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芳
目的 探讨竞争机制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本学期结束后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竞争机制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期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把竞争机制引入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提示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是有效的.
作者:刘红敏;王晓兰;袁科理;孙树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3~2007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以指导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改革.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录用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5人以上的13所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共9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对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较高;在对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中,他们认为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较强,但科研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结论 应进一步调整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谭道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制备组织匀浆,对其组织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1)IL-6、IL-8、TGF-β在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间值分别为198.127 pg/mg、160.988 pg/mg、65.433 pg/mg.(2)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有关(P=0.047,P-0.001).结论 (1)IL-6、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生长有关.(2)IL-8、TGF-β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的过程.
作者:韩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护理事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增加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课题[1].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增加了以护生为主讲的环节.
作者:钟润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称PBL法)和案例教学法(简称案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6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3个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将1、2、3班分为PBL组、案例组、结合组,在学期末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自我评定和期末考试,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3组间总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结合组高于PBL组(P<0.001),期末考试总成绩依次为结合组(72.07±10.27)分、案例组(67.73±10.92)分、PBL组(58.80±10.74)分.结论 PBL法和案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失为儿科学教学的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曾金莲;谭湘德;罗春香;王军;张海燕;李文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的先决条件是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办法中还规定,解放军、武警部队所属的护士应根据相应部门的规定,按属地原则参加考试[1].
作者:张立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技术是各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检验质量控制技术作为基础知识安排在各项检验技术学之前组织教学;为学生安排重复性实验机会,提高其操作的精密度;引用室间质量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总体水平的离散度,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将质量控制技术用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教与学.
作者:周剑涛;丁海峰;张静;夏德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 实施及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在中职学校护理学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将课程项目化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 过程中增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作者:秦淑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近年来,随着高中和职高的不断扩招,中专生源的质量有滑坡现象.在中职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早已引起中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者:罗俊忠;李君霖;彭梦溪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通过对应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设备与普通显微镜学生的病理学实验及理论成绩比较分析发现,应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设备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病理学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而对理论成绩的影响较小.
作者:孔秀敏;王艳伟;孙丹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相比,其具有理论抽象、概念模糊、代谢途径复杂、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这使其成为众多医学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所以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生物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化,把繁杂的代谢途径变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利于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戚之琳;毕富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选择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ASA 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41~65 kg,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吴非;包长顺;王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疗信息化作为行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医疗信息化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医疗信息化人才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分析指标间的依存和反馈关系,讨论应用ANP方法求解问题的理论基础,并用SD软件对指标体系的ANP模型进行求解.
作者:杨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甘肃省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进行了筛选,构建了丝绸之路甘肃段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旅游风景线,论述了构建旅游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开发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定位等提出了有甘肃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产品开发保障建议.
作者:公兰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取20具尸体的头部冠状面和横断面标本观测鼻中隔各部厚度,发现鼻中隔各部厚度不一致,提示了解鼻中隔厚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判断鼻腔出血的部位以及鼻中隔矫正术等临床问题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李传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人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劳动并建立社会关系就必须具备各种相应的能力.所以需要、个性和能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祖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的选择,主张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教育,这些理念值得我们在学工管理、课堂管理等方面借鉴.
作者:朱岫方;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法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实验设计方法.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结论 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精神,但其中的具体方法还有待完善.
作者:魏楚蓉;伍吉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内科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现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淑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在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病例分析教学法,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临床相关病例,缩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距离,促进知识融合,达到学以致用.方法 将2007级高职临床1班和2班共86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教学主要采用病例分析教学法,期末考试以病例分析试题为主,总评采用四项全能考核机制.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习满意度较对照班学生明显高.结论 病例分析教学法使疾病与知识点紧密连接起来,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作者:宋利萍;王传生;邢淑兰;吴建清;戴晓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