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戴长蓉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 医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摘要:我院基础医学部针对国内外对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出一系列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构建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新模块;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双语教学,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外向型护理专业专用人才;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和资源.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制作方法

    目的 探讨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经体表画线、冷冻、断面切锯、清洗和固定、封装与保存等步骤,制成人体解剖学断层标本.结果 此法制作出的标本断面整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对称性好.结论 断层标本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效果满意.

    作者:李成;陈士文;郭晋;俞鹏;刘宏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构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等卫生学校图书馆带来革命性变化,也给其馆员的思维和观念带来极大冲击与震荡.尽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内容的不断更新,在图书馆管理中,忽视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文关怀.为此,构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造一种源于读者、悦于读者,真诚灵动、人文亲和的服务氛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作者:蒋炳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职护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

    高职护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及心理调节技巧,不仅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成长,还关系到今后能否胜任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为了解我校高职护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笔者自2005年10月起在1年多的时间内对我校五哪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苔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职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进程.学生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科学调整,直接关系其身体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学生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营养膳食与饮食行为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其合理膳食,笔者对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连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层教学与评价

    从分层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入手,分析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效果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作者:白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的影响因素,为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18例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CP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该病的关系.结果 CP患者缺乏对该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其发病、转归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结论 (1)CP不单纯是器质性疾病,它与焦虑状态互为因果.(2)通过健康教育对CP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纠正,有利于患者康复.(3)应针对CP患者个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韩晓峰;任江玲;陈凡瑞;韩石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及控制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教学中,直接干扰课堂教学秩序、阻碍学生品格和智力的发展.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的消极作用,已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探究其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特点、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冷弘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280例烤瓷修复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如何保证烤瓷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在严格的技术操作后,对280例患者的431颗烤瓷修复牙(包括170颗单冠修复和261颗基牙)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观察.结果 2年后无法保留的修复牙占全部修复牙的2.55%.结论 严格把握烤瓷修复适应证,熟练掌握烤瓷修复操作规程和技术,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是烤瓷修复成功、有效的根本保证.

    作者:何健民;王俊莱;何力;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偏头痛脑白质损伤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患病率5%~20%不等[1].临床以长期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特点,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一.偏头痛患者头颅MRI在T2加权图像上可显示高信号,提示脑白质损伤.我们对近2年84例偏头痛患者作头颅MRI,以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偏头痛类型、发作频率、遗传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根据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及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对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学习2个环节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编写《生理学与临床》系列专题读物,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措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基本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是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陈光倩;林进国;李富;刘甘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专业一门极为重要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与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检验及分子生物检验都有交叉[1].其知识体系隐晦,概念、细胞形态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甚至感到枯燥乏味[2].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者:杨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等卫生学校创办特色学校方略初探

    要创办特色学校应在对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特色发展,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

    作者:邓斌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体育课程新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体育课程传统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兴趣体验和调节情感等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在新旧2种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研究体育课程新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化建议,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卢春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女性文学的崛起及其代表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作品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喧闹与张扬,围绕人性的各个层面,文学再次绽放出迷人的笑颜.诗歌、散文、小说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不断激活深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人性的复苏则唤起了文学的进程.其中,大量女性作家的崛起,更让中国文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药商品经营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医药商品经营管理是医药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结合我校专业设置,本着学以致用、实用的原则,对本课程的教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重新定位.

    作者:区嘉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试谈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动实践能力.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职卫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措施

    通过对中职卫校实践教学现状、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实践教学的因素,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

    作者:田廷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以文化创新构建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

    1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缘起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高成就之一.著名管理专家K.Prahalad和Gary 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与能力.

    作者:胡立华;何剑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谈如何培养中专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思想及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其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是把数学教育转化为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如何引导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从以下5方面加以探讨.

    作者:樊世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不仅创新了化学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元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