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久;王雪梅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是药品上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药包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笔者在此根据调查的情况,分析药包材生产、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李怀修;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论述中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药治疗水平、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胡天佑;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益肾生发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采用大连依利特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19 nm,柱温为常温.结果 二苯乙烯苷浓度在0.030 4~0.15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1.48%.结论 HPLC法准确、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林晓;牛兰玲;李菊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的含量.方法 以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乙腈(58:30:1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卡托普利浓度在0.101 4~0.507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0.3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卡托普利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青;展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从论述药品的属性入手,较充分地阐述了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统一发展的关系,同时重点对中药现代化与药品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讨论.提出在构画中药现代化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尊重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实施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理性、深入地对药品属性进行研究,这不但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药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作者:武志昂;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防风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挥发油、水分含量为指标优选佳炮制工艺.结果 佳炮制工艺为50℃温度烘干1 h.结论 重复佳工艺,可知佳工艺选择合理.
作者:徐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分析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社会成因,包括立法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社会监督缺失等.提出应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启动以及消费者救济途径的拓宽等对策,解决对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监管和打击不力的问题.
作者:白璐;白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介绍合同研究组织(CRO)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在中国发展CRO的建议,以发挥CRO对中国制药业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文威;李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2005年,四川省德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了对全市药品抽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了药品抽验工作思路,坚持技术监督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服务的方针,逐步建立了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效结合、城镇与农村基层用药安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抽验与针对性抽验并重的抽验模式,采用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共同承担药品抽样检验任务的新方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成当年抽样任务的20%),克服了2005年以前药品监督性抽验单独由药品检验机构来完成的历史,体现了监督性抽验是药品监督工作的需要而不是药品检验机构的需要的新理念,对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迈出了坚实可行的改革步伐.这一创新探索对全国药监系统改革药品抽验工作模式有普遍借鉴意义.
作者:卿三根;易祖平;蒋志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配制20%甘露醇注射液常受许多情况困扰,如甘露醇易结晶,常粘附于滤纸和管道影响滤速,甚至堵塞;澄明度合格率低;热原阳性率高;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率高,临床使用不便等.改进此工艺的主要做法为,过滤前先使滤纸吸附一层活性炭起助滤作用;分次吸附;加大活性炭量;不宜选用软包装输液袋;控制操作过程,减少不溶性微粒.
作者:闫双银;王丽芳;许伟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营销现状,提出以中医药文化经营为先导、以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网络经营及品牌经营为手段的中医药国际经营战略及措施.
作者:林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和络舒肝丸中芍药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 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18: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0.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 180.28 X+16.79(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RSD=1.27%(n=5).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丸剂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向辽源;陈珊珊;赵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优选葛根胶囊的佳辅料与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测定用不同辅料配比生产的样品,并与用选定的佳辅料制成的颗粒进行比较,确定生产工艺参数.结果 用微晶纤维素作辅料制备的颗粒佳.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奉勤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针对国人在中医药发展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剖析,提出正确认识中医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观点,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经济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比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为佳方案.
作者:王宪英;王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褥疮模型,观察复方车前草软膏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复方车前草软膏能快速恢复皮肤再生能力,促进创面愈合.结论 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卫;徐国娟;李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对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处方中的柠檬酸为助溶剂,兼有pH缓冲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的作用,山梨醇为稳定剂.活性炭对主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制备过程中不宜使用.加速试验和冻融试验表明,中试样品质量稳定.
作者:董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就基层医院制剂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人才问题、制剂质量、效益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应准确定位,创造特色,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制剂质量.
作者:缪文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中药微粉化是中药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在提高和改善中药及保健品、化学药品品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但是,中药微粉化在临床研究、安全性研究及适宜粒度的筛选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李梅;王有森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介绍酸枣仁及其混伪品滇刺枣仁、枳椇子、兵豆和紫荆子的性状鉴别要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