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业》编辑部
结合医院制剂工作的实践,针对医院制剂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GPP的要求,提出加强医院制剂生产环节、质量监测、质量保证、人员培训等方面管理的具体意见.
作者:李川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现状,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医药商品的各个领域运用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产业结构,扶持医药相关产业,从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我国医药产业.
作者:李薇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促进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为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从根本上促进了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作者:许庭郁;秦川;蒋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药业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世界原料药的生产中心已转向亚洲,尤其是中、低档通用名原料药的生产,已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全面转移.原料药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品种,当前我国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原料药市场上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
作者:朱谦;孙铁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高良姜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二芳基庚烷类、甾醇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溃疡、抗腹泻、利胆、镇痛、抗炎、降糖、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作者:吕玮;蒋伶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西沙必利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麻痹的疗效.方法:通过胃管注入西沙必利,在一定时间内观察40例患者胃肠运动麻痹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胃肠运动麻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7.5%.结论:西沙必利治疗腹部术后胃肠运动麻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力;孙孝国;刘洪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膨化颗粒技术是在压缩颗粒制造技术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制剂工艺技术,它适用于速溶性制剂的制备,包括颗粒剂、配方颗粒、速溶丸剂等.试验结果表明,膨化颗粒技术制成的颗粒、丸剂辅料少、外观可视性较好、溶化或溶散时间短,为新型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作者:高庆凌;樊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内容关联方式,建议利用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实施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曹军伟;顾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中国医药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严峻现实,指出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且在国外跨国企业的强势竞争面前,走差异化创新道路是中国医药企业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和必然选择.
作者:英立松;李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制复方环丙沙星滴鼻液.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乳酸环丙沙星、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用豚鼠作急性毒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对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组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99.85%,101.63%,RSD分别为0.71%,1.20%,1.10%;实验动物应用该制剂后鼻腔黏膜无红肿、充血现象发生,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及四肢的活动情况正常;治疗过敏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陆志华;白林;徐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供能、保健作用,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及各类人群的木糖醇包衣粉末.方法:以正交设计法对包衣工艺进行筛选,以折光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并考察吸湿率.结果:佳包衣工艺为包衣液浓度0.025 mg/mL,搅拌时间3 h,干燥时间1 h;折光法测定标准曲线为C=72.253 2△n-1.289 8,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53%;该粉末在相对湿度60%、温度40℃条件下放置10 d左右,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包衣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木糖醇的吸湿性,达到了防潮目的.
作者:陈亮;肖惟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佛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SFE中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二者的主要成分均含有D-柠檬烯,相对含量前者为57.87%,后者为81.18%;水蒸气蒸馏法提出成分中还含有25.12%的(+)-2-蒈烯,而SFE法未检测到该成分.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成分结果有所不同,但都含有主要成分D-柠檬烯,含量以SFE法为高.
作者:杜志炉;王建英;吴绵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感特灵胶囊中的人工牛黄.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氯仿-乙醚-冰醋酸(8:10:4)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展开,用10%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结果:感特灵胶囊样品在与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斑点清晰.
作者:姚凤洁;李文君;李艳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降压治疗的有益作用.方法:将92例ISH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治疗组(4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20 mg,疗程8周.结果: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且先于对照组(第4周)降至正常(P<0.05);从第2周开始,治行组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0.05),第6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P<0.01),整个观察期内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4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4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脉压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作者:韩吉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我国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冷藏药品运输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并从加强药事法规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角度提出了加强冷藏药品质量管理的措施建议.
作者:魏骅;黄传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和双波长-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结果:在浓度2.0~5.2μg/mL范围内,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氧氟沙星为101.5%(RSD=1.34%),甲硝唑为99.4%(RSD=0.65%).结论:两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周权;林勇;袁浩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其对酸稳定、组织渗透性好、血浆半衰期长、临床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就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晓华;李亚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43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4.4%.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肖建球;罗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参考近期文献,综述了灯盏花注射液在脑梗塞、榷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坐骨神经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龙一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作者:张凌;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