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邓湘昱;孙国祥;刘霄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茵陈,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绿原酸, 咖啡酸
摘要:目的:建立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 ODS柱(250 mm×4.6 mm,5 μm),1%醋酸水-甲醇(80:2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波长为326 nm.结果:绿原酸在11.2~1 120μg/mL,咖啡酸在4.5~4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8.8%~100.1%之间.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可用于茵陈药材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欧盟、日本的药用植物种植规范比较

    通过查询、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中国、欧盟、日本的药用植物种植规范,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GAP规范及中药材生产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勇;杨世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黄金牌真灵活胶囊中有效成分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lson-Morgan法、咔唑法分别测定该胶囊中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RSD=0.70%,n=5)和99.82%(RSD=0.40%,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黄金牌真灵活胶囊的质量.

    作者:翟咏红;万丹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制药企业检验室污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质量检验是制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同时检验室实际上也是一个小型的污染源,检验的批次、种类越多,污染越大.国内制药厂的检验室大多数未专门设立废水处理系统,有的检验室的下水道与市政的下水道直接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低估.环境保护是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因此,对检验室污染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方案.

    作者:张伟东;卓亚红;王志中;郭玉平;朱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纳米中药简介

    目的:促进纳米技术在中药学方面的发展,为实现中药现代化作出贡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简要地介绍了纳米中药的特点、制备及给药系统.结果与结论:纳米技术为研究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应多学科深入地交叉合作,使纳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中药制剂领域,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克服纳米技术对中药有效成分及药效的负面影响.

    作者:邱洪;王宝佳;李悦;刘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例

    卡马西平主要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1],偶见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笔者就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2例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面坏死松解型药疹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杨秋亚;赵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混合促透剂对肤康涂膜剂中水杨酸和酮康唑透皮效果的影响

    目的:考察混合促透剂月桂氮(廾卓)酮和薄荷脑对肤康涂膜剂中水杨酸和酮康唑透皮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雄性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接受液中水杨酸和酮康唑的含量,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透皮率.结果:含2%月桂氮(廾卓)酮和2%薄荷脑的涂膜剂与不含月桂氮(廾卓)酮的涂膜剂相比较,其透皮促进作用在6 h后则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混合促透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杨酸和酮康唑的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2%月桂氮(廾卓)酮和2%薄荷脑组成的混合促透剂作用显著.

    作者:盛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GS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几个问题的探讨

    具有行政规章性质的GSP从2000年发布以来对健全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经营药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GSP版本毕竟发布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之前,更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之前,笔者根据近几年实施GSP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就GS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中部分条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作一探讨.

    作者:张李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2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测定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结果:共监测202例次,儿童114例次,成人88例次,达到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43.86%,成人组为39.77%;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39.60%,成人组为43.1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17.54%,成人组为17.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血药浓度不在治疗窗内的原因很多,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监测结果.

    作者:林剑峰;周甘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国中药发明专利20年徘徊形势严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孢唑林过敏致急性肝衰竭1例

    患者女,30岁,务农,因全身皮疹、皮肤瘙痒2 d,乏力、纳差、厌油、黄疸3 d入院.入院前5 d患者因咽部疼痛在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4 g,回家后出现全身皮疹及皮肤轻度瘙痒,次日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和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后稍有好转,入院前第3天出现乏力、纳差、厌油、黄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既往体健,无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病史.入院时一般情况差,神清合作,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可见广泛皮疹和多处抓痕,颜面及四肢剥脱性皮炎,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无腹壁静脉怒张,右上腹及中上腹轻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1 853 U/L,谷草转氨酶(AST)957 U/L,总胆红素(Tbil)520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42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81 U/L,γ-谷氨转肽酶(GGT)68 U/L,总蛋白(TP)68 g/L,白蛋白(ALB)38 g/L,凝血酶原时间(PT)24 s,肝炎病毒指标阴性.入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炎(重型),给予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及对症治疗.入院后4h进入肝性脑病Ⅱ期,18h进入Ⅳ期,复查肝功能示:ALT1 231U/L,AST860U/L,Tbil740μmol/L,Dbil490μmol/L,PT30 s,入院后24 h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泽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抑火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探讨清肺抑火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清肺抑火片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Elite 0DS C18柱(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15 nm.结果:回归方程为Y=85.915 4+2 701.674 3X,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1.76%(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清肺抑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春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中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论述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根据我国的实际,从中药现代化的目标、中医药的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的实施以及中药的主要市场等几个方面,对目前中药现代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颜学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九味双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提高九味双解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九味双解口服液中蒲公英,采用冷浸法进行该制剂的浸出物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浸出物测定准确、可行.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陈艳菊;赵宏侠;邹洪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第2代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第2代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心脏不良反应(延长QT间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结果:第2代抗组胺药物有阻断心脏钾离子通道作用.结论:不同药物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的程度也不同,这与药物的亲脂性、分布容积有关.

    作者:马满玲;刘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论述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就中医药的宣传、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张维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岛素致全身严重水肿1例

    患者男,68岁,因发现血糖升高半年余,双下肢水肿、头昏、乏力3 d入院.入院前3 d因随机血糖为26.8 mmol/L,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查尿酮体为阴性.之前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

    作者:亓鲁光;王娟;刘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于中药品牌的战略管理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充分利用一切优势和机会,或规避劣势和威胁,以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品牌,完成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徐柏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甲真菌病的经济效果.方法:根据文献数据,对75例甲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治疗、伊曲康唑冲击治疗和特比萘芬连续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组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序贯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具有药物经济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是治疗甲真菌病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祝永明;王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 ODS柱(250 mm×4.6 mm,5 μm),1%醋酸水-甲醇(80:2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波长为326 nm.结果:绿原酸在11.2~1 120μg/mL,咖啡酸在4.5~4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8.8%~100.1%之间.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可用于茵陈药材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邓湘昱;孙国祥;刘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评价4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计算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阿洛西林钠组的C/E值小,头孢哌酮钠组的△C/△E值低.结论:阿洛西林钠为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佳方案,头孢哌酮钠组为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沈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