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大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策略

冯国忠;唐慧鑫;马爱霞

关键词:国际市场, 中药, 出口
摘要:分析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努力,以中医带动中药的形式能加速中药国际化步伐.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

    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陈兆奎;申俊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感宁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测定速感宁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57 44~0.787 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830 785.061 X-7 642.2,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5%).结论 HPLC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兆红;陈凤;曾春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复方车前草软膏治疗褥疮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褥疮模型,观察复方车前草软膏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复方车前草软膏能快速恢复皮肤再生能力,促进创面愈合.结论 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卫;徐国娟;李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收集的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及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中药注射剂.结论 如何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作者:孟永良;严炎中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药微粉化的研究进展

    中药微粉化是中药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在提高和改善中药及保健品、化学药品品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但是,中药微粉化在临床研究、安全性研究及适宜粒度的筛选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李梅;王有森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对加强药包材生产使用监督管理的建议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是药品上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药包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笔者在此根据调查的情况,分析药包材生产、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李怀修;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建议修订《药品管理法》关于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处罚规定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后,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李锁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治霉胶囊中主要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治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苦参、黄柏、蛇床子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中检出苦参、黄柏、蛇床子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金善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天然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的制备方法研究概况

    羟基喜树碱首先是从喜树果中提取得到,后来主要是依赖半合成得到.国内外对羟基喜树碱的全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金学平;金学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国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

    作者:杜艳艳;贾谦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络舒肝丸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和络舒肝丸中芍药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 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18: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0.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 180.28 X+16.79(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RSD=1.27%(n=5).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丸剂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向辽源;陈珊珊;赵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两亲性环糊精衍生物在毫微粒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 综述两亲性环糊精衍生物在毫微粒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两亲性环糊精适合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可应用于毫微粒给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宗发;王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药膳在疾病康复期的重要性和使用原则

    阐述了在疾病康复期应用药膳来进行调理的重要性及其使用原则.药膳既能保护患者胃气而振奋生机,又能辅助药物搜剔余邪以巩固疗效,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使用时应因人、因病、因时、因地而变化,做到逐步调理.

    作者:沈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林酚咖胶囊中三组分的含量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氨林酚咖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以二乙胺调节pH值至3.7)-甲醇(6:4),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9.448~138.712μg/mL,75.368~150.736μg/mL,23.340~54.46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99.0%,99.3%(n=9),RSD分别为1.6%,1.5%,0.8%.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作者: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孕妇金花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探讨孕妇金花片中栀子、金银花、白芍、黄柏、黄连的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分离良好,阴性样品对药材的鉴别没有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孕妇金花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士云;张玉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社区药店如何开展服务经营

    分析我国社区药店存在的问题,指出服务是社区药店的竞争优势,并从服务的便利性、专业性、细致性三个方面对社区药店服务的开展提出建议.

    作者:刘军;李维涅;陈玉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甘露醇注射液配制工艺研究

    配制20%甘露醇注射液常受许多情况困扰,如甘露醇易结晶,常粘附于滤纸和管道影响滤速,甚至堵塞;澄明度合格率低;热原阳性率高;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率高,临床使用不便等.改进此工艺的主要做法为,过滤前先使滤纸吸附一层活性炭起助滤作用;分次吸附;加大活性炭量;不宜选用软包装输液袋;控制操作过程,减少不溶性微粒.

    作者:闫双银;王丽芳;许伟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1-2005年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01-2005年麻醉药品处方,对4种常用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和药品用量、用法、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用量、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吗啡缓释片的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大,药物利用指数(DUI)<1,2005年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重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粟珊;苏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急性肾盂肾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经济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比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为佳方案.

    作者:王宪英;王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筛选及生产工艺初探

    对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处方中的柠檬酸为助溶剂,兼有pH缓冲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的作用,山梨醇为稳定剂.活性炭对主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制备过程中不宜使用.加速试验和冻融试验表明,中试样品质量稳定.

    作者:董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