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芹
早期正确的心肺复苏能有效降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死亡率.笔者将教学中模拟心肺复苏常见错误分析如下.
作者:田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教育的强制力影响是由教师的地位、身份和尊师重教的社会约束力决定的,带有制约性.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实践证明.其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有效但很有限,如果发挥不当,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才,应深刻考虑人的德性发展的需要和特点.
作者:窦彦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对大学体育对学生心理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患病率5%~20%不等[1].临床以长期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特点,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一.偏头痛患者头颅MRI在T2加权图像上可显示高信号,提示脑白质损伤.我们对近2年84例偏头痛患者作头颅MRI,以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偏头痛类型、发作频率、遗传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作品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喧闹与张扬,围绕人性的各个层面,文学再次绽放出迷人的笑颜.诗歌、散文、小说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不断激活深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人性的复苏则唤起了文学的进程.其中,大量女性作家的崛起,更让中国文坛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为长期输液病人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并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其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一堂课的教学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构成.这些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序安排和教学手段,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乐于听课,寓教于乐,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
作者:段亚军;黄月丽;刘杏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位于TCP/IP协议栈的低层协议,负责将局域网内PC的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在本机的ARP缓冲区中建立并保存IP-MAC对应表,保证PC与网关数据的正确传输,是网络通畅的重要条件.ARP木马病毒是局域网内广为传播的一种恶性病毒,其利用欺骗的手段.破坏和阻挠PC建立正确的IP-MAC对应表,使PC和错误的MAC建立对应关系,从而窃取用户数据,阻塞网络,延缓和破坏数据的正确传输,严重时使整个网络瘫痪.随着网络的普及,认识及防护ARP木马病毒十分必要.
作者:张参军;马晓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基础医学部针对国内外对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出一系列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构建高职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新模块;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双语教学,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外向型护理专业专用人才;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和资源.
作者:戴长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骨刺膏对2种实验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的影响,证明骨刺膏能明显抑制交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琼脂肉芽肿,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冯康虎;张晓文;张文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教与学辩证统一的双边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调动、支持、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各种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自主地持续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作者:张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校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化学等科目中均需大量使用二氧化硫(SO2).SO2气体具有刺激性、毒性,易溶于水,无色,不易观察,且制备时反应速度极快、不易控制,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学生健康.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容易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应对SO2气体实验室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作者:黄卫青;赵桂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能帮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为了解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2006年6月,笔者对我校部分临床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作者:向燕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上好实验课.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2方面的和谐统一,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科学求真的责任心.
作者:虎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培养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对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专业已逐步发展成具有系统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作者:马如娅;姜渭强;吕俊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已学完常见急症处理、内科学、外科学等理论课程后,为加强学生临床急救时综合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实验课程.利用学校配套建立的ICU实验中心和标准化病房内配置的模拟病人、急救设备、器械等,进行实景模拟操作练习,打破常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变枯燥的被动学习为生动、直观的主动求知过程,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使其能更快掌握各项临床急救技术.
作者:段建明;许幼晖;滕艺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对体育课程传统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兴趣体验和调节情感等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在新旧2种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研究体育课程新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化建议,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卢春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时代网络的推广、普及,中职教育面临从理念到实践诸层面的强烈冲击.人本主义提倡尊重人的客观权利,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这些理论对当前形势下中职学校人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护理患者,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护理观的建立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护理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作者:霍清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4、2005级高等护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个专业共462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布置课后作业.对照组不布置.对2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凌惠华;杜建华;郭继和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