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成人专科班学生成绩分析谈成绩评定

刘晓东

关键词:成人教育, 成绩分析, 成绩评定
摘要:成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而成绩评定是反映教学质量、评价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现从我校成人班学生成绩分析入手,探讨成绩评定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校成绩评定提出比较合理的方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对离体和在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为丙泊酚能否安全、合理地应用于哮喘等气道高反应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将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条置于装有Krebs-Henseleit改良液的水浴槽中温育,并通入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用Medlab生物采集系统记录肌条的等长张力变化.(2)测量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前后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哮喘的潜伏期.结果 (1)150mmol/L丙泊酚和450mmol/L丙泊酚对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2)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可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 丙泊酚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丙泊酚可使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丙泊酚应用于临床全麻诱导和ICU镇静中可以避免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的发生.

    作者:王春爱;李红芳;张景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解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我们进行了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旨在了解影响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亚高原地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程海萍;王秀娟;文国颖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五加双参片中主要药材药理研究概况

    刺五加、党参、当归中所含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提高机体耐受力的作用.以刺五加、党参、当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五加双参片具有益气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并有抗疲劳、耐缺氧及镇静和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扶正祛邪,减小体内外多种理化因子对机体损害的作用.现简介近年来对其主要药材的药理研究概况.

    作者:徐莉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加强护理学实验管理提高护理学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护理学实验课协助带教的实践经验,阐述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闫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生物化学教学中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再现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心理特征.识记是一个人吸取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译码与编码)过程;保持是一个人巩固、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信息储存的过程;再认识和再现(回忆)是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提取某种已获得的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的过程.这些过程是统一的、密切联系的,识记和保持是再现与再认识的前提,再现和再认识是识记、保持的表现和结果.记忆能力是衡量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以及提取信息迅速、灵活程度的指标.每个人必须将输入的信息同化于认知结构中,形成一定的记忆网络.医学学习对记忆能力的要求很高,提高记忆能力是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必然要求.

    作者:马晓艺;马文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药学、医学检验、放射技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院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院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院校实施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实际,介绍3个方面的经验体会和主要做法.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确定人才培养模型和培养目标、实现基础合训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是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建林;黄应堂;高永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痛(HIE)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其意义.方法 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入院后、治疗前常规抽取股静脉血2ml送检心肌酶谱,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谱.选30例无窒息史的新生儿常规抽取股静脉血2ml送检心肌酶谱作为对照.结果 HIE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E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伴随心肌酶谱的改变,早期检测心肌酶谱对心肌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钟永荣;郭宇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生长所致的疾病.目前,已建立猕猴、家兔、大鼠的诱发动物模型,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人的子宫内膜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动物模型,较其他类型动物模型更有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作者: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注重科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从数学教学方面探讨如何用科学思想去武装学生头脑的问题,突出科学思想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教书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科学思想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杨月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党校两级办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以充分发挥其平台和阵地作用.

    作者:马永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一起预防接种诉讼案件责任判定探讨

    针对一起预防接种诉讼案件分析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实施预防接种单位、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单位及监护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提出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应当采取的改进措施,即: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素质教育,增强预防接种人员的责任心;加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督机构的职责;加大对受种者监护人的宣传,积极争取监护人的配合.

    作者:刘新梅;李天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浅谈药学类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药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对药学类实验室实施规范管理可有效地提高药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作者:罗艺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班集体中学生冲突初探

    学校由多个班集体组成,班集体由多名学生组成,这样班集体中就形成了人与人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矛盾和对抗,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在组织行为学中称之为冲突.由于冲突发生在班集体中,所以,我们将其称为班集体冲突.

    作者:童新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提高高职微生物免疫学教学质量

    医学高职院校的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是实验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探讨对实验报告的改革,实施启发式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彭俊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如何提高神经系统解剖教学质量

    神经系统解剖是解剖学中内容多、复杂的章节,探讨如何提高神经系统解剖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必要性.采用比较学习法、歌诀学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尹金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压蒸汽灭菌法和消毒柜消毒灭菌法用于口腔护理用物消毒效果观察比较

    口腔护理用物与护生口腔咽喉直接接触,若消毒不严,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为了解决污染问题,分别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和消毒柜消毒灭菌法对口腔护理用物进行消毒,并将消毒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仝霞;范彩云;孙中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性别、专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存在差异:申请科研项目的主动性男生高于女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本科生高于专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主动性还需加强,学校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指导措施.

    作者:张瑛;张建国;葛晓毅;董天瑶;高春燕;孙琴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爱心与教育——班主任心得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首先学会用爱教育.用爱心去感化、感染每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学生才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真谛.

    作者:许敏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PDCA循环模式在基层教学单位的建立与应用

    建立一套适合高等医学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现以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为试点,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基层教学单位的建立与应用,并提出实施计划及具体安排.

    作者:申志华;陈锦;黄培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笔者针对本院2年来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