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乐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研究

刘雪梅;赵朝伟;李果荣

关键词:安乐胶囊, 成型工艺, 吸湿性
摘要:目的:探讨安乐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百分率为评价指标,筛选适当的辅料;以颗粒成型性为评价指标,筛选润湿剂(乙醇)的浓度.结果:以乳糖+淀粉(1:1)为辅料,80%乙醇为润湿剂,所制得颗粒的抗潮性能强、流动性好.结论:该条件为安乐颗粒大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紫草蛇蝎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紫草蛇蝎片,用于治疗银屑病.方法:提取处方中药材有效成分与部分药材粉末配制,并制定其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紫草蛇蝎片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是治疗银屑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祥;吕双方;李国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环氧化酶-2抑制剂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预防和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COX-2抑制剂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能显著抑制多种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对肿瘤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结论:COX-2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COX-2抑制剂在肝癌的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攀;赵春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的一体化

    总结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不足,探讨我国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指出我国药企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和环境管理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增强环境意识,走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王怡;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0只大鼠中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5 d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根据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将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进行分级,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等级资料数据的处理.结果: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均有明显减少肝细胞内脂滴的作用.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玉娟;段斐;牛建昭;杨美娟;穆仙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我国药品生产将推行CGMP认证等8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ACS初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25例)、氟伐他汀治疗组(B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2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NO,ET-1及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3 d 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 d 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ET-1水平A,B两组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均可明显升高NO水平,对改善内皮功能有利.

    作者:田静文;方颖;周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木香与川木香的鉴别

    中药木香与川木香均为菊科植物,目前存在着互相混用的现象.从二者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化学成分和功能主治方面均可鉴别.

    作者:林冰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目的:改进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一阶导数光谱在308.0 nm波长处谷-零间的振幅为定量依据,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结果: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浓度在5~30μg/m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谷-零间的振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43%.结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健康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药物敏感性测定

    目的:了解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的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株耐药情况.方法:对1 951名健康儿童口咽部分离到的403株Hi菌株全部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随机抽取180株进行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分离株的耐药率,安美汀(14.39%)和特美汀(14.64%)较氨苄青霉素(89.08%)和氧哌嗪青霉素(79.40%)明显降低(P<0.01);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第3代头孢菌素低(P<0.001),头孢拉定(86.85%)较第2,3代头孢菌素明显增高(P<0.01),头孢呋辛较同是第2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克罗(17.12%)明显增高(P<0.01);克拉霉素(5.21%)较红霉素(55.58%)明显降低(P<0.01).多重耐药率为31.51%,多重耐药菌株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比非多重耐药菌株明显增高(P<0.01).结论: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是治疗儿童Hi感染的一线药物.

    作者:吴青萍;廖朝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之我见

    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必须加强对中药栽培、种植、养殖和饮片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刘凤琴;陈非凡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呋塞米注射液与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呋塞米注射液在氯化钾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呋塞米注射液分别与氯化钾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按1:1(V/V)比例配伍后,24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呋塞米与氯化钾的含量.结果:在室温下,24 h内呋塞米与氯化钾的配伍液,其外观、pH值、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呋塞米与硫酸镁的配伍液有沉淀产生.结论:在室温下24 h内,呋塞米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与硫酸镁注射液则不可配伍使用.

    作者:温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复松乳膏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复松乳膏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处方主药选用醋酸曲安奈德和樟脑,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松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该制剂具有独特的疗效;醋酸曲安奈德在10~3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6%,RSD=0.50%(n=5).结论:复松乳膏配制简单,质量稳定,适合于医院制剂室生产.

    作者:张秋红;李黎;单夕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专家呼吁将抗生素限售进行到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GMP与企业的持续质量改进

    GMP认证为企业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然而,企业能否在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发展,如何使GMP管理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如何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培育企业品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技质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医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仲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妥洛特罗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妥洛特罗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尘肺等疾病的呼吸道阻塞性症状.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妥洛特罗作为活性药物的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制现状,为药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开发、规模化生产以及临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吉小欣;高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中药饮片信息标准规范化的建议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不同于中药材,又有别于中成药,目前在管理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炮制技术、生产规范、质量标准外,中药饮片信息标准的规范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规范中药饮片信息标准,对规范市场、加强监管、促进中药饮片业的发展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益;马永忠;夏春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期合理用药

    目的:介绍老年期的合理用药.方法:查阅有关国内文献.结果与结论:合理用药应考虑老年人特有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点,以保证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云峰;罗勇;曾繁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76例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及其伍用药物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在不同时期内环孢素A(CsA)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常规CsA血药浓度监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76例受者632人次的有效血药浓度和伍用药物对血药浓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CsA在肾移植术后<1月、1~3月、3~6月、6~12月、1年以上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220~480,200~360,120~320,100~280,100~250 ng/mL.伍用药物酮康唑、黄连素、硝苯地平、联苯双酯等对CsA的血药浓度有影响,且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伍用药物情况具体分析,调整给药方案,将CsA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可有效避免毒性反应和排异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源浩;孙淑娟;牟燕;李宏建;苏乐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57%(n=5);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86%(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

    作者:李安荣;许群芬;龚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ichrospher-C18柱(200mm×4.6 mm,5μm)为色谱分析柱,乙腈-0.015 mol/L用磷酸调pH值至4.50的三乙胺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6 nm,采用外标法计算氟罗沙星含量.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使杂质与主药分离良好,氟罗沙星浓度在4.180~41.8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42%.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郑朝华;杜迎翔;陈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