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木糖醇包衣粉末处方工艺的优化

陈亮;肖惟松

关键词:木糖醇, 包衣粉末, 工艺, 优化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供能、保健作用,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及各类人群的木糖醇包衣粉末.方法:以正交设计法对包衣工艺进行筛选,以折光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并考察吸湿率.结果:佳包衣工艺为包衣液浓度0.025 mg/mL,搅拌时间3 h,干燥时间1 h;折光法测定标准曲线为C=72.253 2△n-1.289 8,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53%;该粉末在相对湿度60%、温度40℃条件下放置10 d左右,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包衣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木糖醇的吸湿性,达到了防潮目的.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中药外敷对小儿肌肉注射致硬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方外敷对小儿肌肉注射致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0例患几分别采用自制中药方(治疗组,n=52)和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对照组,n=78).结果:治疗组3 d内临床痊愈率(硬结、红肿完全消退,局部疼痛消失)为98.1%(51/52),对照组为96.2%(75/78):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均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中药方取材容易,外敷治疗操作简便,患儿治疗依从性好,适合于基层医院和家庭应用.

    作者:戢金城;陈熔;邓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主药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和双波长-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结果:在浓度2.0~5.2μg/mL范围内,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氧氟沙星为101.5%(RSD=1.34%),甲硝唑为99.4%(RSD=0.65%).结论:两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周权;林勇;袁浩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降压治疗的有益作用.方法:将92例ISH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治疗组(4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20 mg,疗程8周.结果: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且先于对照组(第4周)降至正常(P<0.05);从第2周开始,治行组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0.05),第6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P<0.01),整个观察期内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4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4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脉压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作者:韩吉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期间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移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品种及相关费用.结果:肝移植患者平均年龄为(46.71±9.22)岁,平均住院日为(41±20)d,平均住院费用为(215 717.78±66 423.23)元,平均住院药费为(91 508.23±37 011.39)元,占总住院费用的41.6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费用占住院药费的9.71%.结论:肝移植患者住院期间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较大,且多为联合用药,制订更有效、更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曼;郭代红;胡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感特灵胶囊中人工牛黄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感特灵胶囊中的人工牛黄.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氯仿-乙醚-冰醋酸(8:10:4)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展开,用10%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结果:感特灵胶囊样品在与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斑点清晰.

    作者:姚凤洁;李文君;李艳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的少见不良反应

    综述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复方新诺明的少见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黏膜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痉挛性斜颈、舌体肿大、呼吸困难、耳聋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选用复方新诺明时,要慎重考虑其不良反应因素,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静;赵睿;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目的:促进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为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从根本上促进了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作者:许庭郁;秦川;蒋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十年努力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敬礼近强调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的总体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从六大方面改进和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膨化颗粒技术与应用

    膨化颗粒技术是在压缩颗粒制造技术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制剂工艺技术,它适用于速溶性制剂的制备,包括颗粒剂、配方颗粒、速溶丸剂等.试验结果表明,膨化颗粒技术制成的颗粒、丸剂辅料少、外观可视性较好、溶化或溶散时间短,为新型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作者:高庆凌;樊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积极实施我国医药产业链的集群化发展战略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内容关联方式,建议利用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实施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曹军伟;顾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种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和淫羊藿的鉴别

    目的:鉴别3种壮阳药阳春玉液、生精胶囊、海马多鞭丸中枸橼酸西地那非并测定淫羊藿的含量,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HypersilODS-C18柱(250 mm×4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TLC法能准确鉴定出3种壮阳药中的枸橼酸西地那非.淫羊藿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9~1.74μg,3种样品中淫羊藿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8.7%,98.5%,RSD分别为0.2%,1.0%,0.8%.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3种壮阳药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红波;高长青;郭凯;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43例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43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4.4%.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肖建球;罗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促进综合开发利用黄芪资源.方法:查阅文献对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芪及其制剂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陈雅;余汶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含量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VP-ODS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21:7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葛根素线性范围是0.155 4~1.554 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9±2.34)%,RSD=1.6%(n=6).结论:该法可用于测定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林芳;蒋平;王文清;范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分析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现状,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医药商品的各个领域运用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产业结构,扶持医药相关产业,从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我国医药产业.

    作者:李薇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枣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真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

    作者:张凌;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我国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方略探讨

    分析我国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发展经验,提出我国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十大方略.

    作者:廖春江;许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GM-1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GM-1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型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1的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为4.9%,包封率约为61%,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0.153t1/2+0.037 05(r=0.995 0).结论:GM-1微球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制备工艺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作者:毛美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肿瘤化疗反应92例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全组(92例)患者均行自身对照法,以第1次化疗周期为对照周期,此后采用升白胺、鲨肝醇治疗使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开始第2周期(治疗周期),于治疗周期化疗后加用rhG-CSF.自化疗开始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周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低值均高于对照周期,低值的持续时间和化疗开始至细胞恢复到正常值以上的时间均少于对照周期.骨痛、肌痛以及乏力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4.35%,偶有低热.结论:rhG-CSF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作者:张维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三黄酊与芩连搽剂联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102例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酊、芩连搽剂联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原理.方法:设对照组(传统的清洁换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65.4%,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该治疗方法使用方便、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赵淑梅;张静;赵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