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红霉素涂膜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王薇;王志朝

关键词:罗红霉素涂膜剂, 制备,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罗红霉素涂膜刺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方法:选用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制备罗红霉素涂膜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该制剂符合涂膜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简析药品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

    作为代表政府以法行政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该严格履行药品监管职责,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并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努力避免药品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

    作者:刘向荣;隋玉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三黄酊与芩连搽剂联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102例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酊、芩连搽剂联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原理.方法:设对照组(传统的清洁换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65.4%,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该治疗方法使用方便、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赵淑梅;张静;赵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环丙沙星滴鼻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复方环丙沙星滴鼻液.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乳酸环丙沙星、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用豚鼠作急性毒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对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组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99.85%,101.63%,RSD分别为0.71%,1.20%,1.10%;实验动物应用该制剂后鼻腔黏膜无红肿、充血现象发生,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及四肢的活动情况正常;治疗过敏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陆志华;白林;徐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木糖醇包衣粉末处方工艺的优化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供能、保健作用,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及各类人群的木糖醇包衣粉末.方法:以正交设计法对包衣工艺进行筛选,以折光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并考察吸湿率.结果:佳包衣工艺为包衣液浓度0.025 mg/mL,搅拌时间3 h,干燥时间1 h;折光法测定标准曲线为C=72.253 2△n-1.289 8,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53%;该粉末在相对湿度60%、温度40℃条件下放置10 d左右,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包衣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木糖醇的吸湿性,达到了防潮目的.

    作者:陈亮;肖惟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积极实施我国医药产业链的集群化发展战略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内容关联方式,建议利用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实施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曹军伟;顾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促进综合开发利用黄芪资源.方法:查阅文献对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芪及其制剂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陈雅;余汶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瑞利敏凝胶喷鼻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瑞利敏凝胶喷鼻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聚羧乙烯为辅料,制备瑞利敏凝胶喷鼻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制剂可用于临床.

    作者:马萍;刘丽宏;张敏燕;梁冬梅;高文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十年努力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敬礼近强调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的总体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从六大方面改进和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探析CRO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目的:探讨CRO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方法:分析CRO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机遇及对于制药企业的现实意义.结果与结论:新药研发领域的专业化服务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随着各项法规的健全、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CRO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的CRO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明天.

    作者:唐玲;晁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天麻片中天麻素

    目的:提高天麻片中天麻药材的鉴别准确性.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monilTM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5%磷酸溶液-乙腈(97:3),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样品峰分离度良好,色谱峰左右对称,阴性试验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高,建议作为天麻片中天麻素的鉴别方法.

    作者:陈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重视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分析我国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冷藏药品运输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并从加强药事法规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角度提出了加强冷藏药品质量管理的措施建议.

    作者:魏骅;黄传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分析我国医药商品进出口现状,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医药商品的各个领域运用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产业结构,扶持医药相关产业,从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我国医药产业.

    作者:李薇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致全身瘙痒1例

    患者男,40岁,因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症自疑为肾虚而口服精制六味地黄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每8丸相当于原药3 g,批号为0301131)8丸/次,3次/d.服用10 d后出现浑身发痒、烦躁不宁、头皮瘙痒,有少量抓伤、结痂,反复发作半年有余,久治不愈.患者就诊时诉常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酸腿软、梦遗、盗汗、怕热,见患者形体消瘦,舌尖红、脉细数.其病证属心肾不交,阴虚阳亢,嘱其改口服知柏地黄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每8丸相当于原药3 g,批号为021009)8丸/次,3次/d.3 d后患者瘙痒症状缓解,继续服用至10d时,瘙痒症状消失.

    作者:苏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对进一步修订规范GSP认证检查项目的几点建议

    为规范药品经营行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防止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切实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国自2001年推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以来,GSP认证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笔者通过几年来参与GSP认证检查工作的实践,感到GSP认证检查项目仍有不够合理、完善的地方,有待修订.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补充修改意见,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部门对GSP认证检查项目进行修订时参考.

    作者:徐荣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尼群地平对映体在Chiralcel OJ柱上的拆分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尼群地平对映体在Chiralcel OJ柱上的拆分特性和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纤维素键合OJ手性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正己烷-无水乙醇,检测波长为236 nm,流速为0.5 mL/min.用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考察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置换剂强度对拆分的影响,同时考察三乙胺及温度对保留与拆分的影响.结果:尼群地平R-对映体的lgI值均高于S-对映体,置换剂无水乙醇对对映体拆分有不同的影响;三乙胺浓度增加,对映体的保留和拆分效率均减小;随柱温从4~40℃改变,对映体间的分离度出现极值.结论: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的计量置换参数lgI和Z值可以分别表征Chiralcel OJ柱的拆分能力和对映体空间效应,三乙胺使拆分效率降低,适当的柱温可以改善和提高拆分效果.

    作者:宫丽;贺浪冲;任文艳;成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期间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移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品种及相关费用.结果:肝移植患者平均年龄为(46.71±9.22)岁,平均住院日为(41±20)d,平均住院费用为(215 717.78±66 423.23)元,平均住院药费为(91 508.23±37 011.39)元,占总住院费用的41.6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费用占住院药费的9.71%.结论:肝移植患者住院期间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较大,且多为联合用药,制订更有效、更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曼;郭代红;胡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和分析国内近几年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黄芪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结果: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邓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膨化颗粒技术与应用

    膨化颗粒技术是在压缩颗粒制造技术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制剂工艺技术,它适用于速溶性制剂的制备,包括颗粒剂、配方颗粒、速溶丸剂等.试验结果表明,膨化颗粒技术制成的颗粒、丸剂辅料少、外观可视性较好、溶化或溶散时间短,为新型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作者:高庆凌;樊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的少见不良反应

    综述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复方新诺明的少见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黏膜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痉挛性斜颈、舌体肿大、呼吸困难、耳聋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选用复方新诺明时,要慎重考虑其不良反应因素,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静;赵睿;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盐酸米诺环素中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HPLC-ESI-MS法)对盐酸米诺环素中的相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 mol/L醋酸铵-乙腈(80:20),流速为1 mL/min;ZMD Micromass电喷雾质谱仪,离子源为ESI,检出模式为正离子检测,电离电压为3.0 kV,电喷雾接口干燥气(N2)流速为320 L/h,离子源温度为150℃.结果:得到了样品总离子流以及选择离子流相应色谱峰的ESI-MS质谱图,初步鉴定出盐酸米诺环素的主要相关物质A,B,C,D.结论:检测结果为研究盐酸米诺环素中相关物质来源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姜建国;高燕霞;杜增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