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2-2004年我院降血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李惠珍;郑力;曾斌

关键词:降血糖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
摘要:目的了解降血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2002-2004年降血糖类药物的用量、品种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该院降血糖药购入金额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大于药品总体增长率;国产降糖药购入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下降,而进口药、合资药增幅明显;使用频率双胍类降糖药逐年上升,2004年位居第一,其次是磺脲类、胰岛素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的降糖药是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控释片;该院20种降血糖药的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之比在0.3~7之间,日均费用为0.03~11.55元,平均5.62元.结论该院降血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国产降血糖药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4年我院肝病治疗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肝病治疗药物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2002-2004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肝病治疗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病治疗药物用药金额逐年成倍增长,年度总用药金额比例逐年增大.结论肝病治疗药物仍以护肝药为主,抗病毒、保肝、降酶的联合治疗方案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苏始荣;吴海新;邓少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加替沙星阴道泡腾栓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阴道泡腾栓(GVES)的药效学.方法用3种常见致病菌感染豚鼠阴道,再用GVES治疗,治疗后评价药效,包括治疗后病原体转阴率和阴道病变治愈率.结果GVES低、中、高剂量(23.5,47.0,94.0mg/kg)阴道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率分别为90.0%,100%,100%,对大肠杆菌的转阴率分别为95.0%,100%,100%,对淋球菌的转阴率分别为75.0%,95.0%,100%,总有效率分别为81.14%,88.00%,100%.总有效率与环丙沙星(8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VES对豚鼠致病菌阴道感染疗效明显.

    作者:廖朝峰;胡志军;陈光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转归的因素.方法按后转归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5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从年龄、临床症状、临床检验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年龄≥50岁,入院时临床症状(如发热、高度乏力)、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在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动态监测患者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对判断该病转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提示临床尽早做好肝移植的准备工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冯红萍;郭西萍;钟基大;张继红;刘彦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药效学比较

    目的进行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药效学比较.方法从影响脾虚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番泻叶所致的小鼠泄泻和正常小鼠的胃排空3个方面考察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药理作用的差异.结果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对这3个方面均有抑制作用.同剂量的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和止泻作用无显著性差别,而抑制胃排空的作用配方颗粒强于汤剂.结论理中汤配方颗粒保留和部分增强了汤剂的药理作用.

    作者: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注射用头孢菌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常用头孢菌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下,0~8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替硝唑的紫外光谱变化.结果各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替硝唑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97%以上.结论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常用头孢菌素配伍后8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眼部缺血性病变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方案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成本效果.方法对86例眼部缺血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以复方樟柳碱+葛根素+辅助治疗,乙组以盐酸妥拉唑林+葛根素+辅助治疗,进行28 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甲组和乙组总成本分别为1 259.44元和681.80元,疗效分别为81.25%和47.92%.结论甲组成本高,疗效好,乙组疗效较差但较为经济,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需视患者病情及经济等因素而定.

    作者:郭平华;王宇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44例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达莫)和对照组(复方丹参),各44例,静脉滴注,疗程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范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头孢哌酮钠及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国内文献资料并分析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结果两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配伍液在室温下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提取浓缩配制的方法制备七味疏石液,并用其治疗200例患者.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治疗组治愈120例,有效6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乔淑花;邵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院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品种、处方数量、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用药频度.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齐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的处方数、处方百分比、用药金额、费用百分比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跟上了临床发展趋势.

    作者:钟辉云;王容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肝灭活疫苗中的2-苯氧基乙醇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5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室温.以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2-苯氧基乙醇的浓度线性范围是0.55~111μg/m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77%.结论RP-HPLC法可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华;柯华昕;阎玲梅;周文晶;谢忠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代谢物

    目的旨在确立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AG)及其代谢物的质谱分析条件.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同时用液质联用方法,对17AAG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7-氨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G)进行了探讨,同时分离并考察了其在大鼠胆汁中的代谢物及其一般裂解规律.结果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所产生的准分子离子峰均为[M-H]-峰,在MS2质谱中均产生失去43 u的碎片峰,在MS3质谱中均产生失去98 u,18 u的碎片峰.结论这些裂解特征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代谢物的分析.

    作者:罗育新;彭钢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抗生素后效应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钱渝;李斌;罗平;张乐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绞股蓝总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绞股蓝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制剂中绞股蓝总苷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绞股蓝总苷浓度线性范围是0.008~0.028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1.06%.结论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及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景冬樱;卞俊;宫丽;叶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抑郁症状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AD患者分别以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总体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AD抑郁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健;任广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益康胶囊中维生素E含量

    目的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益康胶囊中维生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十二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DB-1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方法为初始温度200℃,然后以10℃/min至300℃,保留10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 mL/min.结果维生素E范围是0.807~10.087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7%,RSD为2.76%.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石晓;叶曼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化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各组分分离度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0.20%,平均回收率为97.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且分离度好,可用于化纤口服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道振;林海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中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度23℃条件下,于6 h内不同时间点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结果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GS中配伍后,外观、pH值、主要成分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甘利欣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可在5%GS中配伍使用.

    作者:邹素萍;旺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中多种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外标法测定了甲磺酸帕珠沙星中乙醚、乙酸乙酯、乙醇、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结果5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1~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1.5%~102.5%,精密度RSD均小于10%,检测限为0.02~0.8μg/mL.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甲磺酸帕珠沙星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韩学静;宋更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风康复胶囊中黄芪、红花、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提高中风康复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黄芪、红花、丹参.结果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黄淑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