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罗东;吕胜;马玉姗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氯诺昔康, 腹腔镜, 镇痛
摘要: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单次使用氯诺昔康的24 h镇痛作用.方法 将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8 mg)、B组(氯诺昔康16 mg)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A,B组均在术毕注射氯诺昔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4,8,24 h作痛觉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及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次数.结果 使用氯诺昔康的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使用镇痛药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毕单次静脉注射8 mg或16 mg氯诺昔康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16 mg组的镇痛作用更强,且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过敏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豚鼠的致过敏作用.方法 取健康豚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组、规格2组、2%卵蛋白阳性对照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组.对各组动物隔日分别腹腔注射给药,0.5 mL/只,共3次致敏并激发.结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两次激发后,未见明显异常症状,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动物无致敏作用.

    作者:丁泽明;张存智;窦琦云;于洪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喘乐宁及爱全乐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喘乐宁及爱全乐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喘乐宁及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解除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有效率、缓解喘憋、缩短咳嗽时间及喘鸣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喘乐宁及爱全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霞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143份骨科病历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对骨科2005年12月~2006年2月143例患者的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22%,其中预防性应用占93.28%;头孢菌素使用频率高,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结论 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作者:关爱阁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我院医嘱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分析

    目的 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医嘱的审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PASS审核的医嘱,总结被警示医嘱的药物、数量、警告内容以及被警示后医嘱修改率.结果 在审核的102 999条医嘱中,记录有问题医嘱97 013条,占医嘱总量的94.19%,其中严重警示2 557条(占2.48%),修改率为17.87%;较严重警示3 908条(占3.79%),修改率为3.79%;一般警示90 548条(占87.91%),修改率为1.86%.结论 PASS能帮助医生、药师审核医嘱,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吴汉斌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复方止咳胶囊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方法 采用氨水喷雾引咳、气道酚红排泌和磷酸组胺引喘法.结果 复方止咳胶囊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氨水喷雾引咳次数,延长潜伏期,咳嗽抑制率分别为30.4%,26.2%和50.2%;复方止咳胶囊3个剂量组可减轻气道酚红排泌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复方止咳胶囊1.2 g/kg和2.4 g/kg剂量组均可延长磷酸组胺致喘潜伏期,哮喘抑制率分别为20.9%和31.6%.结论 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

    作者: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门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5年10~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82 649张,从中挑选含喹诺酮类药物处方8 316张,对年龄、科室、剂型、药物利用指数、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用以二联为主.结论 该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在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作者:阮玉琼;孟德胜;温悦;吴寒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抗菌中草药的筛选及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初步鉴定

    目的 筛选抗菌中草药并分离鉴定其有效成分.方法 用纸片法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中草药,分别用渗漉法和索氏法粗提,进一步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和超滤法分离,后通过薄板层析纯化并初步鉴定抑菌有效成分.结果 苦参、地榆、冰片、丹参、田七、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渗漉提取法好于索氏提取法,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中水洗脱优于氨洗脱,初步鉴定出的抑菌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类、酚类和醌类物质.结论 地榆、冰片和苦参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其抑菌有效成分易被分离提取.

    作者:王航;孟春;石贤爱;陈东仕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康复新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查阅近年来有关康复新的国内文献,综述其在放射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婴幼儿腹泻、小肠外瘘、溃疡性结肠炎、痔疮术后等方面的临床疗效,为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高黎黎;魏贺梅;孙雅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磷酸二氢钾和0.025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1:1),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89 36~0.536 16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0%(n=6).结论 RP-HPLC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方法重现性好.

    作者:上官一平;方鲜枝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喘咳片中氨茶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喘咳片中氨茶碱的含量.方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色谱柱为C18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氨茶碱浓度在0.221 0~5.526 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n=9),RSD为0.2%.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快速简便.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3种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目的 建立3种酊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5种阳性试验菌,通过回收率试验测定它们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生发酊、白屑风酊2种供试品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烫伤药水有抑菌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 生发酊、白屑风酊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烫伤药水需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林昌;朱广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药学健康教育

    药学作为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体现,药师的社会职能也逐渐向健康教育拓展.该文借助健康教育和医院健康教育的理论定义了药学健康教育的概念,探讨了药学健康教育的特点、作用、实施和展望,提出了建立全新的药学健康教育理论将成为未来药学研究内容的观点.

    作者:李东;谢守霞;肖永新;聂中越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吗西尼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测定氟吗西尼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ch C18柱(150 mm×4.6 mm,5 μm),Alltch C18预柱(7.5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20:5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氟吗西尼浓度在3.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64%),精密度日内RSD为0.5%,日间RSD为0.7%.在氟吗西尼注射液中测到3个光谱图与氟吗西尼类似的物质,但总量不超过0.5%.结论 HPLC法快速、准确、简便,适合于氟吗西尼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煜鑫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A族维生素的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

    A族维生素具有广泛拮抗多种理化因素(镍剂、梭曼、紫外线、辐射、香烟烟雾等)所致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加强酶系抗氧化剂的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促氧化作用.A族维生素与维生素E、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维生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机制已有了进一步研究.

    作者:颜怀城;刘同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右美沙芬的合理使用

    目的 重新认识右美沙芬的安全性.方法 罗列并分析近年来右美沙芬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滥用右美沙芬会导致成瘾性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必须重视右美沙芬的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张晓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5%果糖注射液制备及灭菌工艺探讨

    目的 对5%果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灭菌工艺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加入不同的抗氧化剂和不加抗氧化剂的制备工艺,考察其灭菌前后5-HMF变化及抗氧化剂的抗氧效果.使用不同类型的湿热灭菌器(柜)进行灭菌工艺效果探讨.结果 不加抗氧化剂和加入抗氧化剂的制备工艺对灭菌后5-HMF的变化有影响,但不明显,在符合药典标准的原则下应选择不加抗氧化剂的制备工艺.批量生产时,采用115℃,30 min,快速冷却灭菌器的灭菌工艺较佳.结论 处方1的制备工艺完全符合药典标准.灭菌工艺的效果可靠,可以保证质量.

    作者:李新生;钟湘;欧阳冰;陈雅;李进华;郭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4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5 mL/min,柱温为15℃,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117~2.3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92%,RSD为1.27%(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脑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邢协望;姜义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中药大处方及大剂量应用的弊端

    简析中药大处方及大剂量应用的弊端.大处方由于共存药味繁多,作用互相制约,且影响主药溶出量,从而降低疗效、浪费资源,应提倡用药精专、配伍合理,反对毫无原则的庞杂的大处方.

    作者:沈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复方烟酸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烟酸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缓释成分烟酸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根据交叉试验方法给予复方烟酸缓释片和烟酸普通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烟酸的浓度.结果 单剂量试验品500 mg给药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92.6±35.8)μg·h/mL,峰浓度(Cmax)为(69.2±10.2)μg/mL,达峰时间(Tmax)为(3.3±0.3)h,消除半衰期(t1/2)为(2.1±0.3)h.结论 两种制剂的Cmax,T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被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17.0)%.

    作者:牛华英;刘彬;孔玉梅;刘冰弥;孟凡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稳定性分析

    目的 评价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移植患者术后全血CsA浓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FPIA法监测CsA血药浓度日内差、日间差和1年中随行质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7%,5.41%,6.36%,回收率分别为98.98%~101.80%,97.99%~100.81%,97.86%~101.78%,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检测规定.结论 FPIA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是稳定、准确和可靠的.

    作者:魏筱华;易诚予;聂益军;刘明珪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