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

杨文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
摘要: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专业一门极为重要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与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检验及分子生物检验都有交叉[1].其知识体系隐晦,概念、细胞形态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甚至感到枯燥乏味[2].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等卫生学校图书馆带来革命性变化,也给其馆员的思维和观念带来极大冲击与震荡.尽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内容的不断更新,在图书馆管理中,忽视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文关怀.为此,构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造一种源于读者、悦于读者,真诚灵动、人文亲和的服务氛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作者:蒋炳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探讨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模式

    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已学完常见急症处理、内科学、外科学等理论课程后,为加强学生临床急救时综合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实验课程.利用学校配套建立的ICU实验中心和标准化病房内配置的模拟病人、急救设备、器械等,进行实景模拟操作练习,打破常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生动、直观的主动求知过程,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使其能更快掌握各项临床急救技术.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滕艺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三理综合因素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实验的改进

    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实验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因素整合起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艳秋;赵海燕;陈岩;张冬梅;王俊亚;李海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关于搞好写作训练的一些体会

    如何搞好写作训练是语文课的一大难题.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积累和材料储备.注重专题训练和多型批改.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对搞好写作训练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根据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及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对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学习2个环节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编写《生理学与临床》系列专题读物,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措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基本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是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陈光倩;林进国;李富;刘甘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心理健康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二是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2].

    作者:祝木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导师制在青年教师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即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导师制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并收到良好成效.将导师制引入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从而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导师制,缩短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熟期.

    作者:姜林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目的 观察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4、2005级高等护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个专业共462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布置课后作业.对照组不布置.对2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凌惠华;杜建华;郭继和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本科生文献综述撰写能力分析

    文献综述是论文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其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介绍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发展趋势.

    作者:孟金兰;董艳芬;郑凌云;王建红;汪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兰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社区作为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则成为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谈对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认识

    通过分析卫生部文件精神及社会实际需求,根据我国卫生信息化现状与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作者:杜梓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构建中职学校人性化教育体系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时代网络的推广、普及,中职教育面临从理念到实践诸层面的强烈冲击.人本主义提倡尊重人的客观权利,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这些理论对当前形势下中职学校人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上好实验课.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2方面的和谐统一,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科学求真的责任心.

    作者:虎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藏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水平的竞争、知识能力的竞争、心理素质的竞争.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藏医学院学生,面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民族文化、国民性格变迁的过程及所处客观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迷惘、困惑.极大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震;赵小平;刘晓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妇产科学教学技巧与艺术

    一堂课的教学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构成.这些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序安排和教学手段,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乐于听课,寓教于乐,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

    作者:段亚军;黄月丽;刘杏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试论新教师的教师化

    新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品质、职业水平、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如何加快新教师的教师化,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并以大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新教师的教师化这一问题入手,谈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推动学校的人才建设,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

    作者:张仁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建立适合教学考核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为长期输液病人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并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其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完善考试方式提高防原医学教学质量

    为提高防原医学教学质量,一是发挥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教学、考试围绕大纲进行;二是科学命题.多方位提高试卷质量;三是重视试卷统计数据的信息反馈,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四是逐步完善、建设高标准的防原医学试题库.

    作者:高福;姜昊;闵锐;李百龙;孙顶;崔建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视频的使用

    介绍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视频文件的方法以及如何创建按钮进行视频播放的控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周永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生物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

    生物酶在现代合成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高效的催化性能方面.近10年来,在实验室中运用各种基因工具模拟自然进化所设计的生物酶多数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定向进化成为人们改造生物酶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包括改造获得的具有新型功能的酶和一些新的更加有效的定向进化的方法.在蛋白质工程方面,定向进化与理性的设计加速了生物催化在制药业、化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曾家豫;杨国兵;廖世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