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VPA)防治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药用.方法采用TDX分析仪测定VPA的血药浓度,并分析结果.结果VPA血药浓度在50~100 mg/L治疗窗内、低于<50 mg/L和>100 mg/L的患者例次百分比分别为45.52%,48.28%,6.21%.结论VPA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及时监测其血药浓度,有利于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提高疗效和安全用药.
作者:吴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4项标准中有3项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阴道放入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B组口服甲硝唑片400mg.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95.9%,B组为95.8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复发率较B组低.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方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世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介绍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与抗炎植物药研究概况.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已成为不良反应小的非甾体抗炎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抗炎植物药中筛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抗炎新药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王文君;吴映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生发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以初均速法考察稳定性.结果检测波长为280 nm;米诺地尔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C=9.129 1 A-0.147 2,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38%(n=9);在室温(20℃)条件下,2%,5%米诺地尔生发液有效期分别为13个月和10个月.结论该制剂稳定,制备简便,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其稳定性与温度有关,符合Arrhenius公式.
作者:吴畏;石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理中汤配方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0 mL/min,柱温为40℃.结果甘草酸进样量在0.573 6~4.01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19%(n=9).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简便.
作者: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蔗糖铁注射液中蔗糖铁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每1000mL中含NaH2PO42.40 g,含Na2HPO4 2.84 g)为流动相,以Shodex Standrdd P-82 Pullulan作为分子量标准品,用排阻色谱法测定.结果重均分子量(Mw)均在34 000~60 000之间,分子量分布(Mw/Mn)均小于1.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好.
作者:董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临床优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述并分析了文献报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特性及临床意义.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G+&G-)菌均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临床在设计氟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案时应重视其抗生素后效应.
作者:朱齐兵;陈慧君;辛学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在此主要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蒋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30例,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与对照组(30例,予氟哌啶醇注射液),疗程3 d.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疗程结束时PANSS减分率治疗组为(67.18±25.29)%,对照组为(66.94±23.89)%,临床好转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43.3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及扭转性痉挛)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且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卢殿军;宁洁;钟晓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A组,n=40)、奥美拉唑组(B组,n=40)和雷尼替丁组(C组,n=38)共3组,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A,B,C组分别为21.62,27.01,27.71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2.50%,63.2%.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蓝锦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血凝酶与酚磺乙胺、6-氨基己酸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50例腹部外科手术(肝硬化门脉高压56例,肝癌94例)随机分成3组.A组50例,予血凝酶静脉注射,术前1 d 2 kU,术前30 min 1 kU,术后连续3 d,1 kU/d;B组50例,予酚磺乙胺静脉滴注,3.0 g/d;C组50例,予6-氨基己酸静脉滴注,6.0 g/d.结果3组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6.0%,66.0%,62.0%.结论血凝酶止血效果明显优于酚磺乙胺、6-氨基己酸,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且使用安全.
作者:袁逾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苦瓜素对血糖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正常小鼠、自发性高血糖小鼠、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观察苦瓜素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结果苦瓜素(20,40,80mg/kg)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自发性高血糖小鼠血糖及升高血清胰岛素;苦瓜素(14,28,56 mg/kg)能降低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及HbA1C,能推迟大鼠口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时间及降低血糖峰浓度.结论苦瓜素能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及降低HbA1C,推迟口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时间及降低血糖峰浓度.
作者:邹美南;魏云;陈军;曾斌;王晓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工肾透析液中氯化钙和氯化镁含量的连续测定方法.方法根据Ca2+和Mg2+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能定量发生络合反应的原理,选择酸性酪蓝K和萘酚绿B为混合络合指示剂(K-B络合指示剂),同时为避免Fe3+和Al3+金属离子的干扰,加入三乙醇胺和酒石酸联合掩蔽,分别在pH>12和pH=10的条件下测定高、中、低3种浓度样品溶液中氯化钙、氯化镁的含量.结果氯化钙和氯化镁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4%,RSD分别为0.45%和0.4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李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析医院制剂包装与标签的现状,指出医院制剂包装在包材质量、包装形式、制剂标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充分认识医院制剂包装的重要性,切实加以改进,并提出改进措施的意见.
作者:左秀萍;赵颖;孙燕;吴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清热利咽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制剂中的金银花、连翘、陈皮、甘草、荆芥、桔梗、玄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TLC法可鉴别出金银花、连翘、陈皮、甘草.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供制订清热利咽茶质量控制时参考.
作者:李义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经碱化后以乙酸乙酯-氯仿(4:1)为提取溶剂,以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枉,流动相为pH=6.8的甲醇-异丙醇-0.5%三乙胺水溶液(37:10:53),流速为1.0 mL/min,内标为硝苯地平,检测波长为302 nm.结果该法血药浓度在7.98~2.024×103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低检测限为2 ng/mL,精密度日内RSD<3.2%,日间RSD<3.7%,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4.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奥美拉唑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田书霞;蒋晔;赵静;任进民;王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盐酸西替利嗪凝胶.方法拟订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用于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pH值为6.40~6.50,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43%.结论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用UV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静;李兴德;周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2-2004年每年9月5个科室共1 917份出院病历.结果调查病例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为94.5%;单用抗菌药物占15.8%,二联用药占39.6%,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占44.6%;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为硝咪唑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这4类共占抗感染药物总使用数的88.9%.结论调查中发现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预防性应用占相当比例,因此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执行规范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康鲁平;詹绍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3月使用了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药物利用度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和限定日剂量排序前3位的口服药物依次均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双胍类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美脲,大多数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该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许英华;温浩;吴丹;曹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以新鲜佛手、黄芪、白术、甘草等药材制备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该口服液的鉴别方法,并用其治疗支气管炎患者322例,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100例,观察用药前后情况.结果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对成人和小儿支气管炎均具有促进咳嗽、喘鸣及肺部体征好转和提高呼吸峰流速值的作用,用药后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及IgG的亚型(IgG1,IgG2,IgG3,IgG4)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皮肤过敏试验阳转率达到7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复方金佛手口服液药理作用较广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建英;施长春;陈培继;严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