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吉福
目的:建立测定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中氨苄西林、丙磺舒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 2690-2487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ymmetry ShieldTMRP18柱(150 mm×3.9 mm,5 μm).氨苄西林流动相为0.068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乙腈(92:8,V/V);丙磺舒流动相为水-乙腈-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 mol/L冰醋酸(59.5:39.8:0.62:0.08,V/V),加入0.15%的三乙胺调节pH=2.76;流速均为1.4 mL/min.氨苄西林检测波长为210 nm,丙磺舒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氨苄西林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25~40 μg/mL(r=0.999 9),丙磺舒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308~10 μg/mL(r=0.999 9).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该产品中氨苄西林、丙磺舒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映兰;何菊英;刘松青;戴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环扁桃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按2∞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C第二法),以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000 mL为溶剂,转速100r/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理论塔板数按环扁桃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结果:环扁桃酯的线性浓度范围是40~12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7%(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能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作者:董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感特灵胶囊中的人工牛黄.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氯仿-乙醚-冰醋酸(8:10:4)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展开,用10%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结果:感特灵胶囊样品在与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斑点清晰.
作者:姚凤洁;李文君;李艳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广西6种绞股蓝的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绞股蓝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广西绞股蓝中总皂苷的含量范围为4.24%~6.94%.结论:广西6种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均较高,尤以广西绞股蓝为高,且均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作者:蒋伟哲;周燕文;李锦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介绍本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供其他医疗单位参考借鉴,以推动我国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曾永兰;周国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我国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发展经验,提出我国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十大方略.
作者:廖春江;许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结合医院制剂工作的实践,针对医院制剂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GPP的要求,提出加强医院制剂生产环节、质量监测、质量保证、人员培训等方面管理的具体意见.
作者:李川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于2001年设置专职人员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主要采取自愿呈报的方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重点药物进行集中监测,通过医院局域网定期检查病案以减少不良反应漏报的发生,从而发现了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监测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医院顺利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需要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设置相关专职人员,同时也离不开热心于不良反应监测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佛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SFE中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二者的主要成分均含有D-柠檬烯,相对含量前者为57.87%,后者为81.18%;水蒸气蒸馏法提出成分中还含有25.12%的(+)-2-蒈烯,而SFE法未检测到该成分.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成分结果有所不同,但都含有主要成分D-柠檬烯,含量以SFE法为高.
作者:杜志炉;王建英;吴绵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促进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为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阐述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从根本上促进了新药开发和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作者:许庭郁;秦川;蒋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规范药品经营行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防止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切实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国自2001年推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以来,GSP认证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笔者通过几年来参与GSP认证检查工作的实践,感到GSP认证检查项目仍有不够合理、完善的地方,有待修订.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补充修改意见,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部门对GSP认证检查项目进行修订时参考.
作者:徐荣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涂膜刺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方法:选用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制备罗红霉素涂膜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该制剂符合涂膜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作者:王薇;王志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43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4.4%.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肖建球;罗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为316 nm.结果:阿魏酸的线性范围是0.020 8~0.624μg(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1.88%(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当归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亚玲;车晓彦;姜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内容关联方式,建议利用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实施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曹军伟;顾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供能、保健作用,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及各类人群的木糖醇包衣粉末.方法:以正交设计法对包衣工艺进行筛选,以折光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并考察吸湿率.结果:佳包衣工艺为包衣液浓度0.025 mg/mL,搅拌时间3 h,干燥时间1 h;折光法测定标准曲线为C=72.253 2△n-1.289 8,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53%;该粉末在相对湿度60%、温度40℃条件下放置10 d左右,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包衣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木糖醇的吸湿性,达到了防潮目的.
作者:陈亮;肖惟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和分析国内近几年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黄芪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结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邓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乡镇卫生院在履行农村医疗保健任务的同时,还部分承担乡村诊所药品的统购分发职能.乡镇卫生院的药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此,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用了3个月时间对全市152个乡镇卫生院及其药品统购分发站(点)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不少隐患.乡镇卫生院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甚至违法现象,导致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2005年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市监管对象的药品抽检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2005年全市药品抽验2 537批次,不合格240批次,不合格率为9.4%,其中乡镇卫生院的不合格批次为134批次,不合格率为24.3%,占所有不合格药品的55.8%.而同期,药品生产企业抽检不合格药品4批次,不合格率为3.1%;药品经营企业抽检药品不合格57批次,不合格率为5.98%;县以上医疗机构抽检药品不合格38批次,不合格率为6.2%.
作者:魏长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作者:张凌;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制备GM-1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型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1的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为4.9%,包封率约为61%,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0.153t1/2+0.037 05(r=0.995 0).结论:GM-1微球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制备工艺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作者:毛美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