验与期末综合考试衔接;(5)实物标本与标本图片交替观察;(6)实物标本与多媒体课件混合考试;(7)强化随堂测验;(8)试行多媒体综合考试.

    作者:别永信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心脏腔内结构标本设计与制作

    心脏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是解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质量的心脏解剖标本能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在解剖学实验中,为充分地暴露心脏的腔内结构以及显示血流方向,便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设计了该制作方法.

    作者:高叶梅;彭湃;黄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探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微生物学实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高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方法的改革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是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经典实验,此实验为生理学教学实验中必做的实验之一.传统的方法为膀胱插管法:将实验动物(家兔)麻醉后沿腹白线剪开腹腔,膀胱翻出至体外,在膀胱底部找到两侧输尿管,小心地在两侧输尿管下方穿一手术用线,将膀胱上翻,结扎尿道.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出凝血筛检试验正常参考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出凝血筛检试验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结合血栓分析仪随机所带的参考值,分析出凝血筛检试验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选择280例来自本市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健康成年人,在同等条件下准确测定并记录、分析其PT、APTT、FBG、TT等测定值的范围.结果280例正常人测定项目值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测4项结果中有3项测定结果范围差别不大,但APTT测定范围与随机所带参考值范围差别较大,这是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加以注意和探讨的重点.

    作者:欧凌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的安全教学

    1帮助学生克服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中的畏惧、紧张心理学生在做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时,有的学生表现得畏首畏尾,不愿用手接触装有菌种的平皿,而是趁别的学生打开菌种平皿时,争取时间伸接种环过去取菌种,害怕自己被细菌感染;有的学生甚至坐在那里看别人操作;有的独立操作时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不慎打破菌种平皿或打翻酒精灯,引起着火,而学生只会大呼小叫,惊慌失措,却无法处理等.

    作者:张志伦;王开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残余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瘫痪肢体FMA量表的影响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头颅CT确诊的基底节区出血量在45~70ml之间的患者27例,发病后72小时内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拔除引流管当日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d,连用7天后减量停用,川芎嗪200ml/d,连用14天.同时以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未用地塞米松和川芎嗪的2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测定术前、术后24h、7d、14d、21d CT上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评定术前、术后7d、14d、21d FMA量表,并对与用药有关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终止点在术后第21天.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7.1/2.5ml,20.5/10.9ml,15.3/16.9ml,7.8/9.6ml,3.1/4.6ml;FMA评分为(64.0±12.2),(70.0±10.8),(81.0±11.5),(94.0±8.7);消化道出血2例,继发性血糖增高1例,死亡3例.对照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6.4/3.0ml,21.2/9.4ml,15.8/17.6ml,11.2/14.1ml,6.4/8.4ml;FMA评分为(66.0±13.5),(71.0±12.3),(79.3±13.2),(84.0±10.1);再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衰竭1例,死亡2例.2组病例残余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前、术后24h、7d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术后7 d、14 d的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后14d、21d的变化与术后21d的F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血肿周围水肿有抑制作用,能提高患侧肢体肌力,但不增加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德;李珍花;张学范;张廷华;王欢;梁德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瘘管性肛周脓肿一次性手术根治100例临床观察

    急性肛周脓肿的常规治疗是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形成肛瘘者,再行二期手术治疗.临床上只有少数肛周脓肿经切开引流后不形成肛瘘,因此,大部分肛周脓肿患者都要在切开引流术后再行二期肛瘘切除术.

    作者:于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应用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的方法检查了1 000例育龄妇女,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结果阴道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90%(Kappa值=0.581),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的符合率为98.60%.能检测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灵敏度为87.17%,特异度为85.17%.结论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较高,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杜蔚云;李芝兰;马瑞兰;蒲育栋;刘春兰;舒星宇;张文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川崎病诊断与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探讨川崎病早期临床特征、诊断和对并发症治疗效应的观察,对31例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认为肛周红可作为参考诊断指标之一,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指(趾)端脱皮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价值.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改善川崎病的临床症状,但对部分病例预防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作用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部分患儿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提示川崎病的发病可能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琴;游金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治疗成年人弱视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成年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认识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选择年龄、弱视程度、弱视性质无显著性差异的成年人病例93例,治疗前均行视力、注视性质、眼位检查.综合疗法组采用准确配戴眼镜、遮盖法、增视训练、精细作业治疗;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配戴使用过矫或欠矫眼镜、阿托品散瞳的远或近距离压抑疗法,并联合使用综合疗法.随访1~5年.结果综合疗法组治愈12眼(24.00%),有效率为62.00%;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治愈17眼(29.82%),有效率为80.7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视力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长期存在,传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用来治疗成年人弱视,其疗效是肯定的,且其疗法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作者:范景敏;李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议培养护生外向性格的措施

    目的了解护生性格内外向的状况,探讨培养护生外向性格的措施.方法采用内外向性格测验问卷对224名护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在采取措施前性格内向的学生有84人,占37.5%,性格外向的学生有140人,占62.5%;采取措施后性格内向的学生有56人,占25.0%,性格外向的学生有168人,占75.0%.结论为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应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培养护生的外向性格.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张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技术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护理教育有重要的影响,为护理技术教育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平台.

    作者:仝霞;韩卫红;范彩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

    目的探讨在整体护理实践中,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关系.方法综合以实现人本护理为目标的护理工作实践.结果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思想观念,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结论情感行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迟延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实践

    介绍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选择适宜的学习评价法,有利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邹秀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后进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结合中专生中的后进生现状,分析后进生产生的种种原因,提出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措施.

    作者:谢玉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采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加强对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教育部借鉴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标准,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启动了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的本质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其核心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采用ISO9000族标准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迎评达标的关键.

    作者:任悦欣;张希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及建议

    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日常运作的支撑,是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由操作技能竞赛引发对操作考核的几点思考

    操作技能竞赛能够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一项措施.通过操作技能竞赛活动,使我们从事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师对操作技能考核有更深的认识,对日常教学中操作技能考核的标准、方式、方法有新的要求.

    作者:陈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多媒体CAI课件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1应用多媒体CAI课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1)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将临床护理教学内容编制成多媒体CAI课件,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尤其能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张闻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举证责任倒置下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为探讨举证责任倒置对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阐述举证责任倒置下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应对的方法.关键是立足防范,从执法和保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角度,认识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张德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让法律教育促进德育

    公共道德的底线是法律,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德育体系中加大法律基础知识的含量,让法律教育促进德育的开展、深化,真正实现德育目标的逐级实现.

    作者:林丽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论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的调适与教育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的良策的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沈思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例由认知因素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

    通过对1例由认知因素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探讨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及评价所导致.通过咨询,使其调整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对自我有了正确认知及评价,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从而揭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作者:潘丽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