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吴映雅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GERD Ⅰ~Ⅱ级(胃镜检查)伴HP感染(快速尿素酶测定)的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40 mg/d,观察组口服奥美拉唑40 mg/d+甲硝唑0.4g(2次/d)+克拉霉素0.25 g(2次/d),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24 h食管内pH值监测及HP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研究.治疗后1个月两组24 h食管酸反流的各项参数均有改善,胃灼热和反流的症状评分总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更明显,但是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口服奥美拉唑的基础上根除HP 1个月,对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没有显著优越性,但可更明显地改善一些反流相关症状.
作者:夏春生;何松;沈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2003年6月~2005年6月的住院病历并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在抽查的2 568份病历中有417份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占总病历数的16.2%;不合理应用项目共有696项,其中抗菌药物的选用不合理有263项(占37.8%),给药不合理有270项(占38.8%),用药疗程不合理有163项(占23.4%).结论只有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才能更好地延缓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王宁;卓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30例,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与对照组(30例,予氟哌啶醇注射液),疗程3 d.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疗程结束时PANSS减分率治疗组为(67.18±25.29)%,对照组为(66.94±23.89)%,临床好转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43.3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及扭转性痉挛)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且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卢殿军;宁洁;钟晓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查询近年中药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了10种对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中药注射液,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钱存荣;闫双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经碱化后以乙酸乙酯-氯仿(4:1)为提取溶剂,以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枉,流动相为pH=6.8的甲醇-异丙醇-0.5%三乙胺水溶液(37:10:53),流速为1.0 mL/min,内标为硝苯地平,检测波长为302 nm.结果该法血药浓度在7.98~2.024×103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低检测限为2 ng/mL,精密度日内RSD<3.2%,日间RSD<3.7%,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4.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奥美拉唑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田书霞;蒋晔;赵静;任进民;王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2-2004年每年9月5个科室共1 917份出院病历.结果调查病例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为94.5%;单用抗菌药物占15.8%,二联用药占39.6%,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占44.6%;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为硝咪唑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这4类共占抗感染药物总使用数的88.9%.结论调查中发现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预防性应用占相当比例,因此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执行规范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康鲁平;詹绍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山地柏搽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该制剂中的山慈菇、地骨皮、黄柏进行定性鉴别,以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空白无干扰.盐酸小檗碱浓度线性范围为3.2~9.6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84%.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专属性、可靠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桂兰;王春艳;芦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胶囊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大豆异黄酮浓度在9.73~19.4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6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作者:王芳;曹健;蒋学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氮酮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透皮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考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对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表观透皮系数的影响.结果当氮酮浓度分别为0,1%,2%,3%,4%,5%,6%时,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的表观透皮系数(×105)分别为24.82,53.05,55.14,43.92,20.57,25.86,23.30.结论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氮酮可增加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吸收,含不同浓度氮酮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皮能力有差异.
作者:刘婵;陈志良;朱晓亮;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复感康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先将方中的白术、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同其他药材共水煎煮提取,分别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2倍量水,浸泡1 h,提取8 h;佳水提工艺为药材加水提取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第2,3次各加8倍量水,每次均提取1 h.结论该工艺为复感康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经验证其稳定、可行.
作者:覃伟;罗艳蓉;赵春景;蒋庆宇;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21岁,孕36周于2005年11月21日因外阴严重瘙痒、白带增多就诊,检查见阴道内大量豆腐渣样分泌物,涂片检查见菌丝,诊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17时于阴道中段放入克霉唑(凯妮汀)阴道片1枚,患者回家后即感腰酸,继而逐渐出现胸闷、寒战、发热,臀部及大腿出现皮疹,20时30分再次就诊.体格检查见体温39.3℃,脉搏100次/min,胎心180次/min,臀部及大腿内侧有突出皮肤的片状红丘疹,自诉期间未曾使用其他药物和特殊食品.
作者:李海静;谢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单服米非司酮(25 mg,2次/3 d,A组,30例)及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服2 d),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 mg/m2,第3天,B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60%,8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A组为(21±7)d,B组为(12±5)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腹腔内出血而行手术病例A组2例,B组1例.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兰利东;朱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理中汤配方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0 mL/min,柱温为40℃.结果甘草酸进样量在0.573 6~4.01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19%(n=9).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简便.
作者: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洗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甲醇-水-冰醋酸(9:88:3)为流动相,色谱柱为Supelco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为0.3~2.0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n=6).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程爱平;陈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正交设计法能使药物制剂研究尽可能减少试验次数,正交表是合理安排试验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由此可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
作者:蔡周权;代勇;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30R)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两阶段交叉性研究.3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先用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用同一剂量的甘舒霖30R治疗12周,均为早、晚餐前30 min左右皮下注射,交叉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7个时点(三餐前后,凌晨3时)的血糖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交叉治疗前后HbA1C及7个时点的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也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同效.
作者:李凌;管吉宝;胡爱国;王世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以新鲜佛手、黄芪、白术、甘草等药材制备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该口服液的鉴别方法,并用其治疗支气管炎患者322例,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100例,观察用药前后情况.结果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对成人和小儿支气管炎均具有促进咳嗽、喘鸣及肺部体征好转和提高呼吸峰流速值的作用,用药后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及IgG的亚型(IgG1,IgG2,IgG3,IgG4)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皮肤过敏试验阳转率达到7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复方金佛手口服液药理作用较广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建英;施长春;陈培继;严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生发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以初均速法考察稳定性.结果检测波长为280 nm;米诺地尔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C=9.129 1 A-0.147 2,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38%(n=9);在室温(20℃)条件下,2%,5%米诺地尔生发液有效期分别为13个月和10个月.结论该制剂稳定,制备简便,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其稳定性与温度有关,符合Arrhenius公式.
作者:吴畏;石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强肝糖浆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水(含1.0%冰醋酸)乙腈-甲醇(70: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72%.结论RP-HPLC法高效、快速、灵敏,可作为强肝糖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忠民;郭利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致过敏反应的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上关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筛选收集过敏反应个例,统计各病例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过敏史、给药方法、过敏反应发作时间和转归、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关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以过敏反应报道例次多,严重的发生休克性致死,仅2003年始就筛选到32例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休克16例,休克致死亡3例,皮疹为主13例;28例在用药后1 d内发生.结论对阿奇霉素的临床用药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潘晓锋;林观样;张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