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军;吴雪辉;方青
厄他培南是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之后新近开发的新型广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半衰期长,每日给药1次,对社区获得性混合感染有极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厄他培南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结构相似,具有对脱氢肽水解酶的稳定性,并由于其高结合蛋白活性使得半衰期更长.针对多种感染的临床试验证明,厄他培南与头孢类抗生素和氧哌嗪青霉素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该文就厄他培南的化学结构特点、作用机理、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来小丹;刘松青;林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应用止痛药物治疗的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4-2006年癌症患者止痛药物的用药金额、数量、DDDs及日均费用,并列表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口服镇痛药用量呈上升趋势,吗啡控释片用药金额高,布桂嗪片用量于2006年跃居首位;注射剂用量呈下降趋势,而哌替啶注射液已极少用于癌症患者.结论 该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用药趋于合理.
作者:王丽媛;李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制备鼻渊合剂并验证其疗效.方法 采用煎煮、浓缩、醇沉淀的方法制备鼻渊合剂,以薄层色谱法鉴别,设治疗组(鼻渊合剂)及对照组(鼻炎灵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160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132例)总有效率为84.85%,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鼻渊合剂制备工艺合理,鉴别方法简单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文光;董自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宫血宁胶囊治疗放置元宫药铜220型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双盲对比研究,观察中药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增多的预防、治疗效果.结果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两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增多,但宫血宁组明显少于安慰剂组(P<0.05);放置后第1,3,5周期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第6周期宫血宁组高于安慰剂组(P<0.05);放置后第1,3,5,6周期宫血宁组经量过多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在放置元宫药铜220型后服用宫血宁胶囊,可有效减少月经量,降低经量过多的发生率.
作者:杨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胸椎结核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对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42例胸椎结核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服用抗结核药物指导,术后严密监护,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结果 42例患者均无心理障碍,通过合理饮食、合理用药、精心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惠者对胸椎结核的认识,有利于避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新军;吴雪辉;方青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患者,男,50岁,因头部外伤于2007年5月18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80 mm Hg;头部有一6 cm×3 cm大小血肿,疲倦面容,面色轻度苍白,神志清.自诉头痛,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为头部外伤致脑震荡、头皮挫裂伤.除进行头部CT等检查、外科清创消毒外,先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批号为060629)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拟口服脑复康片、血塞通片.
作者:李运景;陈画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墨旱莲中木樨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2 nm.结果 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饮片的木樨草素含量范围为0.039%~0.339%.结论 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刘翔;曹云飞;窦金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测定醇清软膏中雌二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雌二醇质量浓度在1.96~5.8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5批供试品的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6.34%.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醇清软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斌;林彩;邓莉;贺红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优选鼻渊枢滴鼻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醇沉浓度以及提取次数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鼻渊枢滴鼻剂的佳提取工艺系用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以95%的乙醇醇沉至60%.结论 提取次数对阿魏酸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优选出的工艺科学、合理.
作者:李春花;宋晓宇;范精华;王德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双黄连颗粒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CPE),观察双黄连颗粒在人喉癌上皮细胞株(Hep-2)中抑制RSV的作用.结果 双黄连颗粒能抑制RSV复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结论 双黄连颗粒具有抑制RSV在Hep-2细胞内复制的作用.
作者:杨洁;刘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对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与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选择患者20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取单用氯沙坦、卡托普利和两药联用的治疗方案,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方案的成本-效果佳.结论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经济、合理的.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蓝桉软胶囊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对蓝桉软胶囊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蓝桉软胶囊GC指纹图谱.结论 用该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蓝桉软胶囊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者:吴素香;孙静芸;盛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 布洛芬质量浓度在0.101~0.701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为0.34%.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布洛芬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博;赵悦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9 nm波长处测定樟脑的含量.结果 樟脑质量浓度在1.50~3.5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217 C-0.030 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4%(n=9).方法 精密度的RSD=1.7%(n=5).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樟脑含量测定.
作者:肖顺林;雷利群;王述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补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主要药材黄柏、山茱萸、生甘草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95%.结论 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补肾丸的质量.
作者:陆晓和;闫冰;魏群利;夏曙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29例)予门冬氨酸钾镁等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世蓬;徐建中;赵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硫酸铜溶液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比重变化.方法 配制硫酸铜溶液(比重为1.0504),分别贮存于10只棕色磨口试剂瓶和10只无色磨口试剂瓶中,采用韦氏比重秤法分别在1,3,5,7 d测定比重;另配制硫酸铜溶液(比重为1.051 3),分装于10只加盖和10只不加盖的量杯中,分别在1,3,5,7h测定比重.结果 棕色试剂瓶贮存1,3,5,7d的比重分别为1.050 55±0.000 11,1.05072±0.00016,1.05079±0.000 10,1.051 28±0.000 19;无色试剂瓶贮存1,3,5,7 d的比重分别为1.050 63±0.000 18,1.050 81±0.000 13,1.050 93±0.000 21,1.052 12±0.000 20;加盖量杯放置1,3,5,7 h的比重分别为1.051 29±0.000 09,1.051 35±0.00015,1.051 33±0.00017,1.05149±0.000 22;不加盖量杯放置1,3,5,7 h的比重分别为1.051 52±0.00018,1.051 85±0.00023,1.05227±0.00040,1.052 51±0.00043.结论 在棕色试剂瓶贮存5d,无色试剂瓶贮存3d,加盖量杯放置7 h,未加盖量杯放置1 h,硫酸铜溶液比重仍符合要求.
作者:罗建勇;李建华;吴峥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那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非水溶液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测定那氟沙星的含量.结果 HPLC法测定其含量为99.56%~99.79%,非水溶液滴定法为99.68%~99.74%,酸碱滴定法为99.54%~99.78%.结论 3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但以酸碱滴定法所耗成本较低且操作简便.
作者:王启帅;韩莹;程建新;姚宝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方法 统计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ICU中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联合用药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9类;DDDs排序前3位依次为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钠、亚胺培南;痰培养率为65%,药物敏感试验阳性率为20%;单独用药率48.0%,联合用药率52.0%.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要林青;金永新;王庄英;朱立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青霉素自1941年用于临床以来,在控制感染性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随之出现的严重细菌耐药性,给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辩证地认识细菌耐药问题,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一个长期乃至永恒的话题.
作者:边藏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