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曼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把解剖学中的知识巧妙地编成顺口溜来帮助教学,比较适合学生的记忆习惯.学生反映易于接受,容易牢记,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成绩.现摘要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阳冠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和处理妇女特有的、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一门临床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尹毅;陈昌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从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依托综合性大学发展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开展课程建设、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反映升格院校快速提升办学实力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海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窦性激动还未到达之前,自心室某一部位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亦称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主要有:(1)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形态宽大畸形,粗钝或有切迹;(2)QRS波群时限显著延长(≥0.12秒);(3)一般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为继发性T波改变;(4)代偿间歇完全;(5)如只有一个兴奋灶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固定,一般相差不超过0.08秒.
作者:高晓玲;高翔;周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中专学校招生方式的变革,大量低分、低素质、难管理的学生进入中专学校,给中专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学生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弊端,不能达到对现有中专生的有效管理.探讨如何建构新的中专生管理体制.
作者:史祝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自由度加大了,由此必须加强自我管理.制定个人计划是加强自我管理重要、基础的工作.就个人计划的作用、要点和实施综合几点浅见.
作者:张国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各环节在有序、高质量的监控下运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极大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医学教育管理水平.
作者:董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学分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这一教育管理模式下要求新的职教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并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实行新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学籍管理方式,严格考试制度.
作者:吴荣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只有充分了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因素,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毕业生择业.结合河北省大学毕业生问卷调查,就当前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于承良;梅清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透明胶带粘贴法.结果总感染率为35.2%,其中男生感染率(48.7%)明显高于女生(20.5%)(P<0.01);一年级大专生感染率(54.2%)明显高于一年级中专生(36.9%)(P<0.01);农村学生感染率(44.0%)明显高于城镇学生(25.0%)(P<0.01).结论蠕形螨感染与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加强健康卫生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蠕形螨的关键.
作者:黄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统计我院1997~2004年近7年的护理差错.全院发生总事件14件,其中产前6件,产后4件,产科风险事件占全院的71.43%.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产科是一个高风险服务的科室.如果寻找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风险是可以控制的.结论提高产科护士自我防范意识,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以我校2003级和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传统授课法和阅片授课法,进行X线诊断学教学,用相同考题测验2班学生学习成绩.χ2检验显示,阅片授课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授课法.
作者:马向阳;侯振江;于三新;孟羽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自从加入WTO,我国又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变更和发展时期,社会知识信息激增,社会需求变化,教育客体的思维更新,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都使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新的时代和学生都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如何适应这一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已成为每个高校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者:乌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就培养药剂(药剂营销)专业学生营销新观念提出看法.
作者:林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学生对课堂教学是否愿意听、乐于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Ё果.在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兴趣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及参与激励的教学手段,能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作者:李活青;严冰;沈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职业卫生学校的化学教学面临许多困惑,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改进实验教学,开发学生潜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作者:李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材料无病雏鸡(1号)、无病老鸡(2号)、传染性腔上囊病稚鸡(3号).2工具解剖刀、塑料桶(3只)、液体标本缸(2个)、福尔马林浸泡液.
作者:党小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艺术课开设情况的了解,指出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艺术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音乐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者:邱卫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面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变化,学生文化水平层次差异显著的现状,如何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和以成绩为绝对评价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束缚?分层教学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璜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全球化对中药产业提出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而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药的品种及其质量评价的科学化、系统化.中药指纹图谱以整体观念和模糊理念为原则,为中药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1].200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由科技部等8部委联合签署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又将指纹图谱列入重点攻关项目.下面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李明;彭艳丽;田永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