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麻醉药品使用的调查分析

周继政;许东伟;郑重践;陈艳芳

关键词:麻醉药品, 用药分析, 药物利用指数
摘要:目的:促进临床合理、有效使用麻醉药品.方法:对2001-2003年期间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用麻醉药品有芬太尼、美施康定、哌替啶、吗啡,主要用于晚期癌症及术前术后止痛.除芬太尼外,多数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6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葛根素400mg,1次/d;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滴注硝酸酯药物,口服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酯).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1.1%,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和61.11%,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纳新;崔春蕾;马天江;张耀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奥硝唑漱口水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奥硝唑漱口水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以恒温加速试验预测奥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结果:奥硝唑分解属一级动力学过程,t25℃ 0.9为6.2年.结论:确定奥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为2年以上.

    作者:曾昭宁;周渝南;雷灼雨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例,常规西医治疗组1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tα(6-K-PGRα)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两周后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6-K-PGF1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治疗两周后上升.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对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

    作者:薄守波;张向萍;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我院2002-2003年急诊科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科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我院急诊科2002-20∞年所用药物的销售金额、品种及应用频度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3年急诊科用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结论:急诊科用药结构稳定,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东全面监督检查未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

    作者:汤万培;何蕴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料药生产企业对客户质量审计的自检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年生产总量的22%.化学原料药已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左右,是当前我国医药行业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随着原料药出口的增加,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制药企业的质量审计.由于客户质量审计针对性较强,而且不同国家的制药企业对原料药供应商审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使我国不少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客户的质量审计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何主动、有效地迎接客户质量审计,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赵治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乳膏剂的配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以zorbax C18柱为色谱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三乙胺(50:49.5:0.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RP-HPLC法能很好分离被测组分与基质,线性范围为5~250μg(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48%.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徐国忠;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合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合霜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霜中氯霉素的含量.用合霜治疗850例患者,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60%,临床总有效率为99.4%.结论:合霜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韩石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盐酸环丙沙星搽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研制盐酸环丙沙星搽剂,并探讨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27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结果:盐酸环丙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5%,RSD=0.35%(n=3).结论:盐酸环丙沙星搽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阐述中药炮制与药物化学成分的关系.通过炮制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变药性等,对于提高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和增强疗效,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鑫;张露;王通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松痛活血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松痛活血酊,并制订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酊剂中的三七、大黄、虎杖和川乌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酊剂含醇量为57.5%,相对密度为0.92,平均pH值为5.85.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松痛活血酊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余渝宝;魏必荣;潘伯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中药预防及治疗肺纤维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肺纤维化发病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将有助于抗肺纤维化的中药研究,特别是药物筛选的研究;从天然产物中寻找药理作用明确的活性单体,阐明不同单体或有效部位的作用机理,针对肺纤维化发病的多层面特点进行治疗,可发挥中药的多靶位治疗优势.

    作者:杨珺;潘强;王世岭;吴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麻醉药品使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有效使用麻醉药品.方法:对2001-2003年期间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用麻醉药品有芬太尼、美施康定、哌替啶、吗啡,主要用于晚期癌症及术前术后止痛.除芬太尼外,多数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三阶梯止痛方案仍需加大推行力度.

    作者:周继政;许东伟;郑重践;陈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制药企业GMP认证后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取得GMP认证之后,日常设备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GMP的要求,全力杜绝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或交叉污染呢?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刘美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VC袋装输液生产应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

    结合实际经验,指出为确保PVC袋装输液质量,要重点把握PVC袋的选择、输液灌装、消毒灭菌、成品检验及贮藏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作者:黄帮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在四肢骨折外用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考察中药免煎颗粒外用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免煎颗粒组(150例)及传统饮片组(150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传统饮片组治愈率优于中药免煎颗粒组.结论:传统饮片在四肢骨折外用治疗中比中药免煎颗粒效果更好.

    作者:叶会洲;叶蕾;蔡进章;周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农村使用医疗器械情况的调查分析

    农村使用医疗器械问题(以下简称农村用械)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是药监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把农村医疗器械市场整治工作引向深入,我局于2003年前后用了9个月时间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农村用械情况大检查.检查对象涉及全省县(市、区)级以下(含县级)涉械的批发、零售企业、综合性医院、中医院、防疫站(所)、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村卫生室及各类特色诊所、门诊部、个体诊所等.检查内容包括全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涉械医疗机构的持证、购进、储存、销售、使用、人员与管理等.检查采取普查、实地随机抽查或重点抽查方式进行,共检查和调查农村涉械单位23862家,其中医疗机构23 340家,医疗器械经营单位522家.通过此次检查和调研,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全省农村用械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和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作者:黄少玉;陈元柱;刘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东兑现奖励举报制售假劣药品有功人员

    作者: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亟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从1999年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五个年头.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降低了药品采购成本和药品价格,推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但是,随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从试点到全面展开,许多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如不及时规范和引导,将会阻碍这项改革的健康发展.

    作者:袁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整治中药材品种混乱状况已成当务之急

    分析当前中药材品种混乱情况,从统一质量标准、加强源头监管、清理地方品种、人才培养、药品抽样等方面提出解决建议,以对药品采购、验收、抽样、检验等环节达到有针对性地控制中药材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