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海
人性化管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为目的 .学校要重视师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和谐氛围,从而保障各项工作顺畅、有效地进行.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能帮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为了解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2006年6月,笔者对我校部分临床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作者:向燕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抛锚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起点相同的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基础护理学中相同内容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法.在对2组进行相同的知识测验、技能考核后,对测验成绩及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知识测验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课堂教学评价各项结果显示抛锚式教学法优于传统示教法.结论 抛锚式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基础医学部针对国内外对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出一系列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构建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新模块;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双语教学,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外向型护理专业专用人才;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和资源.
作者:戴长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以硫酸锌为主治疗小儿异食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儿科门诊1999年1月~2005年8月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小儿异食癖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以口服硫酸锌结合中药疳积散治疗,对照组单纯驱虫治疗,分别计算其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硫酸锌为主结合中药疳积散治疗小儿异食癖效果良好.
作者:张建军;赵希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中职生化学学习方法现状分析笔者对中职生化学学习中阅读、笔记、实验、作业、复习5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作者:周小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是一个分6步3阶段的教学模型,对所有学科陈述性及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该模型指导中专病理学教学时各阶段每一步的理论和方法,使其对中专病理学教学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荣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介绍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视频文件的方法以及如何创建按钮进行视频播放的控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周永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有心理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因此,高职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全面素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作者:王国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医药商品经营管理是医药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结合我校专业设置,本着学以致用、实用的原则,对本课程的教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重新定位.
作者:区嘉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骨刺膏对2种实验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的影响,证明骨刺膏能明显抑制交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琼脂肉芽肿,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冯康虎;张晓文;张文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以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病例组,96例健康体检者和96例非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结果 9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59例,感染率为61.5%,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阳性22例,阳性率为22.9%,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淋巴瘤患者中,Ⅲ、Ⅳ期患者伴HBV感染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伴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HBV感染可能在恶性淋巴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俊;李亚琴;王一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从分层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入手,分析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效果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作者:白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根据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及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对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学习2个环节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编写《生理学与临床》系列专题读物,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措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基本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是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陈光倩;林进国;李富;刘甘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教与学辩证统一的双边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调动、支持、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各种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自主地持续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作者:张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人本主义学者强调人自身的因素,如果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人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潜能,实现生命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使人在生命过程中充满了不断追求人生意义的激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推动力.人本主义理念运用于教育领域,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主要包含以下3个要点.
作者:杨龙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培养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对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专业已逐步发展成具有系统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作者:马如娅;姜渭强;吕俊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从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培训、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5方面对学校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用学校的发展实例来说明成功的原因.
作者:余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已学完常见急症处理、内科学、外科学等理论课程后,为加强学生临床急救时综合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实验课程.利用学校配套建立的ICU实验中心和标准化病房内配置的模拟病人、急救设备、器械等,进行实景模拟操作练习,打破常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生动、直观的主动求知过程,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使其能更快掌握各项临床急救技术.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滕艺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以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方法 搜集常规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杀分布情况,女生多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多于低年级学生;自杀方式以跳楼为主,其次为投河;自杀原因主要是失恋,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结论 青少年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