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影响医学生学习心理的三大因素

孙永波;李俊

关键词:情感, 贫困, 礼仪, 医学生, 学习心理
摘要:面对学习环境的改变和医学院校的多元背景,学习与发展等因素使少数医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紊乱,不能摆脱心理错觉,逐渐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不能自拔[1].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分析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及改进教学手段等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魏美燕;李尚德;贾振斌;余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合作民族师专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情况,为提高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合作民族师专3 096名不同生源地、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男大学生,进行性心理障碍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性恐惧检出率为11.63%,性压抑为29.72%,性放纵为10.98%,自慰焦虑为19.12%,同性恋及同性恋倾向为8.79%,窥阴癣及露阴癣倾向为9.04%.不同生源地的男大学生在性恐惧、性压抑、性放纵、自慰焦虑、窥阴癣及露阴癣倾向5项指标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性恋及同性恋倾向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6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宗教信仰大学生6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合作民族师专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情况非常严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周佩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开展机能学实验培养创新人才

    21世纪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黄黎月;张业;叶本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又贝察与测量

    对结节问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的详细解剖学资料国内很少报道.本文对15具(30侧)成人尸体上肢肩关节部的结节间沟与肱二头肌长头腱、对肱二头肌长头腱各段长度与在结节间沟内的体积以及结节间沟内部的长度、体积进行解剖观察、测量,为临床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提供形态学参考.

    作者:赵永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南京大学生课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课外生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和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倡议大学生要富有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完善自我.

    作者:王希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改革中药药理学教学方法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应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的作用、作用机理及中药药效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学科.中药药理学是开放和发展的学科,是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科学相连接的桥梁,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中药药理学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作者:刘艳丽;明志君;曹莉;谢莲;陈绍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提出改革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途径,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实施双语教学,增加见习环节.

    作者:邵江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免疫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校免疫学青年教师大多来自医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教育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因此,迅速提高免疫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孙连海;刘新胜;窦会娟;李林珂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边疆卫校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我校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综合能力,以满足临床需要.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应加大对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有效提高护生操作技能.

    作者:李晓亚;张建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医技类课程综合化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增进和疾病的防治要求医学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等医学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尖人才的基地,而医技类高职高专院校则是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基地.

    作者:张军琴;刘红霞;张丽雅;杜文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在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生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掌握沟通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护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使之巩固和加深的重要环节.我院产科病房的多数孕妇来自边远山区,文化层次较低,孕、产妇及其家属迫切需要了解预防保健知识.带教教师在带教中如何指导学生与孕、产妇进行有效沟通,是产科护理学教学需探索的课题.现将我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打造感恩教育品牌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从感恩父母、师长升华到感恩国家、社会这一高度,创造性地开展感恩祖国、感恩亲情、感恩教师专题活动.

    作者:方思刚;刘海彬;齐景红;曹玉玮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教学中的自尊与尊重

    当前,学术界对制约教学的因素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教学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自尊与尊重及其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教学中应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从现状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师生关系不和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症结.

    作者:杨水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药理学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评价

    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大多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后无法重现课件内容,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作者:聂珍贵;梁翠茵;高春艳;王世全;王姝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整,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作者:庞兰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影响中专护生课外阅读能力因素分析

    目的 培养中专护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方法 将我校2006级高护5班作为实验班,高护1班作为对照班,2班各59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补授医学文献检索和卫生统计学知识,适时带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上课,布置文献检索课外作业并进行讨论.结果 实验班课外阅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结论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感悟、收获、发展,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谢凤香;朱秀敏;丁海丽;粱玉萍;窦俊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职生参与老年人健康教育实践的探析

    目的 探讨康复专业高职生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级康复专业68名高职生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并分析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实践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能力.结果 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实践后学生学习成绩及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能力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福利院老年人对高职生服务的满意度达90.30%.结论 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能促进高职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形成,锻炼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同时使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

    作者:辛崇萍;黄诚;陈正平;王玮;宋春;张树亮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学生记忆力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学生记忆力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估学生记忆力情况,并采用一定方法 对学生进行增强记忆力训练,对比训练前后学生成绩的变化,根据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记忆力与学生成绩呈正相关,使用适当方法 进行记忆力训练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P<0.05).结论 学生记忆力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提高记忆力是快速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健;荆晓薇;张淑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科护理学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多媒体课件制作体会

    改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中等卫生学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临床护理学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儿科护理学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一节的多媒体制作,谈-些体会.

    作者:田贞尚;吴杰斌;邓衍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更年期妇女月经与躯体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月经对更年期妇女躯体症状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区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月经正常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70.4%,月经紊乱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93.8%,停经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86.9%.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月经紊乱和停经者更年期躯体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者.

    作者:李英;陈长香;李淑杏;杨银铃;王俊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