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张红霞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原因, 预防措施
摘要:笔者针对本院2年来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笔者针对本院2年来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外科学教学动物实验260例报告

    2005~2006年我院外科学教研组在医疗系2003级和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中开展动物实验260例,现将开展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成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于饮用水硬度状况的调查及检测

    当前,我国城市或农村居民饮用水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壶煮开水;(2)纯净水、矿泉水不经加热直接饮用;(3)用电热饮水机煮开水.在城市中,80%以上的居民是使用电热饮水机煮开水的,用壶煮开水的不多,在农村使用电热饮水机的也很普遍.电热饮水机所用的水包括桶装的纯净水、矿泉水以及自来水.

    作者:许达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浅谈

    医学院校通过共建形式与医院共同建立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当前情况下出现的一类新型的临床教学基地.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是1997年首批通过的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05年通过广东省卫生厅、高教厅组织的非直属附属医院评审后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作者:黄巧娱;董临江;贺敬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课程改革

    在实施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课程改革时要以新大纲、新教材的改革为切入点,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以应用为目的,加大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改进课程评价方式.

    作者:章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课后反思

    对于教师来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在于教学后的反思.教后思教是教学的延续.教师课后反思,必然在得失成败中有所收获.一次课结束后,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反思,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常教常新之功效,能不断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杨纪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在分析医学院校物理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宋清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从纵向看,教师要组织好课的开始、课的进行、课的结束.组织好课的开始,就是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其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的学习内容上;组织好课的进行,就是能够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教材,并能始终有效地保持学习的热情;组织好课的结束,就是能够归纳和点明本节课的中心、重点,加深印象,布置好作业,按时结束不拖堂.

    作者:周丽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爱心与教育——班主任心得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首先学会用爱教育.用爱心去感化、感染每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学生才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真谛.

    作者:许敏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五加双参片中主要药材药理研究概况

    刺五加、党参、当归中所含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提高机体耐受力的作用.以刺五加、党参、当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五加双参片具有益气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并有抗疲劳、耐缺氧及镇静和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扶正祛邪,减小体内外多种理化因子对机体损害的作用.现简介近年来对其主要药材的药理研究概况.

    作者:徐莉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时期高校体育实践的三个层面

    通过查阅和分析有关的高校体育研究文献,结合高校体育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在宏观思路上要转变观念,在中观策略上要明确基本要求,在微观操作上要抓住课堂阵地等三个层面的观点,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徐学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与非网络成瘾人群SCL-90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与非网络成瘾人群的心理状况差别,为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203名在校医学中专生进行包含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综合性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或P<0.01),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分≥3分且均占该组总人数的5%以上.网络成瘾人群中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非网络成瘾人群中女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或P<0.01).对网络成瘾人群和非网络成瘾人群进行性别分层后比较,发现男生中网络成瘾人群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1),女生中网络成瘾人群仅敌对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结论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男生更容易受网络影响并产生较大心理问题,女生在校生群体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应尽快加强对在校医学中专生的网络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设立长期开放的心理咨询机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良好地发展.

    作者:林玲;刘国良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3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39例)和帕罗西汀治疗组(24例),疗程均为8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有效率为84.6%,帕罗西汀治疗组有效率为41.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HAMD、NDS和MMSE总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帕罗西汀治疗组为37.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晓峰;王小全;王根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职院校应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体系,把就业导向贯穿到教育质量标准制订、保障、控制、评估等环节中,从而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作者:朱发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伊宁卫生学校新生HBsAg阳性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入学新生HBsAg阳性情况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携带率.通过普查,及早发现传染源,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HBsAb阴性学生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力,从而减少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按照要求每批检查都设有阳性及阴性对照.检查总人数为4 246人,HBsAg阳性率为5.04%.结论 对HBsAb阴性的学生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宣传工作,为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其感染乙肝病毒.所有医务工作者都有义务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结果 加强对HBsAg阳性学生的管理是防疫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韩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加强护理学实验管理提高护理学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护理学实验课协助带教的实践经验,阐述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闫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从成人护理大专生的学习状态反思教学改革

    对成人护理大专生的人员构成、知识构成、学习动机、学习方面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引出对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重点和教学态度的五大思考.

    作者:吴卓洁;林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卫生理化检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卫生理化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除了验证理论知识外,还能得到实践技能、实践素质方面的培养.现对教学模式做一些有益的改革,旨在全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亚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谈大专生自信心的培养

    谈大专生自信心的培养,找出导致大专生自信心下降的原因以及培养大专生自信心的方法.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党校两级办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以充分发挥其平台和阵地作用.

    作者:马永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