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华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5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1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月为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为51.9%和55.4%,而对照组为7.3%和10.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宣宇;张晓莉;周肖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药品监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药品监管的广度、深度不断地拓展,打击药品违法或非法行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笔者在监管和抽样检验中发现,在正确评价厂家产品、抽样原始记录、医院制剂生产、储存、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梁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简要介绍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掺假、混淆现象及其简单鉴定方法,以防止中药使用中以假充真,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王剑;吕国兴;吴静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日光和紫外灯下,某些中药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有关的基层单位可利用这一点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简便、省力、省时.
作者:夏文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山豆根的混淆品涉及6个科20多种植物,其易混的主要原因是民间习用和性状相近.鉴别方法为: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简介三种方法的鉴别要点.
作者:郑继明;朱婕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指出各种不恰当改变药品剂型的做法及其弊端,建议医药工业加快开发新剂型,以满足临床需要,减少药物资源的浪费.
作者:张渝;孙午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验证糊精对某些小剂量药物的吸附作用及其解决办法.方法:选用醋酸地塞米松为试验对象,在其处方中加和不加糊精,制成干颗粒后测定主药含量.结果:加入糊精的颗粒,其主药含量比理论含量明显偏低,若再加入糖粉,颗粒主药含量又与理论含量接近.结论:对于小剂量药物,糊精的吸附作用会严重干扰颗粒主药含量的测定,加入糖粉后可部分或全部抵消其吸附作用.
作者:陆滨;阴凤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以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为主要成分制备乳膏.方法:建立复方过氧化苯甲酰乳膏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该乳膏对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制剂稳定,质量可靠,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率为87.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菲;涂荣富;贺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氟康唑眼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结果:选用简便、灵敏、准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能克服基质对测定的干扰,可用于氟康唑眼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建伟;韩小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选择偏头痛患者312例,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5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P>0.05).结果:治疗组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2 h及4 h后对头痛有效率为54.5%和59.6%;对照组分别为23.1%和2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对伴随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治疗组有较好的疗效,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范超平;陈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结合目前医疗单位实际,分析医院药学专业现状,指出当前医院实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强调执业药师制度在医院药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医院中加快推行执业药师制度的建议.
作者:谢异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其含量是否一致;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其含量是否一致.结果: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得其含量不同;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得其含量不同.结论:硼砂和氢氧化钠的量均明显影响测定结果,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不可靠.
作者:张海荣;苏家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制鬼臼毒素喷雾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喷雾剂中鬼臼毒素的含量,制定制剂的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剂质量稳定.结论:鬼臼毒素喷雾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张锦芳;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脑代谢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此类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调查1999年12月~2001年12月病历905份,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脑代谢药物的使用情况、费用、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应用脑代谢药物的比例为37.9%,并且应用频度、消耗金额高的是新的、价格昂贵的脑代谢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结论:我院脑代谢药物应用范围是合理的,但其品种结构不合理、应用不规范,药品的应用没有兼顾药品价格,说明药品的应用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者:徐伏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80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小剂量肝素联合GSH,对照组加熊去氧胆酸.结果: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罗声香;戴迟兵;邹杰;胡优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品监督执法文书是指一切在药品监督管理中有效的或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文书、公文的总称.从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主体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包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②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即严格按照行政处罚和诉讼程序的规定,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另外还需要依照实体法--药品管理法,作为处理案件的终书面决定.③药品监督执法文书中的一部分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这是药品监督执法文书和一般文书不同的一个大特点.直接的法律效力是指该类文书一经使用就产生特定的强制性,不容抗拒,必须执行.一定的法律意义是指某些法律文书虽不产生直接效力,但对法律的正确实施能起到有力的保证作用.
作者:黄志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本院对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使用上的变化,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与1987年的资料比较分析.结果:单一用药比率有明显增高而合并用药有明显下降(P<0.01);氯氮平的使用频度由原第7位升至首位,吩噻嗪类使用频度呈下降趋势(P<0.01);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1987年低(P<0.05~0.01);并用苯海索的目的发生变化,1987年组以拮抗锥外系副反应为主,2000年组为防止氯氮平流涎.结论: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的变化与新药的出现、医生的安全治疗意识增高及被治疗者要求提高有关,也与医务人员行为有关.
作者:丁连成;孙轻骑;沈自力;张燕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将黄芩苷用油脂性基质、乳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软膏,作药物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研究.方法:将上述3种基质分别涂于同面积离体去毛小白鼠表皮上,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在相同条件下于各规定时间收取接收液,以分光光度法在(276±1)nm处测其吸收度.结果:据3种基质软膏在24 h内的药物透皮情况分析,乳剂基质药物透皮吸收量高,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少.结论:中药膏剂的基质类别对药物透皮吸收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管英;李永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用新Vierordt法直接测定,以278 nm为测定波长,256nm为参比波长,纯化水为空白.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5%和0.3%.结论:用新Vierordt法可直接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操作简单,能消除尼泊金乙酯的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刘丽仙;刘晓霞;叶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