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辉;赵丽萍
从生物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标本采集与测定、报告审核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费中海;李君安;唐中;邢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高职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护理评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护理技能,现主要介绍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提高护生将护理评估理论知识迁移到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保存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患者感染衣原体与支原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此类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我院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衣原体与支原体的检测情况及耐药现状.结果 16620例患者表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总阳性率为50.07%.UU单纯感染对强力霉素(DOX)、克拉霉素(CLA)为敏感,敏感率依次为89.62%、89.21%.UU+Mh混合感染对红霉素(ERY)、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93.49%、90.1%、82.81%、82.29%.对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7.08%、73.7%、71.61%.结论 UU单纯感染者可首选DOX和CLA治疗.UU+Mh混合感染者可选用JOS、DOX、MIN 3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为了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建议医生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重视治疗效果的检测.
作者:王怡云;柴玉香;虎光星;焦多伸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培养护理人才的各高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真正培养出适用型、素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实验教学是基础,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是前提,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关键.
作者:肖霓;何利;郭永洪;王秀红;曾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因此,2003年,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卫生建设规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应用性医学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医生为农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植于农村卫生事业.
作者:孔秀敏;王晓兰;张延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属于形态学范畴,解剖标本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学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同时尸体来源却相对匮乏,解剖标本短缺的问题已在局部解剖学的日常教学中逐渐成为突出矛盾.我们一方面积极拓宽尸体来源渠道,另一方面应更注重提高现有尸体标本的利用率.探索改变局部解剖学课程现有教学方式,由原有的对单标本破坏性操作改为多标本分层次、建设性操作,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节约、爱伤的作风,同时制作的标本又可以作为示教或陈列标本用于教学,这样做增加了标本的利用价值.
作者:曲洪林;刘希伟;李滨;陈立东;高文彬;杨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以及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309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50.0%,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6.0%,排在前4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16PF的智慧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极显著低于男大学生,而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心理症状阴性的女大学生与心理症状阳性的女大学生在16PF的13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特征.
作者:刘云波;冯正直;杨国愉;王立菲;叶立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蛔虫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1~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白族、傣族、布依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有所下降,苗族、哈尼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仍很严重.结论 健康教育、社会经济因素与蛔虫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魏伟;张天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出发点,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简图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此作一总结.
作者:刘柳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从事监测、检验、分析等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既要日常使用,又要大量贮存,因此这些化学试剂,特别是危险性化学试剂成为影响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破损皮肤接触、食入、针刺等方式接触危险性化学试剂,而许多化学试剂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有些化学试剂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此外,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能被立即识别的损伤,如协调性差、嗜睡及类似的症状,并使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增大.故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杜绝各类职业危害的发生应是各实验室的首要工作.
作者:樊玉芳;何玉红;孙建云;何小刚;包福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体系、结构的重大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2001年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求.现以药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为例,比较2007年版和2001年版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课程任务、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等4方面的变化,以体现2007年版教学大纲的特点.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进行学分制改革.学分制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选课与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因此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现给出一个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策略的数学模型,以期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
作者:宿维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通过对我院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抽样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本科生导师制、政治辅导员加强引导教育、主讲教师加强课堂教育、实行分层次教学措施,以加强我院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梁永林;刘稼;程容;李兰珍;朱向东;郝军;程畅和;王海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在临床带教实践中通过良好的护理情境的创设,使临床带教工作中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当前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建构主义的一些教学观点,谈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怎样提高护生护理职业道德的一点体会,从而促使护生把护德知识转化为内在品质,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实践.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工作性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MSE进行评测,应用随机原则对全国22个省(市)的216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96%的体力劳动者和22.48%的脑力劳动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用脑有利于维持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金华;陈长香;李建民;窦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酯类麻醉药,因具有起效快、效能高、毒性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20例婴幼儿患者行骶管麻醉时应用氯普鲁卡因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旨在讨论氯普鲁卡因在婴幼儿骶管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在特殊环境中有效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给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结合高原训练的发展与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中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等特点,在营养补给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作者:李文斌;李迎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而职业指导课是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其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现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大连市部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的现状、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职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内容改革和职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完善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研究,为职业指导课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调查研究探索适合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发展的可实施性策略.
作者:段朝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腿骨折后如何依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选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佳时机.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53例小腿骨折患者,根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选择佳手术时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体为小腿骨折当时选择石膏、下肢支具、跟骨牵引、外固定支架等临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伤后7~20天,在患者软组织损伤恢复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为8~29周,平均12.7周.软组织中、重度损伤治疗效果的总优良率为76.1%.本组术后有1例患者伤口感染,切口裂开,钢板外露,经局部换药、更换抗生素、创面新鲜后行带蒂皮辩覆盖等治疗痊愈出院.2例患者切口周缘坏死,浅表感染,换药处理后痊愈.结论 小腿骨折后依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的程度选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佳时机,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斌;王秉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教学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田欣池;孙玉霞;王宝祥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