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巩聿清;武玉锦

关键词:鱼腥草,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鱼腥草含有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月桂醛、癸酸等成分,其中癸酰乙醛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性.药理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体机免疫、抗炎等作用,故在呼吸科、消化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肛疾舒洗剂中大黄总蒽醌含量

    目的:建立中药洗剂中大黄总蒽醌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能与醋酸镁反应显色的原理,以显色剂为空白,不水解、不分离,直接测定样品溶液在509 nm波长处的吸收度.结果:对照品大黄素浓度在2.28~11.42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0%,RSD为1.01%.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准确,适于肛疾舒洗剂中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腊娥;陈铖;陈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阿魏酸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目的:概括介绍阿魏酸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归纳整理大量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阿魏酸钠对心脑血管、肝、肾等具有保护作用,并有抗炎、明目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肺心病、动脉硬化、心绞痛、肾病及各种综合征、糖尿病、脑梗塞、偏头痛、眩晕等.

    作者:刘会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药的时辰与药物的疗效

    时辰用药亦即择时用药.我国古代中医学中就已经发现,根据人体和自然的时间变化节律,选择佳给药时间能够发挥佳药效,减少毒副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清楚地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疗效作用,且同时辰用药息息相关.如能恰当地运用时辰用药理论,便可获得佳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反之,如果忽略时间因素,认为在任何时间用药,剂量相同即可得到相同结果,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很可能改变药物的活性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反应,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方;黄泰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可生物降解植入剂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可生物降解植入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可生物降解植入剂在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稳定性、体外及体内释药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可生物降解植入剂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袁浩宇;季平;文辉;李明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玫瑰花与月季花的鉴别

    目的:正确区别玫瑰花与月季花,防止混用.方法:对两者的性状分别描述,并作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与结论:这两种花各有其特征,区别明显.

    作者:董常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OTC药品的广告定位策略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和新的广告审批办法后,大众媒体上广告宣传的重点将转向OTC药品.OTC药品多为治疗一般疾病的常备药品,如感冒药、止痛药、肠胃药、皮肤药等等,这些药品一般在生产技术上都比较成熟,不具有专利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市场上同一种OTC药品往往具有多个品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OTC药品市场不同于医院处方药的大特点是:前者以消费者为中心,后者以医生为中心.OTC药品比处方药具有明显的一般消费品特性,是一种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推广的药类商品,所以,OTC药品广告宣传后该药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就成为其广告成败的焦点问题.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中残留溶剂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中的残留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的含量.方法:用涂渍PEG-20M的填充柱,以N2为载气,柱温为120℃,FID检测.结果: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进样量分别在0.14~0.21μg和0.80~1.20μg范围内,与相应成分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1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8%,重复进样峰面积RSD分别为1.1%和1.3%(n=5).结论:气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氟罗沙星残留溶剂的监控.

    作者:关日晴;马春婷;梁锦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期脑梗塞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仅给予甘露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宋春江;龙秀英;钟晓闵;李秋茹;王思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试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投资

    分析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生物医药在发展中应引入风险投资,并对生物医药领域内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及其投资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张熊;顾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山莨菪碱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山莨菪碱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对山莨菪碱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山莨菪碱在新生儿硬肿症、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治疗中,疗效确切.

    作者:丁东红;柳燕;周巧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1-2003年我院与南京地区整体药品消费金额比较分析

    目的:预测用药结构的变化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药理作用分类统计2001-2003年江苏省中医院与南京地区整体药品消费金额.结果:药品消费金额平均年增长率南京地区为17.80%,江苏省中医院为25.10%,抗感染药物与心血管系统用药位居前两位.结论:预计江苏省中医院与南京地区的用药结构将会有较大调整,用药将日趋合理、多元.

    作者:王淑云;王亚娜;张忠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 5μm),0.05 mol/L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0.1)-甲醇-乙腈(55:25: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4~1.00μg/mL,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检测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

    作者:雷灼雨;罗萍;周渝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55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5例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涉及中药制剂20种.在55例不良反应中,主要为变态反应,占74.5%(41/55),其他类型反应占25.5%(14/55);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占78.2%.结论:中药制剂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其中静脉给药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作者:陈燕华;徐晋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藏药走俏国内外市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3年9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呕血、黑便的时间和数量,血压、脉搏、腹痛和肠鸣音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3 d内泮托拉唑组(96例)有83例止血(86.46%),奥美拉唑组(42例)有33例止血(78.57%);4~5 d内两组止血病例分别为11例和7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和95.24%.治疗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针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均安全有效.

    作者:胡长梅;霍继荣;彭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介绍国家实施基本药物政策的作用,分析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本药物政策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陈永法;邵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视药物经济学在制定药品政策中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是医药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和应用.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1],而这一目的的终实现,有赖于相关药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目前,发达国家已将药品的经济性作为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同等重要的药品评价指标,众多发达国家的药品政策法规中均体现了对药品经济性的要求.然而,我国现行的药品政策中尚未充分体现对药品经济性的要求,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将药品的经济性要求纳入我国药品政策中,既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与国际接轨的现实需要.笔者就此作一探讨.本文所研究的药品政策是指所有与药品相关的政策.

    作者:孙利华;吴晶;董丽;严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异黄酮胶囊中总异黄酮的质量控制

    目的:对复方异黄酮胶囊中总异黄酮进行定性、定量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本制剂的几种异黄酮成分进行鉴别、定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异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以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异黄酮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显荧光斑点.含量测定在线性范围内,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1%,RSD为1.64%.结论:该法定性、定量简便、快速、方便,结果满意.

    作者:史桂玲;杨欣莹;孙家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预防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对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ASA 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氯诺昔康组(L组),两组分别在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氯诺昔康8 mg(稀释至2 mL).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及有无恶心等不良反应.结果: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较为平稳,明显优于C组(P<0.05),躁动发生例数也少于C组(P<0.05),两组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在气管导管拔管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可减轻拔管期不良反应.

    作者:罗东;李华凤;黄蔚;吕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推进依法行政成效显著

    2004年是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一年.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04年7月1日,具有政府法治建设里程碑意义的<行政许可法>开始施行.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法规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些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