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影响中药水蜜丸崩解时限的因素

詹冬华;赵文昌

关键词:水蜜丸, 崩解时限, 主要因素, 克服措施
摘要:综述了影响中药水蜜丸崩解时限的主要因素及克服措施.介绍了丸剂的溶散释药机理,以及药料的性质、药粉的粒径、丸剂的泛制过程、丸粒的大小、丸的含水量、丸剂的干燥方法及温度、赋形剂等因素对水蜜丸崩解时限的影响原因以及克服措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PVC袋装输液生产应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

    结合实际经验,指出为确保PVC袋装输液质量,要重点把握PVC袋的选择、输液灌装、消毒灭菌、成品检验及贮藏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作者:黄帮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在四肢骨折外用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考察中药免煎颗粒外用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免煎颗粒组(150例)及传统饮片组(150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传统饮片组治愈率优于中药免煎颗粒组.结论:传统饮片在四肢骨折外用治疗中比中药免煎颗粒效果更好.

    作者:叶会洲;叶蕾;蔡进章;周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有关问题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多发在12周内,少数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多数无临床表现.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而加用保肝药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并加用保肝药治疗,23例肝功均恢复正常.结论:对结核患者,特别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高危结核患者,应加强肝功监测,并视具体情况给予预防性保肝.

    作者:李勇朴;余纪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6类药品信息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等9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果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旋光法.结果:果糖浓度在20.022 8~100.114 0 mg/mL范围内旋光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 97,n=5),回收率为99.82%,RSD为0.23%(n=4).结论:该制剂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吴畏;陈雅;舒凌玲;杨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萘丁美酮的有关物质检查

    目的:建立萘丁美酮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比较薄层色谱法(TLC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萘丁美酮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omasil Si(5μm,4.6mm×250mm),以1,2-二氯乙烷-正己烷(3: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萘丁美酮在1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低检测限为2ng,回收率为101.5%.结论:与TLC法比较,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萘丁美酮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吴蔚;龚士学;朱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红花与西红花的鉴别

    目的:鉴别红花与西红花.方法:从外观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红花与西红花不同,应严防掺杂和冒充.

    作者:杨水英;童树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刻不容缓

    对我国抗生素使用的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提出遏制滥用抗生素的具体措施.

    作者:蔡卓夫;徐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利福昔明胶囊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利福昔明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高温(40℃,60℃)、高湿(RH 92.5%)、强光(4 500 lx)加速试验、室温条件下放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利福昔明胶囊在高湿及高温(60℃)条件下不稳定,在强光、加速试验、长期试验条件下基本稳定.结论:利福昔明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何丽;李小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药企业应重视市场营销调研

    对医药企业而言,重视研发、拥有好的产品毋庸置言是非常重要的;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市场营销调研就尤为重要,它是制定营销决策的基石.现代市场营销的方法和技术发展也较为迅速,应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现代市场营销早已摒弃了过去的那种纯粹以销为目的的思想,而更加紧密的围绕到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核心上.缜密、细致、有选择性的市场营销调研是产品进入目标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的关键的第一步,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作者:王青宇;邱家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整治中药材品种混乱状况已成当务之急

    分析当前中药材品种混乱情况,从统一质量标准、加强源头监管、清理地方品种、人才培养、药品抽样等方面提出解决建议,以对药品采购、验收、抽样、检验等环节达到有针对性地控制中药材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中药药理作用初析

    目的:从中药药理的角度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近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文献,对其常用方剂和中草药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共收集46个方剂,中药80种,出现频次高是半夏(30次),其次为枳壳(24次)、黄连(23次).结论:中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具有与西药相同的作用机理,并具有多部位、多靶点的特点.

    作者:张建民;杨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疮片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疮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用Waters XTrera RP8柱,以甲醇-水-磷酸(80:20: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40 nm.结果:痔疮片中大黄素线性范围是0.088 1~0.881 0μg,回归方程为A=2.48 ×106C-2.35×104,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1. 52%(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荆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献;路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料药生产企业对客户质量审计的自检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年生产总量的22%.化学原料药已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左右,是当前我国医药行业中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随着原料药出口的增加,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制药企业的质量审计.由于客户质量审计针对性较强,而且不同国家的制药企业对原料药供应商审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使我国不少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客户的质量审计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何主动、有效地迎接客户质量审计,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赵治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144例

    目的:观察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患者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和胃粘膜活检病理学确诊的248例CAG或CAG伴ATP,IM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胃复春)144例,对照组(维酶素)104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60.5%,两组比较,P<0.01;胃镜检查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7%,对照组为54.9%,两组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治疗组为76.6%,对照组为61.3%,两组比较,P<0.05.结论:胃复春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赵红;周学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制药企业GMP认证后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取得GMP认证之后,日常设备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GMP的要求,全力杜绝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或交叉污染呢?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刘美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盐酸环丙沙星搽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研制盐酸环丙沙星搽剂,并探讨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27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结果:盐酸环丙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5%,RSD=0.35%(n=3).结论:盐酸环丙沙星搽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替沙星凝胶滴耳剂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凝胶滴耳剂质量控制和稳定性.方法:建立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值和稳定性.结果:大吸收波长为292 nm,在该波长处,回归方程A=0.087 6C+8×10-4,r=0.999 9(n=5);pH值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基质的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为0.27%(n=5).结论:该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

    作者:李东;张雁;陈晓凯;聂中越;刘明;高国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治疗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例,常规西医治疗组1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tα(6-K-PGRα)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两周后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6-K-PGF1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治疗两周后上升.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对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

    作者:薄守波;张向萍;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改进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以甲醇-0.2%醋酸(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14%,RSD为1.32%(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银黄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税丕先;田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