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朱齐兵;陈慧君;辛学俊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后效应,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为临床优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述并分析了文献报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特性及临床意义.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G+&G-)菌均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临床在设计氟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案时应重视其抗生素后效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均用米非司酮10 mg,每晚睡前空腹口服,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雌二醇、孕酮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贫血状况明显好转;子宫内膜厚度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建华;齐瑞玲;张艳玲;陶志敏;张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替沙星滴鼻液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加替沙星滴鼻液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乙腈(81:19),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3 nm,进样量20 mL.结果加替沙星浓度线性范围是50~3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1.62%(n=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加替沙星滴鼻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向萍;吴渝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糖浆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建立强肝糖浆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水(含1.0%冰醋酸)乙腈-甲醇(70: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72%.结论RP-HPLC法高效、快速、灵敏,可作为强肝糖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忠民;郭利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的配伍情况

    目的介绍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询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和综述.结果总结了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配伍时的变化情况和存在的配伍禁忌.结论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与多种药物不能配伍,主张单独使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陈健苗;吴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凝酶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疗效

    目的比较血凝酶与酚磺乙胺、6-氨基己酸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50例腹部外科手术(肝硬化门脉高压56例,肝癌94例)随机分成3组.A组50例,予血凝酶静脉注射,术前1 d 2 kU,术前30 min 1 kU,术后连续3 d,1 kU/d;B组50例,予酚磺乙胺静脉滴注,3.0 g/d;C组50例,予6-氨基己酸静脉滴注,6.0 g/d.结果3组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6.0%,66.0%,62.0%.结论血凝酶止血效果明显优于酚磺乙胺、6-氨基己酸,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且使用安全.

    作者:袁逾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30例,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与对照组(30例,予氟哌啶醇注射液),疗程3 d.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疗程结束时PANSS减分率治疗组为(67.18±25.29)%,对照组为(66.94±23.89)%,临床好转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43.3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及扭转性痉挛)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且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卢殿军;宁洁;钟晓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山地柏搽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山地柏搽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该制剂中的山慈菇、地骨皮、黄柏进行定性鉴别,以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空白无干扰.盐酸小檗碱浓度线性范围为3.2~9.6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84%.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专属性、可靠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桂兰;王春艳;芦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8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系统分析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方法按内容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医院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或特性.结果收集不良反应/事件48例,患者男26例,女22例,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变态反应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良反应/事件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东;李建平;黄潇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通过查询近年中药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了10种对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中药注射液,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钱存荣;闫双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30R)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两阶段交叉性研究.3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先用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用同一剂量的甘舒霖30R治疗12周,均为早、晚餐前30 min左右皮下注射,交叉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7个时点(三餐前后,凌晨3时)的血糖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交叉治疗前后HbA1C及7个时点的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也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同效.

    作者:李凌;管吉宝;胡爱国;王世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考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表观透皮系数的影响.结果当氮酮浓度分别为0,1%,2%,3%,4%,5%,6%时,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的表观透皮系数(×105)分别为24.82,53.05,55.14,43.92,20.57,25.86,23.30.结论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氮酮可增加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吸收,含不同浓度氮酮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能力有差异.

    作者:刘婵;陈志良;朱晓亮;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胆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利胆合剂中环烯醚萜苷类(龙胆苦苷)和蒽醌类(大黄素、大黄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TLC法).方法采用TLC法,展开剂为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165:75:10),吸附剂为硅胶G254-0.5%羧甲基纤维素钠板(105℃活化1 h).结果可在365 nm紫外灯下检识龙胆苦苷,自然光下检识大黄素、大黄酸.结论该方法简单,分离安全,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沈特庞;杨月春;黄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在此主要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蒋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1例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单服米非司酮(25 mg,2次/3 d,A组,30例)及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服2 d),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 mg/m2,第3天,B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60%,8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A组为(21±7)d,B组为(12±5)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腹腔内出血而行手术病例A组2例,B组1例.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兰利东;朱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壮骨益肾丸中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建立壮骨益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相液相色谱法,以Preva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25℃.以外标法检测.结果淫羊藿苷浓度线性范围是10.2~102.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1.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壮骨益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刘晋华;李冬梅;尹晓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4项标准中有3项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阴道放入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B组口服甲硝唑片400mg.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95.9%,B组为95.8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复发率较B组低.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方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世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的制备

    目的研制盐酸西替利嗪凝胶.方法拟订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用于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pH值为6.40~6.50,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43%.结论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用UV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静;李兴德;周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夫西地酸钠中的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夫西地酸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色谱柱为改性聚乙二醇(HP-FFAP)毛细管柱,以氮气为载气,用FID检测器测定夫西地酸钠中丙酮、甲醇的残留量(外标法计算).结果浓度在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丙酮r=0.999 4,甲醇r=0.999 3),回收率98.2%~102.3%,RSD均小于3.0%.结论顶空气相色谱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适用于夫西地酸钠中丙酮、甲醇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栾成章;祝波;华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金佛手口服液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目的以新鲜佛手、黄芪、白术、甘草等药材制备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该口服液的鉴别方法,并用其治疗支气管炎患者322例,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100例,观察用药前后情况.结果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对成人和小儿支气管炎均具有促进咳嗽、喘鸣及肺部体征好转和提高呼吸峰流速值的作用,用药后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及IgG的亚型(IgG1,IgG2,IgG3,IgG4)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皮肤过敏试验阳转率达到7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复方金佛手口服液药理作用较广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建英;施长春;陈培继;严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5例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成3组,拉米夫定组疗程12个月,干扰素组6个月,联合治疗组为拉米夫定(1年)联合IFNα-1b(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P<0.01),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血清转氨酶复常率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IFNα-1b治疗CHB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李泽贵;余浩东;陈万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