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5例

李泽贵;余浩东;陈万林

关键词:拉米夫定, 干扰素α-1b,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成3组,拉米夫定组疗程12个月,干扰素组6个月,联合治疗组为拉米夫定(1年)联合IFNα-1b(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干扰素组(P<0.01),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血清转氨酶复常率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IFNα-1b治疗CHB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硫磺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复方硫磺洗剂的配制方法.方法对原方法中甲基纤维素的配制进行改进.结果用改进方法制备的洗剂,质地均匀、细腻,且缩短了配制时间.结论改进后的配制方法优于原方法.

    作者:王丽华;张燕平;单文治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2003年6月~2005年6月的住院病历并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在抽查的2 568份病历中有417份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占总病历数的16.2%;不合理应用项目共有696项,其中抗菌药物的选用不合理有263项(占37.8%),给药不合理有270项(占38.8%),用药疗程不合理有163项(占23.4%).结论只有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才能更好地延缓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王宁;卓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筋丸胶囊中士的宁含量

    目的建立骨筋丸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钠等比例混合溶液(20:80)为流动相,10%磷酸调pH=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士的宁线性范围是0.571 2~1.344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0.72%.结论该方法快速,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齐晓丽;孙玉滨;南劲松;刘鹏飞;罗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通过查询近年中药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了10种对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中药注射液,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钱存荣;闫双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和门诊处方,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儿科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为65.75%,住院处方为97.78%;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门诊处方占27.63%,住院处方占93.75%;1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有10种(71.43%)DUI<1.0.结论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作者:唐延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防治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VPA)防治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药用.方法采用TDX分析仪测定VPA的血药浓度,并分析结果.结果VPA血药浓度在50~100 mg/L治疗窗内、低于<50 mg/L和>100 mg/L的患者例次百分比分别为45.52%,48.28%,6.21%.结论VPA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及时监测其血药浓度,有利于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提高疗效和安全用药.

    作者:吴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与抗炎植物药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与抗炎植物药研究概况.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已成为不良反应小的非甾体抗炎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抗炎植物药中筛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抗炎新药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王文君;吴映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3月使用了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药物利用度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和限定日剂量排序前3位的口服药物依次均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双胍类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美脲,大多数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该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许英华;温浩;吴丹;曹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克霉唑阴道片致胎儿宫内死亡1例

    患者女,21岁,孕36周于2005年11月21日因外阴严重瘙痒、白带增多就诊,检查见阴道内大量豆腐渣样分泌物,涂片检查见菌丝,诊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17时于阴道中段放入克霉唑(凯妮汀)阴道片1枚,患者回家后即感腰酸,继而逐渐出现胸闷、寒战、发热,臀部及大腿出现皮疹,20时30分再次就诊.体格检查见体温39.3℃,脉搏100次/min,胎心180次/min,臀部及大腿内侧有突出皮肤的片状红丘疹,自诉期间未曾使用其他药物和特殊食品.

    作者:李海静;谢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GERD Ⅰ~Ⅱ级(胃镜检查)伴HP感染(快速尿素酶测定)的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40 mg/d,观察组口服奥美拉唑40 mg/d+甲硝唑0.4g(2次/d)+克拉霉素0.25 g(2次/d),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24 h食管内pH值监测及HP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研究.治疗后1个月两组24 h食管酸反流的各项参数均有改善,胃灼热和反流的症状评分总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更明显,但是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口服奥美拉唑的基础上根除HP 1个月,对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没有显著优越性,但可更明显地改善一些反流相关症状.

    作者:夏春生;何松;沈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洗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甲醇-水-冰醋酸(9:88:3)为流动相,色谱柱为Supelco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为0.3~2.0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n=6).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程爱平;陈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法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正交设计法能使药物制剂研究尽可能减少试验次数,正交表是合理安排试验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由此可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

    作者:蔡周权;代勇;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糖浆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建立强肝糖浆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水(含1.0%冰醋酸)乙腈-甲醇(70: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72%.结论RP-HPLC法高效、快速、灵敏,可作为强肝糖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忠民;郭利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均用米非司酮10 mg,每晚睡前空腹口服,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雌二醇、孕酮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贫血状况明显好转;子宫内膜厚度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建华;齐瑞玲;张艳玲;陶志敏;张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诺地尔生发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生发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以初均速法考察稳定性.结果检测波长为280 nm;米诺地尔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C=9.129 1 A-0.147 2,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38%(n=9);在室温(20℃)条件下,2%,5%米诺地尔生发液有效期分别为13个月和10个月.结论该制剂稳定,制备简便,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其稳定性与温度有关,符合Arrhenius公式.

    作者:吴畏;石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30R)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两阶段交叉性研究.3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先用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用同一剂量的甘舒霖30R治疗12周,均为早、晚餐前30 min左右皮下注射,交叉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7个时点(三餐前后,凌晨3时)的血糖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交叉治疗前后HbA1C及7个时点的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也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同效.

    作者:李凌;管吉宝;胡爱国;王世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理中汤配方颗粒中甘草酸含量

    目的建立理中汤配方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0 mL/min,柱温为40℃.结果甘草酸进样量在0.573 6~4.01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19%(n=9).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简便.

    作者: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4项标准中有3项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阴道放入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B组口服甲硝唑片400mg.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95.9%,B组为95.8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复发率较B组低.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方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世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的配伍情况

    目的介绍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询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和综述.结果总结了丹参注射液与多种药物配伍时的变化情况和存在的配伍禁忌.结论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与多种药物不能配伍,主张单独使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陈健苗;吴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考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表观透皮系数的影响.结果当氮酮浓度分别为0,1%,2%,3%,4%,5%,6%时,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的表观透皮系数(×105)分别为24.82,53.05,55.14,43.92,20.57,25.86,23.30.结论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氮酮可增加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吸收,含不同浓度氮酮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能力有差异.

    作者:刘婵;陈志良;朱晓亮;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