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佑;张扬
简述药品生产中工艺用水的分类、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及用途,并根据影响工艺用水系统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措施,对注射用水系统的一些典型设计根据生产实际进行探讨.
作者:田迎久;王雪梅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论述中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药治疗水平、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胡天佑;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安乃近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试验,观察其是否有干扰作用.结果 该样品稀释至一定程度后,对测定无干扰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安乃近.
作者:邹毅强;李爱玲;裘颖儿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配制20%甘露醇注射液常受许多情况困扰,如甘露醇易结晶,常粘附于滤纸和管道影响滤速,甚至堵塞;澄明度合格率低;热原阳性率高;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率高,临床使用不便等.改进此工艺的主要做法为,过滤前先使滤纸吸附一层活性炭起助滤作用;分次吸附;加大活性炭量;不宜选用软包装输液袋;控制操作过程,减少不溶性微粒.
作者:闫双银;王丽芳;许伟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佳用药方案.方法 回顾调查113例尿路感染患者,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尿路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83.33%,两者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1 258.6元和864.4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头孢噻肟是治疗尿路感染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案.
作者:鲍仕慧;李菁;郑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经济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比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为佳方案.
作者:王宪英;王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是药品上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药包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笔者在此根据调查的情况,分析药包材生产、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李怀修;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方法 以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乙腈(58:30:1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卡托普利浓度在0.101 4~0.507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3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卡托普利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青;展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指出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推行全方位服务型药检机构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丁太刚;唐慧祥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就基层医院制剂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人才问题、制剂质量、效益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应准确定位,创造特色,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制剂质量.
作者:缪文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优选葛根胶囊的佳辅料与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测定用不同辅料配比生产的样品,并与用选定的佳辅料制成的颗粒进行比较,确定生产工艺参数.结果 用微晶纤维素作辅料制备的颗粒佳.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奉勤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分析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社会成因,包括立法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社会监督缺失等.提出应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启动以及消费者救济途径的拓宽等对策,解决对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监管和打击不力的问题.
作者:白璐;白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氨林酚咖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以二乙胺调节pH值至3.7)-甲醇(6:4),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9.448~138.712μg/mL,75.368~150.736μg/mL,23.340~54.46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99.0%,99.3%(n=9),RSD分别为1.6%,1.5%,0.8%.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作者: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该文通过对青蒿植物组织培养、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青蒿素生物合成场所研究、青蒿素生物合成路线、青蒿素生物合成酶及基因调控等进行介绍,综述青蒿素生物合成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梅林;石开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测定速感宁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57 44~0.787 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830 785.061 X-7 642.2,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5%).结论 HPLC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兆红;陈凤;曾春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分析我国社区药店存在的问题,指出服务是社区药店的竞争优势,并从服务的便利性、专业性、细致性三个方面对社区药店服务的开展提出建议.
作者:刘军;李维涅;陈玉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综述两亲性环糊精衍生物在毫微粒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两亲性环糊精适合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可应用于毫微粒给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宗发;王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治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苦参、黄柏、蛇床子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中检出苦参、黄柏、蛇床子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金善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开展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情况,浅谈体会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改进建议,同时对未来国内PIVAs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黄建勇;陈新峰;赖日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阐述医药企业市场势力的经济学含义,分析医药企业市场势力对药价虚高的影响,提出对医药企业市场势力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的建议.
作者:邱家学;刘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