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

迟延辉

关键词:情感渗透, 人文关怀, 和谐, 护理环境
摘要:目的探讨在整体护理实践中,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关系.方法综合以实现人本护理为目标的护理工作实践.结果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思想观念,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结论情感行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区建设

    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校区,使院校这个人才辈出基地,成为节约型社会的实践的先行者,让所有师生在节约型校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建设节约型校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节能意识的培养与认同是建设节约型校区的关键,后勤管理部门是建设节约型校区的基础.(2)明确重点、依靠科技、实施校区资源管理.明确校区节约资源的重点,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改善校区能源供给,深化后勤改革,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3)坚持节能管理的原则,实施校区建设.必须遵循促进保障的原则,必须坚持统一管理原则,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效益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者:徐必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医院校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学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的调查分析,提出增进学习效果和增强就业信心的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随机对某中医学院4个年级的医学本科生共295人实施问卷调查,对初得数据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就业信心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如何看待就业形势应成为师生共同认真思考、积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丹琳;谷鑫;江陆平;王世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

    目的探讨在整体护理实践中,情感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关系.方法综合以实现人本护理为目标的护理工作实践.结果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思想观念,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结论情感行渗透与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迟延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技术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护理教育有重要的影响,为护理技术教育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平台.

    作者:仝霞;韩卫红;范彩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校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学环境不可或缺,然而,在现实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似平行线般孤立地前进,其人为分离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探讨高校教学环境的深层意蕴,用全新的理念创建高校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作者:侯会美;尚长乾;李洪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护生实施素质教育浅谈

    通过素质教育试点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素质教育要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学生素质档案、提高学生自觉性、结合护生性别特点开展.

    作者:孙小萍;王绍锋;汪娩南;范玲玲;龚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议培养护生外向性格的措施

    目的了解护生性格内外向的状况,探讨培养护生外向性格的措施.方法采用内外向性格测验问卷对224名护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在采取措施前性格内向的学生有84人,占37.5%,性格外向的学生有140人,占62.5%;采取措施后性格内向的学生有56人,占25.0%,性格外向的学生有168人,占75.0%.结论为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应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培养护生的外向性格.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张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校本课程开发呼唤校本研究

    校本课程的主要指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一定要体现学校特色.在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研究中,要注意做到教师之间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大兴教研之风,以实现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教研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心脏腔内结构标本设计与制作

    心脏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是解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质量的心脏解剖标本能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在解剖学实验中,为充分地暴露心脏的腔内结构以及显示血流方向,便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设计了该制作方法.

    作者:高叶梅;彭湃;黄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专生理学实验要注重运用新方法和新仪器

    主要论述在生理学教学中,增开实验项目,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器材,注重运用新方法、新仪器进行实验教学收到显著成效.

    作者:董丽群;王琬婷;冯照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举证责任倒置下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为探讨举证责任倒置对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阐述举证责任倒置下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应对的方法.关键是立足防范,从执法和保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角度,认识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张德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实践

    介绍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选择适宜的学习评价法,有利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邹秀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议双语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实施

    目前,在医学职业教育中,双语教学在各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双语教学的渗透力度把握得不是很恰当,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作者:何江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外科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师生交流是指教员与学员在教学环境中发生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由于外科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师生沟通非常有限,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就外科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遆振宇;窦科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及建议

    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日常运作的支撑,是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应用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的方法检查了1 000例育龄妇女,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结果阴道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90%(Kappa值=0.581),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的符合率为98.60%.能检测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灵敏度为87.17%,特异度为85.17%.结论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较高,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杜蔚云;李芝兰;马瑞兰;蒲育栋;刘春兰;舒星宇;张文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残余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瘫痪肢体FMA量表的影响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头颅CT确诊的基底节区出血量在45~70ml之间的患者27例,发病后72小时内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拔除引流管当日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d,连用7天后减量停用,川芎嗪200ml/d,连用14天.同时以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未用地塞米松和川芎嗪的2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测定术前、术后24h、7d、14d、21d CT上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评定术前、术后7d、14d、21d FMA量表,并对与用药有关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终止点在术后第21天.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7.1/2.5ml,20.5/10.9ml,15.3/16.9ml,7.8/9.6ml,3.1/4.6ml;FMA评分为(64.0±12.2),(70.0±10.8),(81.0±11.5),(94.0±8.7);消化道出血2例,继发性血糖增高1例,死亡3例.对照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6.4/3.0ml,21.2/9.4ml,15.8/17.6ml,11.2/14.1ml,6.4/8.4ml;FMA评分为(66.0±13.5),(71.0±12.3),(79.3±13.2),(84.0±10.1);再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衰竭1例,死亡2例.2组病例残余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前、术后24h、7d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术后7 d、14 d的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后14d、21d的变化与术后21d的F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血肿周围水肿有抑制作用,能提高患侧肢体肌力,但不增加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德;李珍花;张学范;张廷华;王欢;梁德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川崎病诊断与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探讨川崎病早期临床特征、诊断和对并发症治疗效应的观察,对31例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认为肛周红可作为参考诊断指标之一,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指(趾)端脱皮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价值.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改善川崎病的临床症状,但对部分病例预防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作用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部分患儿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提示川崎病的发病可能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琴;游金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李兆强;蒋善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后进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结合中专生中的后进生现状,分析后进生产生的种种原因,提出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措施.

    作者:谢玉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