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筛选及生产工艺初探

董智

关键词:盐酸尼卡地平, 注射液, 处方, 工艺
摘要:对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处方中的柠檬酸为助溶剂,兼有pH缓冲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的作用,山梨醇为稳定剂.活性炭对主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制备过程中不宜使用.加速试验和冻融试验表明,中试样品质量稳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肾盂肾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经济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比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为佳方案.

    作者:王宪英;王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陈香露白露片中有关镁盐鉴别的商榷

    陈香露白露片现行标准中论及的镁盐鉴别方法存在不足,镁盐与铋盐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对实验现象的判断,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而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判断.

    作者:尹亚梅;林根平;陆保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复方车前草软膏治疗褥疮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褥疮模型,观察复方车前草软膏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复方车前草软膏能快速恢复皮肤再生能力,促进创面愈合.结论 复方车前草软膏对褥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卫;徐国娟;李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天然抗肿瘤药物羟基喜树碱的制备方法研究概况

    羟基喜树碱首先是从喜树果中提取得到,后来主要是依赖半合成得到.国内外对羟基喜树碱的全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金学平;金学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对基层医院制剂室生存的思考

    就基层医院制剂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人才问题、制剂质量、效益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应准确定位,创造特色,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制剂质量.

    作者:缪文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安乃近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安乃近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试验,观察其是否有干扰作用.结果 该样品稀释至一定程度后,对测定无干扰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安乃近.

    作者:邹毅强;李爱玲;裘颖儿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1-2005年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01-2005年麻醉药品处方,对4种常用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和药品用量、用法、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用量、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吗啡缓释片的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大,药物利用指数(DUI)<1,2005年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重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粟珊;苏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国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

    作者:杜艳艳;贾谦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我院10 000张门诊药房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05年1~12月门诊处方10 000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284张,占调查处方总数的2.84%,包括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诊断与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医生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作者:项连女;董常青;李晴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努力探索药品抽验模式的改革

    2005年,四川省德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了对全市药品抽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了药品抽验工作思路,坚持技术监督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服务的方针,逐步建立了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效结合、城镇与农村基层用药安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抽验与针对性抽验并重的抽验模式,采用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共同承担药品抽样检验任务的新方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成当年抽样任务的20%),克服了2005年以前药品监督性抽验单独由药品检验机构来完成的历史,体现了监督性抽验是药品监督工作的需要而不是药品检验机构的需要的新理念,对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迈出了坚实可行的改革步伐.这一创新探索对全国药监系统改革药品抽验工作模式有普遍借鉴意义.

    作者:卿三根;易祖平;蒋志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筛选及生产工艺初探

    对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处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处方中的柠檬酸为助溶剂,兼有pH缓冲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的作用,山梨醇为稳定剂.活性炭对主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制备过程中不宜使用.加速试验和冻融试验表明,中试样品质量稳定.

    作者:董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从药品属性看中药现代化

    从论述药品的属性入手,较充分地阐述了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统一发展的关系,同时重点对中药现代化与药品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讨论.提出在构画中药现代化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尊重药品的商品性、特殊性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实施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理性、深入地对药品属性进行研究,这不但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药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作者:武志昂;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两亲性环糊精衍生物在毫微粒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 综述两亲性环糊精衍生物在毫微粒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两亲性环糊精适合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可应用于毫微粒给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宗发;王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

    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陈兆奎;申俊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收集的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及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中药注射剂.结论 如何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作者:孟永良;严炎中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头孢哌酮与头孢噻肟治疗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佳用药方案.方法 回顾调查113例尿路感染患者,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治疗尿路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83.33%,两者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1 258.6元和864.4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头孢噻肟是治疗尿路感染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案.

    作者:鲍仕慧;李菁;郑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指出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药检所推行全方位服务型药检机构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丁太刚;唐慧祥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药微粉化的研究进展

    中药微粉化是中药新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在提高和改善中药及保健品、化学药品品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但是,中药微粉化在临床研究、安全性研究及适宜粒度的筛选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李梅;王有森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试析中药临床治疗的风险管理

    论述中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药治疗水平、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

    作者:胡天佑;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试论合同研究组织在中国制药业界的发展

    介绍合同研究组织(CRO)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在中国发展CRO的建议,以发挥CRO对中国制药业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文威;李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