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康复胶囊中黄芪、红花、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聂明华;黄淑君

关键词:中风康复胶囊, 黄芪, 红花, 丹参, 薄层色谱
摘要:目的提高中风康复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黄芪、红花、丹参.结果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方法简便、快捷.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1次/d)与对照组(39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20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和9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2.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似.

    作者:张伟军;邹晓华;周云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绞股蓝总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绞股蓝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制剂中绞股蓝总苷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绞股蓝总苷浓度线性范围是0.008~0.028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1.06%.结论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及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景冬樱;卞俊;宫丽;叶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抑郁症状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AD患者分别以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总体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AD抑郁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健;任广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七味疏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提取浓缩配制的方法制备七味疏石液,并用其治疗200例患者.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治疗组治愈120例,有效6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乔淑花;邵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

    目的探讨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桑葚的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提供检测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Accusil C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检测波长为30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以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计均不少于5 800.结果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和95.8%,RSD分别为1.7%和1.8%.结论RP-HPLC法测定桑葚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陈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肤宁乳膏中硝酸益康唑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肤宁乳膏中硝酸益康唑含量.方法色谱柱为Nova Pak C18柱(150 mm×3.9 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85:5:1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硝酸益康唑浓度线性范围为49.62~148.87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78%(n=3).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肤宁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健;田华;葛勤;宋光伟;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中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度23℃条件下,于6 h内不同时间点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结果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GS中配伍后,外观、pH值、主要成分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甘利欣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可在5%GS中配伍使用.

    作者:邹素萍;旺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冰-矾散耳道施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80例

    目的观察中医验方冰-矾散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耳)临床疗效.方法对117例患者分别采用冰-矾散(治疗组)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照组)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80例)临床有效率为91.25%,细菌清除率81.40%;对照组(37例)临床有效率为86.49%,细菌清除率为78.85%.两组疗效均明显,但对重症患者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验方冰-矾散协同抗生素,以外耳道施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郭燕华;余冠华;俞冰;凌英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海肤康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海肤康散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方法用酮康唑和氯霉素为主药,以氧化锌、薄荷油为辅药,制成外用散剂.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其酮康唑的含量,并对300例阴囊湿疹及各类癣症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酮康唑含量,可以消除其他组分的干扰,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39%,RSD为0.55%.湿疹、各类癣症发病率治疗组分别为1.5%,0.38%,对照组(市售爽身粉)发病率分别为8.01%,2.10%(P<0.01).结论海肤康散处方合理,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对预防治疗阴囊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于西全;肖华;王德春;范尚坦;黄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呋塞米口服溶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呋塞米口服溶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溶解呋塞米,盐酸调节口服液的pH值,使用薄膜过滤法除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塞米的含量.结果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平均回收率符合要求,呋塞米口服溶液对光照不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须避光保存;溶液口感好,适于口服.

    作者:栾瑞玲;胡少飞;曲华玲;孙海燕;王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硝唑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评价甲硝唑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交叉口服两种甲硝唑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分析两种甲硝唑片是否等效.结果单剂量口服60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达峰时间(Tmax)为(1.425±0.373)h和(1.5±0.281)h,血药峰浓度(Cmax)为(8.999±0.800)μg/mL和(9.226±0.788)μg/mL;0~4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为(157.285±15.526)mg·h/L和(151.760±16.718)m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0±10.1)%.结论两种甲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邹品文;黄红;尹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毛细管电色谱在分离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色谱(CEC)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微分离技术.在此系统介绍了CEC在分离分析手性对映体上的主要分析方式,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作了介绍.

    作者:王也;富同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盐酸帕罗西汀含量

    目的建立了盐酸帕罗西汀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Zorbax SB CN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用三乙胺调节pH=6.0)-乙腈(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5 nm.结果盐酸帕罗西汀浓度线性范围是60~160μg/mL(r=0.999 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0.6%.结论HPLC法分离效果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该产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美月;曾海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需注意的护理问题

    酒精所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完全或基本不能自理,其临床护理问题较多,需特别注意再饮酒、褥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营养缺乏等问题,同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作好心理护理,为患者终解除心理依赖奠定基础.

    作者:刘昌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中心静脉导管对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引流,在尽量引流出胸腔积液后向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顺铂.结果38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导管保留时间5~20 d,引流量1 600~12 000 mL,平均引流量为(4 500±300)mL.结论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引流充分后注入化疗药物可抑制胸腔积液生长.

    作者:李季;周楠;谢晓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风康复胶囊中黄芪、红花、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提高中风康复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黄芪、红花、丹参.结果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黄淑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化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各组分分离度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0.20%,平均回收率为97.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且分离度好,可用于化纤口服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道振;林海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益生菌株对HT-29细胞的粘附及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性能研究

    目的研究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菌株的粘附性能及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性能.方法以革兰氏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评价3株益生菌分别对HT-29细胞和粘蛋白的粘附性能,与益生菌共孵育后裂解细胞活菌计数法检测益生菌抑制致病菌对HT-29细胞的粘附性能.结果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的粘附指数分别为501.33±38.18,440.67±60.93,163.33±4.16,并可以分别使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率由6.7%下降到2.85%,0.214%,1.9%;使伤寒沙门氏菌粘附率由32.49%下降到16.95%,12.93%,20.33%.结论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3株益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性能以及抑制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的作用,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性能好,而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作用好.

    作者:魏银萍;王斌;魏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代谢物

    目的旨在确立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AG)及其代谢物的质谱分析条件.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同时用液质联用方法,对17AAG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7-氨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G)进行了探讨,同时分离并考察了其在大鼠胆汁中的代谢物及其一般裂解规律.结果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所产生的准分子离子峰均为[M-H]-峰,在MS2质谱中均产生失去43 u的碎片峰,在MS3质谱中均产生失去98 u,18 u的碎片峰.结论这些裂解特征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代谢物的分析.

    作者:罗育新;彭钢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31例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静脉滴注司帕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均为0.2 g,2次/d,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90.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50%和96.30%,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6.67%,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李红;涂雪琼;陈光龙;张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