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征
2004年10~11月,我们对吉州区城乡(含部分民办学校)共56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视力监测.采用标准视力灯箱,由专业人员按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四版)中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视力测定.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5.0为视力低下,其中4.9~4.7为轻度视力低下,4.6~4.4为中度视力低下,4.3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
作者:肖玲君;胡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入医用羊肠线(简称肠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埋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肥胖指标(体重和腰围)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效率为43.33%,有效率为50.00%,无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3%.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国于2001年11月11日正式加入了WTO,并将向国际开放医疗市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医疗市场.加入WTO后,护理专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走向如何?中国护理教育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护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林大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地方病.研究证明,致病因素存在于克山病区产的粮食中,它能引起心肌代谢障碍,使心肌对急性缺氧的敏感性增加.克山病的致病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于泽;郭灵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长期以来,重理轻文,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虽然重视了医学生的理解、概括、抽象等能力因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开发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现阶段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不仅包括单纯的知识,还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就人文医学教育的意义、必要性和主要对策,谈几点认识.
作者:邢辉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介绍小檗碱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总结小檗碱的降血脂机制.结果小檗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结论小檗碱是有发展前景的降血脂药物.
作者:刘鸿雁;何津春;杨永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呈动态变化的,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变化的心理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理解,从教师自身的学习心理、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方法及素养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袁先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医疗救治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卫生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全面照顾的转变,护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已从单纯照顾患者扩展到整个人群、整个社区的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还将与医生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反映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方向,必须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专业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因此,在设置护理专业的课程时,必须充分体现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适应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的迫切需要,在学制年限内合理分配固有课时数.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起点低,学制短,专业课程内容范围广,目标定位于实践技能和终身教育2方面,课程的设置与高职高专相比存在许多特有的困难,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作者: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适应卫生模式转变对护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引导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实践探究、体验探究过程、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和建立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何敏懿;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对我校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消费结构,指导学生合理、正确地进行消费,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崔福民;陈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专生是社会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2004年全国中专生在校总人数为1 370万[1].2005年3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会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应大体相当[2].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中专生人数还会增加.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专生中出现的各种越轨行为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加速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机构,尽快培养技能型老年护理专门人才,是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结合国内外老年护理教育的新理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特点,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为重点,不断探索和改进老年护理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任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调查显示,2001~2003年豫西地区中等卫生人力资源供求基本平衡,2004~2006年供大于求,对区域内中等卫生人力要加强管理、科学预测、合理配置.调查还显示,中等医学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目标定位不相符合,农村对中等卫生人力有较大需求,但实际充实到农村的毕业生较少.因此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是解决区域内中等卫生人力供求不协调问题的关键.
作者:扬荣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经省教研室缜密计划、精心打造、充分准备,已进入组织实施、试运行阶段.由于护理课程改革的力度、广度及深度给护理教学带来强烈的冲击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及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程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劳动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把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辟出一条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德育对象是德育过程所有因素作用的焦点,但德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教育,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目的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课题组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培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制定出了一套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作者:杨全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生源文化素质下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从招生体制、办学思想、教学理念、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作者:李以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已应用4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文化基础课程比例过大;二是体现整体护理观念的套餐式教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三是大幅度增加文化基础课程的比例背离了大多数学生求学的初衷.我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可根据学生的求学目的,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作者:王新枝;袁媛;王金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注意培养护生在护理演练中的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增进护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消除服务对象的不良心理反应,满足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提高护生灵活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为护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唐志宏;迟延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中专药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我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周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