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代谢物

罗育新;彭钢生

关键词:质谱学, 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 电喷雾电离-质谱
摘要:目的旨在确立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AG)及其代谢物的质谱分析条件.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同时用液质联用方法,对17AAG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7-氨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G)进行了探讨,同时分离并考察了其在大鼠胆汁中的代谢物及其一般裂解规律.结果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所产生的准分子离子峰均为[M-H]-峰,在MS2质谱中均产生失去43 u的碎片峰,在MS3质谱中均产生失去98 u,18 u的碎片峰.结论这些裂解特征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代谢物的分析.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31例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静脉滴注司帕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均为0.2 g,2次/d,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90.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50%和96.30%,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6.67%,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李红;涂雪琼;陈光龙;张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体外溶出度考察

    目的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对3个厂家4个批号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进行溶出度测定,测得结果用Weibull分布模型提取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不同厂家药品溶出度的相似程度.结果不同厂家的药品溶出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相似因子分析发现不同厂家药品溶出度存在差异,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药品溶出度相似.结论生产单位应对产品进行溶出度检查,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溶出度比较,以便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金燕;唐志华;丁洁卫;吴晓晔;马友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阿替口腔溃疡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阿替口腔溃疡膜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替硝唑、阿昔洛韦为主药制备阿替口腔溃疡膜,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作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6.25%.结论阿替口腔溃疡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李秉煦;王增寿;张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毛细管电色谱在分离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色谱(CEC)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微分离技术.在此系统介绍了CEC在分离分析手性对映体上的主要分析方式,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作了介绍.

    作者:王也;富同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硝唑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评价甲硝唑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交叉口服两种甲硝唑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分析两种甲硝唑片是否等效.结果单剂量口服60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达峰时间(Tmax)为(1.425±0.373)h和(1.5±0.281)h,血药峰浓度(Cmax)为(8.999±0.800)μg/mL和(9.226±0.788)μg/mL;0~4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为(157.285±15.526)mg·h/L和(151.760±16.718)m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0±10.1)%.结论两种甲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邹品文;黄红;尹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白介素-11体内外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白介素-11(IL-11)为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蛋白质类造血生长因子,是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多功能造血调控因子,对造血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神经细胞、脂肪细胞及小肠腺窝绒毛干细胞等非造血细胞亦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在骨髓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IL-11可有效地促进肿瘤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恢复,对肿瘤放化疗及骨髓移植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金明;于馨;于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黄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三黄软膏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黄柏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姜黄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专属性,姜黄在浓度线性范围是7.5~120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10%,RSD=1.67%(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冰-矾散耳道施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80例

    目的观察中医验方冰-矾散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耳)临床疗效.方法对117例患者分别采用冰-矾散(治疗组)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照组)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80例)临床有效率为91.25%,细菌清除率81.40%;对照组(37例)临床有效率为86.49%,细菌清除率为78.85%.两组疗效均明显,但对重症患者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验方冰-矾散协同抗生素,以外耳道施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郭燕华;余冠华;俞冰;凌英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57例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甘草酸治疗,治疗组(57例)加用GSH 1.8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20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B超结果显示脂肪肝程度也有明显改善.结论GSH对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程慧桢;沙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头孢哌酮钠及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国内文献资料并分析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结果两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配伍液在室温下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

    目的探讨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桑葚的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提供检测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Accusil C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检测波长为30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以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计均不少于5 800.结果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和95.8%,RSD分别为1.7%和1.8%.结论RP-HPLC法测定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陈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002-2004年我院降血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降血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2002-2004年降血糖类药物的用量、品种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该院降血糖药购入金额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大于药品总体增长率;国产降糖药购入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下降,而进口药、合资药增幅明显;使用频率双胍类降糖药逐年上升,2004年位居第一,其次是磺脲类、胰岛素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的降糖药是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控释片;该院20种降血糖药的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之比在0.3~7之间,日均费用为0.03~11.55元,平均5.62元.结论该院降血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国产降血糖药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李惠珍;郑力;曾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需注意的护理问题

    酒精所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完全或基本不能自理,其临床护理问题较多,需特别注意再饮酒、褥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营养缺乏等问题,同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作好心理护理,为患者终解除心理依赖奠定基础.

    作者:刘昌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痰热清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热原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产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痰热清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痰热清注射液在1:130的稀释倍数下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

    作者:雷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提取浓缩配制的方法制备七味疏石液,并用其治疗200例患者.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治疗组治愈120例,有效6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乔淑花;邵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海肤康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海肤康散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方法用酮康唑和氯霉素为主药,以氧化锌、薄荷油为辅药,制成外用散剂.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其酮康唑的含量,并对300例阴囊湿疹及各类癣症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酮康唑含量,可以消除其他组分的干扰,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39%,RSD为0.55%.湿疹、各类癣症发病率治疗组分别为1.5%,0.38%,对照组(市售爽身粉)发病率分别为8.01%,2.10%(P<0.01).结论海肤康散处方合理,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对预防治疗阴囊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于西全;肖华;王德春;范尚坦;黄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44例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达莫)和对照组(复方丹参),各44例,静脉滴注,疗程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范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院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品种、处方数量、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用药频度.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齐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的处方数、处方百分比、用药金额、费用百分比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跟上了临床发展趋势.

    作者:钟辉云;王容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益生菌株对HT-29细胞的粘附及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性能研究

    目的研究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菌株的粘附性能及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性能.方法以革兰氏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评价3株益生菌分别对HT-29细胞和粘蛋白的粘附性能,与益生菌共孵育后裂解细胞活菌计数法检测益生菌抑制致病菌对HT-29细胞的粘附性能.结果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的粘附指数分别为501.33±38.18,440.67±60.93,163.33±4.16,并可以分别使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率由6.7%下降到2.85%,0.214%,1.9%;使伤寒沙门氏菌粘附率由32.49%下降到16.95%,12.93%,20.33%.结论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3株益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性能以及抑制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的作用,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性能好,而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作用好.

    作者:魏银萍;王斌;魏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1次/d)与对照组(39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20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和9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2.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似.

    作者:张伟军;邹晓华;周云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