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周学锋
综述了影响中药水蜜丸崩解时限的主要因素及克服措施.介绍了丸剂的溶散释药机理,以及药料的性质、药粉的粒径、丸剂的泛制过程、丸粒的大小、丸的含水量、丸剂的干燥方法及温度、赋形剂等因素对水蜜丸崩解时限的影响原因以及克服措施.
作者:詹冬华;赵文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考察利福昔明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高温(40℃,60℃)、高湿(RH 92.5%)、强光(4 500 lx)加速试验、室温条件下放置,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利福昔明胶囊在高湿及高温(60℃)条件下不稳定,在强光、加速试验、长期试验条件下基本稳定.结论:利福昔明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何丽;李小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综合开发利用葛根资源.方法:查阅文献对葛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葛根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结论:研究开发葛根的各种制剂和保健方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林丽;向明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科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我院急诊科2002-20∞年所用药物的销售金额、品种及应用频度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3年急诊科用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结论:急诊科用药结构稳定,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为执业药师,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执业药师法》中加以明确,以便执业药师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作者:许建杰;陈建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萘丁美酮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比较薄层色谱法(TLC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萘丁美酮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omasil Si(5μm,4.6mm×250mm),以1,2-二氯乙烷-正己烷(3: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萘丁美酮在1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低检测限为2ng,回收率为101.5%.结论:与TLC法比较,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萘丁美酮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吴蔚;龚士学;朱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分析医院中药煎药室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变医院中药煎药室落后现状的建议.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疮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用Waters XTrera RP8柱,以甲醇-水-磷酸(80:20: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40 nm.结果:痔疮片中大黄素线性范围是0.088 1~0.881 0μg,回归方程为A=2.48 ×106C-2.35×104,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1. 52%(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荆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献;路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阐述中药炮制与药物化学成分的关系.通过炮制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变药性等,对于提高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和增强疗效,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鑫;张露;王通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例,常规西医治疗组1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tα(6-K-PGRα)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两周后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6-K-PGF1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治疗两周后上升.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联合黄芪注射液对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
作者:薄守波;张向萍;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6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葛根素400mg,1次/d;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滴注硝酸酯药物,口服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酯).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1.1%,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和61.11%,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纳新;崔春蕾;马天江;张耀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以zorbax C18柱为色谱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三乙胺(50:49.5:0.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RP-HPLC法能很好分离被测组分与基质,线性范围为5~250μg(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48%.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徐国忠;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甲醇-2%醋酸溶液(57:4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2 mL/min.结果:黄芩苷在0.014 22~0.142 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1.05%.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某些针对妊娠期具有致畸、胚胎毒性作用及易引发过敏反应的中药.方法:时近年来国内外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与结论:应加强妊娠期中药的安全性应用.
作者:吕志平;耿萍;冯爱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鼻渊丸中木兰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结果:木兰脂素进样量在0.1~1.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结论:HPLC法可用于鼻渊丸中木兰脂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晓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30例)和丁螺环酮组(30例)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轻微.文拉法辛起效较丁螺环酮快.结论:文拉法辛是治疗焦虑症起效较快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祥刚;聂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凝胶滴耳剂质量控制和稳定性.方法:建立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值和稳定性.结果:大吸收波长为292 nm,在该波长处,回归方程A=0.087 6C+8×10-4,r=0.999 9(n=5);pH值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基质的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为0.27%(n=5).结论:该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
作者:李东;张雁;陈晓凯;聂中越;刘明;高国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汤万培;何蕴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中药预防及治疗肺纤维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肺纤维化发病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将有助于抗肺纤维化的中药研究,特别是药物筛选的研究;从天然产物中寻找药理作用明确的活性单体,阐明不同单体或有效部位的作用机理,针对肺纤维化发病的多层面特点进行治疗,可发挥中药的多靶位治疗优势.
作者:杨珺;潘强;王世岭;吴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