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药店如何开展服务经营

刘军;李维涅;陈玉文

关键词:社区药店, 服务, 策略
摘要:分析我国社区药店存在的问题,指出服务是社区药店的竞争优势,并从服务的便利性、专业性、细致性三个方面对社区药店服务的开展提出建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收集的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及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中药注射剂.结论 如何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作者:孟永良;严炎中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药生产企业实施GMP的若干问题探讨

    当前,我国中药生产企业在实施GM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包括中药生产的原料、辅料是否符合药用要求的问题,合剂、口服液的称谓如何规范的问题,批号的编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不能同步的问题,同一生产线能否生产多种剂型产品的问题,等等,笔者在此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作者:张洪超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走出中医药发展的误区

    针对国人在中医药发展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剖析,提出正确认识中医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观点,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扩大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策略

    分析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努力,以中医带动中药的形式能加速中药国际化步伐.

    作者:冯国忠;唐慧鑫;马爱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我院开展抗肿瘤药物配置的体会

    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开展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情况,浅谈体会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改进建议,同时对未来国内PIVAs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黄建勇;陈新峰;赖日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甘露醇注射液配制工艺研究

    配制20%甘露醇注射液常受许多情况困扰,如甘露醇易结晶,常粘附于滤纸和管道影响滤速,甚至堵塞;澄明度合格率低;热原阳性率高;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率高,临床使用不便等.改进此工艺的主要做法为,过滤前先使滤纸吸附一层活性炭起助滤作用;分次吸附;加大活性炭量;不宜选用软包装输液袋;控制操作过程,减少不溶性微粒.

    作者:闫双银;王丽芳;许伟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医药的国际经营战略探析

    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营销现状,提出以中医药文化经营为先导、以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网络经营及品牌经营为手段的中医药国际经营战略及措施.

    作者:林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试论合同研究组织在中国制药业界的发展

    介绍合同研究组织(CRO)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在中国发展CRO的建议,以发挥CRO对中国制药业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文威;李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药膳在疾病康复期的重要性和使用原则

    阐述了在疾病康复期应用药膳来进行调理的重要性及其使用原则.药膳既能保护患者胃气而振奋生机,又能辅助药物搜剔余邪以巩固疗效,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使用时应因人、因病、因时、因地而变化,做到逐步调理.

    作者:沈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陈香露白露片中有关镁盐鉴别的商榷

    陈香露白露片现行标准中论及的镁盐鉴别方法存在不足,镁盐与铋盐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对实验现象的判断,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而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判断.

    作者:尹亚梅;林根平;陆保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1-2005年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01-2005年麻醉药品处方,对4种常用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和药品用量、用法、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用量、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吗啡缓释片的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大,药物利用指数(DUI)<1,2005年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重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粟珊;苏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指出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推行全方位服务型药检机构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丁太刚;唐慧祥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安乃近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安乃近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试验,观察其是否有干扰作用.结果 该样品稀释至一定程度后,对测定无干扰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安乃近.

    作者:邹毅强;李爱玲;裘颖儿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青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该文通过对青蒿植物组织培养、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青蒿素生物合成场所研究、青蒿素生物合成路线、青蒿素生物合成酶及基因调控等进行介绍,综述青蒿素生物合成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梅林;石开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从药品属性看中药现代化

    从论述药品的属性入手,较充分地阐述了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统一发展的关系,同时重点对中药现代化与药品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讨论.提出在构画中药现代化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尊重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实施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理性、深入地对药品属性进行研究,这不但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药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作者:武志昂;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试析中药临床治疗的风险管理

    论述中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药治疗水平、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胡天佑;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国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

    作者:杜艳艳;贾谦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

    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陈兆奎;申俊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刺五加注射液引起胸闷气促2例

    患者1,女,60岁,因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于2006年3月12开首次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总黄酮500 mg),当滴至约15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闭、呼吸急促伴全身皮疹,立即停药,予心电监护,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52次/min,呼吸26次/min,给予西地兰0.2 mg、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约4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心电监护示心率80~90次/min,呼吸20次/min.

    作者:黄铮;王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酸枣仁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介绍酸枣仁及其混伪品滇刺枣仁、枳椇子、兵豆和紫荆子的性状鉴别要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