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革
目的:探讨O/W型乳膏基质维生素E霜的佳制备工艺.方法:工艺优选采用正交法.结果:佳制备工艺组合为A1B2C2,即搅拌方式为变速搅拌(混相成乳时以720 r/min搅拌,继以120 r/min搅拌);成相温度为(70±0.5)℃;油相与水相比为30:70.结论:混相成乳时两相温度差、搅拌方式、油相与水相之比为影响O/W型乳膏基质维生素E霜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云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综述了血康口服液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慢性胆囊炎、外伤性前房积血、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分析当前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现状,阐述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指出药师素质的提高、临床药学的开展及药学服务环境的改善,是推动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徐南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肺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重庆市肺科医院2002-2004年临床报告的ADR病例资料83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高的是过敏反应(39例,47%),其次是药物性肝损害(29例,34.9%);药物主要有异烟肼(21例次)、利福平胶囊(19例次)、吡嗪酰胺(15例次)、保肝药(13例次),还有抗菌药(8例次)、中药注射剂(2例次)、硫酸链霉素(5例次)和其他类(11例次).结论:加强对ADR的认识和监测,预防其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曹亚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选择适当的回收溶剂,满足清洁验证中对盐酸胺碘酮残留物分析方法的要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溶剂回收的盐酸胺碘酮残留物浓度,比较不同回收溶剂对分析方法的影响.结果:用95%乙醇作为回收溶剂进行取样时,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及RSD明显优于以0.01 mol/L盐酸为回收溶剂时的结果,符合清洁验证要求.结论:在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验证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回收取样非常重要.
作者:沈莉;余宝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白癜精药散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xbox C18柱(5μm,4.5 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47:53);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补骨脂素线性范围是0.216~1.08μg,回归方程为Y=1.264×10-7X-7.713×10-4,r=0.999 9(n=5);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是0.228~1.14μg,回归方程为Y=1.313×10-7X-3.008×10-4,r=0.999 8(n=5).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与99.1%,RSD分别为1.93%和1.87%(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罗瑞雪;徐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充分利用一切优势和机会,或规避劣势和威胁,以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品牌,完成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徐柏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2001-2004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占该院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33.06%~48.17%,4年间其用药金额年增长率为8.52%,25.56%和12.25%,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的消耗金额占抗肿瘤药品的41.00%,康菜特用药金额大.结论:该院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用药现状和趋向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抗生素是该院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作者:郑滢;蔡广密;朱辉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制康复消炎颗粒治疗输卵管梗阻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康复消炎颗粒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及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康复消炎颗粒是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彬;王缤;孙永国;杨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经过千锤百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中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绝不能被忽视.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论述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就中医药的宣传、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张维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饮片现代化.方法:分析中药饮片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说明实现中药现代化过程中饮片现代化的重要性.结果与结论:只有做好中药饮片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
作者:樊后民;杨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6例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1年,有71.8%的HBV-DNA转阴,68.1%肝功能保持正常;治疗前HBV-DNA不同水平组间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前ALT不同水平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率为22.7%,部分应答率为66.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使ALT恢复正常,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复发率,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邓燕玉;李东;杨健;聂中越;王大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质控结果,进行佳条件下变异(OCV)、已知值质控血清常规条件下变异(RCVK)、质量控制图、室间质量评价(EQA)实验.结果:OCV和RCVK的RSD均小于10%;2003年质控结果均处于靶值的±15%范围内,但上半年质量控制图中有连续7个点的质控结果处于150mg/L靶值线下方,经分析发现与试剂挥发有关,更换新试剂后,该现象消失;EQA得分均大于90%.结论:通过佳条件下变异、已知值质控血清常规条件下变异、质量控制图、室间质量评价等方法,可较系统的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其中质量控制图较为直观,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者:朱曼;郭代红;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养肾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层析法(TLC法)鉴定其中大黄、补肾脂、女贞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439 nm.结果:用对照品、对照药材对处方成分的鉴定结果满意.大黄素线性范围是0.05~0.5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结论:所用方法可供制订养肾丸质量标准作参考.
作者:张秋红;滕英博;李汉宝;夏曙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1,女,35岁,农民,因复发性喘息、咳嗽20余年,于2003年5月26日13时在某院医疗站用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产品批号:2002/611,货号:14626).当时患者谈笑风生,无任何不适.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但无药物过药史.肌肉注射完后不到1 min,患者感胸闷气促,自认为哮喘病发作,急赶回不足100m远的家中想用平喘气雾剂止喘.但一进屋便倒在睡椅上,张口呼吸,其子急呼来该站医生抢救.查:脸色苍白,唇指发绀,四肢厥冷,神志恍惚,呼吸困难,38次/min,心跳缓慢低钝,50次/min,血压测不到.立即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并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但终因休克不可逆,经半小时抢救无效,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作者:邝忠球;邝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磷酸伯氨喹的有关物质检查法及鉴定其对映异构体.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常用的硅胶GF254薄层板,以醋酸乙酯-异丙醇-浓氨溶液(43:35:5)为展开剂,以自身对照法检查磷酸伯氨喹原料的有关物质.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5 μm硅胶柱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61 nm,流动相为氯仿-正己烷-甲醇-浓氨溶液(45:45:10:0.1),流速为2 mL/min,确认其对映异构体.结果:有关物质均能达到较好分离,低检出限可达0.3μg.薄层色谱中主斑点上方杂质斑点经鉴定为其对映异构体.结论:薄层色谱法较<英国药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更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适用于磷酸伯氨喹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龚士学;雷灼雨;吴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九味双解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九味双解口服液中蒲公英,采用冷浸法进行该制剂的浸出物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浸出物测定准确、可行.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陈艳菊;赵宏侠;邹洪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论述如何验证清洁验证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方法:制定验证方案,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和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定量限等一一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方法验证,确认可适用于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结论:采用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是保证分析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条件.清洁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同样也不能忽略方法验证.
作者:陈雯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