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平
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能力,使其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由教师规定题型、题量和范围,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后出题,允许讨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座位顺序上交考试题,由教师审阅,并按总分的30%计出题者的成绩.终形成数目和实验人数相等的不相同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将试题交叉发放进行闭卷考试并由出题者当堂阅卷,按总分的70%计答题者的成绩.然后上交试卷,由教师审阅.后将每位学生的出题得分和答题得分相加即为其本次考试的成绩.结果 开放式命题考试优于传统考试.结论 形式命题考试无论从实验班取得的成绩,还是考试的过程来看,都是比较理想的,是可行的.
作者:汪小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相比,其具有理论抽象、概念模糊、代谢途径复杂、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这使其成为众多医学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所以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生物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化,把繁杂的代谢途径变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利于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戚之琳;毕富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对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马忠言;杜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中药现代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通过分析,认为中医药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们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2)中药种植缺少规范化,管理不完善,中药的质量缺少稳定性;(3)中药制荆,尤其是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不够.
作者:王晔;张静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称PBL法)和案例教学法(简称案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6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3个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将1、2、3班分为PBL组、案例组、结合组,在学期末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自我评定和期末考试,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3组间总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结合组高于PBL组(P<0.001),期末考试总成绩依次为结合组(72.07±10.27)分、案例组(67.73±10.92)分、PBL组(58.80±10.74)分.结论 PBL法和案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失为儿科学教学的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曾金莲;谭湘德;罗春香;王军;张海燕;李文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在医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价值.有时候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或平时实验中的一些废弃材料灵活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笔者在免疫学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教学中,采用2种创新材料取得了满意效果并进行讨论,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实施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但需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实践课教学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使临床教学保证体系更完善、更科学.
作者:吴丹桂;徐名颂;刘世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近年来,随着控烟运动的开展,成人吸烟率已有所下降,而青少年的吸烟率却徘徊不降或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天均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开始吸烟.此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吸烟危险行为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吸烟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田灵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的动态对比分析,掌握和研究本地区主要疾病的构成情况及发展演变规律,为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方略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病案统计信息科2003~2007年5年的病案信息统计数据库.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中居前五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6.3%)、消化系统疾病(16.2%)、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3.3%)、损伤和中毒(12.4%)、循环系统疾病(9.4%),合计占67.6%.结论 我院主要接收农村就医住院人群,其前七类主要病种构成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县级医院相同,但构成比及顺位明显不同,患前十类疾病者占出院总人数的87.8%.5年内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44.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4.3%)、肿瘤疾病(78.4%)、呼吸系统疾病(65.2%).因此,在本地区要将这几类疾病的研究和发展投入作为重点.
作者:罗振美;叶俊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技术是各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检验质量控制技术作为基础知识安排在各项检验技术学之前组织教学;为学生安排重复性实验机会,提高其操作的精密度;引用室间质量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总体水平的离散度,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将质量控制技术用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教与学.
作者:周剑涛;丁海峰;张静;夏德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脊髓损伤作为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自理及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通过作业疗法可促进患者尽快接受伤害现实;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恢复与家属、朋友的人际关系,重新独立、充实地开始教育和职业的活动和计划,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盛幼珍;孙亚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食高纤维食物对老年便秘的影响.方法 采用罗马Ⅱ便秘诊断标准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便秘的发生率为37.37%,多纤维素饮食(多食蔬菜与水果)可降低便秘的发生率.结论 应做好对老年人的饮食指导,调整老年人欲食的种类,使其多食高纤维食物,从而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胡敏娟;陈长香;李建民;张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通过梳理美国通识教育300多年的发展,大体将其划分为殖民地时期、独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4个时期,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前提下总结各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发现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其教育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启示.
作者:康荔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教学下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前使用的外语多为英语.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迫切希望拥有大批能参与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人才,增强与国际交流、竞争的能力这[1].
作者:刘起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分析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作者:周冬根;韩颖;徐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协作学习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07级临床专业的2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协作学习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完成一学期的教学后,比较2个班学生在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方面均优于对照班(P<0.001).结论 协作学习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刘万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骨干桥梁课程.如何提高诊断学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是诊断学教学的关键.我校诊断学教学针对扩招造成的学生人数多、教学投资少、教学条件差、临床教师工作忙无暇顾及、教学效果差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发挥各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临床技能室模拟人等教具进一步加大临床教学投资等方法,确保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王民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制备组织匀浆,对其组织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1)IL-6、IL-8、TGF-β在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间值分别为198.127 pg/mg、160.988 pg/mg、65.433 pg/mg.(2)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有关(P=0.047,P-0.001).结论 (1)IL-6、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生长有关.(2)IL-8、TGF-β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的过程.
作者:韩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高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道德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作者:燕书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影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几个因素,提出在当前环境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介绍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作者:杨成科;朱军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