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道玉
通过梳理美国通识教育300多年的发展,大体将其划分为殖民地时期、独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4个时期,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前提下总结各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发现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其教育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启示.
作者:康荔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制备组织匀浆,对其组织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1)IL-6、IL-8、TGF-β在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间值分别为198.127 pg/mg、160.988 pg/mg、65.433 pg/mg.(2)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有关(P=0.047,P-0.001).结论 (1)IL-6、IL-8、TGF-β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生长有关.(2)IL-8、TGF-β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的过程.
作者:韩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的动态对比分析,掌握和研究本地区主要疾病的构成情况及发展演变规律,为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方略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病案统计信息科2003~2007年5年的病案信息统计数据库.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中居前五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6.3%)、消化系统疾病(16.2%)、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3.3%)、损伤和中毒(12.4%)、循环系统疾病(9.4%),合计占67.6%.结论 我院主要接收农村就医住院人群,其前七类主要病种构成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县级医院相同,但构成比及顺位明显不同,患前十类疾病者占出院总人数的87.8%.5年内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44.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4.3%)、肿瘤疾病(78.4%)、呼吸系统疾病(65.2%).因此,在本地区要将这几类疾病的研究和发展投入作为重点.
作者:罗振美;叶俊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 实施及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在中职学校护理学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将课程项目化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 过程中增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作者:秦淑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学生姓名进行诠释、合理想象、借名发挥,演绎其词义、语义、谐音等,并缀以相关的姓氏文化、志谱常识、文史知识,对传授知识、沟通信息、表达善意、激励上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表现力与亲和力有着诸多益处.
作者:方晓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3~2007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以指导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改革.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录用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5人以上的13所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共9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对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较高;在对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中,他们认为我院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较强,但科研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结论 应进一步调整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谭道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产生很大的冲击,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将是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
作者:王卫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双语教学下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前使用的外语多为英语.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迫切希望拥有大批能参与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人才,增强与国际交流、竞争的能力这[1].
作者:刘起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的选择,主张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教育,这些理念值得我们在学工管理、课堂管理等方面借鉴.
作者:朱岫方;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现代辅助教学工具,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岳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在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病例分析教学法,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临床相关病例,缩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距离,促进知识融合,达到学以致用.方法 将2007级高职临床1班和2班共86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教学主要采用病例分析教学法,期末考试以病例分析试题为主,总评采用四项全能考核机制.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习满意度较对照班学生明显高.结论 病例分析教学法使疾病与知识点紧密连接起来,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作者:宋利萍;王传生;邢淑兰;吴建清;戴晓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能力,使其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由教师规定题型、题量和范围,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后出题,允许讨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座位顺序上交考试题,由教师审阅,并按总分的30%计出题者的成绩.终形成数目和实验人数相等的不相同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将试题交叉发放进行闭卷考试并由出题者当堂阅卷,按总分的70%计答题者的成绩.然后上交试卷,由教师审阅.后将每位学生的出题得分和答题得分相加即为其本次考试的成绩.结果 开放式命题考试优于传统考试.结论 形式命题考试无论从实验班取得的成绩,还是考试的过程来看,都是比较理想的,是可行的.
作者:汪小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启发式教学法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忽视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现就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并针对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启发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作者:孙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技术是各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检验质量控制技术作为基础知识安排在各项检验技术学之前组织教学;为学生安排重复性实验机会,提高其操作的精密度;引用室间质量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总体水平的离散度,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将质量控制技术用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教与学.
作者:周剑涛;丁海峰;张静;夏德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广大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在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形成和积累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材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临床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已成为整个高等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临床教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蒋业贵;毛青;王英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选择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ASA 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41~65 kg,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吴非;包长顺;王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宋代制订和颁布了诸多民族习惯法,并将其作为处理周边民族地区矛盾和纠纷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依据.由于民族习惯法的民族和地域特性,它的内容和实施有异于宋内地汉法,其法律处罚的原则、程序和形式等都具有特别法特征.
作者:陈武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近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学基础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上,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杜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现通过对学生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中等卫生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对其专业学习的影响,指出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课和课程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作者:张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妇女更年期的身心健康状况,为预防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45~55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共359人,存在不同程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有297人,占82.73%,可疑和确定有抑郁症状的有54人,占15.04%.伴侣状况与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伴侣状况是影响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崔智平;陈长香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