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探讨

张海荣;苏家茹

关键词:旋光法, 甘露醇注射液, 含量, 硼砂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其含量是否一致;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其含量是否一致.结果: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得其含量不同;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得其含量不同.结论:硼砂和氢氧化钠的量均明显影响测定结果,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不可靠.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156例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选择偏头痛患者312例,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5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P>0.05).结果:治疗组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2 h及4 h后对头痛有效率为54.5%和59.6%;对照组分别为23.1%和2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对伴随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治疗组有较好的疗效,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范超平;陈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炭药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中药炭药的炮制方法有清炒法、闷煅法及砂烫法.炭药不仅有止血、止泻、止痢、止带等作用,还能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产生新的疗效,并能降低毒副作用,扩大用药范围.中药制炭入药促进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佳疗效.

    作者:徐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40例

    目的:观察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脑通治疗,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一疗程,观察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痴呆症状.结论:益脑通颗粒剂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作者:胡陵静;黄坤;雷正荣;刘渝波;张成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药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及目标集聚(重点集中),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方式.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方法、工艺及劳动效率的不断改进、提高,产品标准化的日渐改善,管理手段的日臻完善,总成本领先一直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集聚即重点集中,基本上都是特殊的差异化或特殊的成本领先战略.所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很重要.事实上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在大家都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后,企业要想获得与别人不同的竞争地位,那么实行差异化战略尤其重要.因为差异化既依赖于资源,也依赖于能力,而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别人难以模仿的.有时即使企业在成本上并不占优势,但往往因为其拥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并在技术、营销、售后服务、品牌及文化等方面分别实行差异化及整合实行差异化策略,从而获得特有的竞争优势.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喘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制定有效控制喘舒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2%(n=5).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王家和;郭桂秋;李俊田;王玉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抗病毒合剂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60例

    目的:观察自制抗病毒合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按规定剂量服用抗病毒合剂;对照组50例应用抗生素,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退热天数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且无毒副作用.结论:抗病毒合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红民;乔孝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穿琥宁静脉制剂的临床配伍研究概况

    总结了近年临床上穿琥宁静脉制剂与部分输液、抗生素及其它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情况,列出了可配伍和配伍禁忌的药物,供临床参考.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为考察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验的干扰行为,采用鲎试剂检测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原液对鲎试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样品按1:1稀释后可消除抑制作用.所以,样品按1:1稀释后,使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刘力明;门秀茹;赵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在医院中加快推行执业药师制度的探讨

    结合目前医疗单位实际,分析医院药学专业现状,指出当前医院实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强调执业药师制度在医院药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医院中加快推行执业药师制度的建议.

    作者:谢异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联立方程新解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用新Vierordt法直接测定,以278 nm为测定波长,256nm为参比波长,纯化水为空白.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5%和0.3%.结论:用新Vierordt法可直接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操作简单,能消除尼泊金乙酯的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刘丽仙;刘晓霞;叶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抗Tac单抗的药理学和临床评价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抗Tac单抗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虞惠康;朱虹云;廖彩霞;叶伟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查阅近年来有关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报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为今后替硝唑载药系统和给药方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为满足替硝唑临床治疗的需要,可以从其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而研制出疗效佳、给药便捷的替硝唑载药系统.结论:替硝唑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蔡晓虹;赵阿娜;张君;冷立书;周巧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剂量肝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40例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80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小剂量肝素联合GSH,对照组加熊去氧胆酸.结果: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罗声香;戴迟兵;邹杰;胡优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氟康唑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氟康唑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结果:选用简便、灵敏、准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能克服基质对测定的干扰,可用于氟康唑眼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建伟;韩小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与时俱进开拓医药市场整治工作新思路--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戴庆骏副局长

    [本刊讯]2002年岁末,本刊就新的一年如何推进整治医药市场工作的问题,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戴庆骏副局长进行了专题采访.

    作者:邱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和肌肉注射苦参素400mg,均每日1次;对照组19例,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但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复常明显,疗效肯定.

    作者:李琪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解读浙江医药经济--浙江医药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浙江省政府提出了浙江要成为医药大省、医药强省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因为近几年的浙江医药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显著,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医药商业总销售额连续几年均居全国行业前列.

    作者:孙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问题探讨

    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调查了近两年来该省3家医院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现状.结果:在麻醉药品的采购、药库管理、临床管理、处方管理、调配发药等诸多环节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加强麻醉药品管理避免麻醉药品流失和滥用.

    作者:郭吉蓉;刘晓红;郑有碚;余敏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关于药品监管行政处罚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针对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过程中几个共性问题,现提出我们的意见,以与同仁共商榷.1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何时制作和送达为宜

    作者:赵爱共;王峰;迟元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处方中的中药名书写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医疗、医药经营、专业书籍及教科书的中药名书写上,仍存在着不规范和错误现象.表现为乱用同音字、随意删去首尾及中间字、乱用缩写或别名以及用错别字替代,传统沿袭或冠产地,甚至并开等.建议对中药名书写要以科学态度认真对待,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管理,必须按照<中国药典>所录中药名书写.

    作者:李敏;刘佩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