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兰
在作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忽略了作文教学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客体,在作文活动中应唱主角.但我们常以教师的行动代替学生的活动,甚至不顾学生实际,机械套用一些作文教学模式,导致出现一个怪象:教师辛辛苦苦写出的评语,学生看完后便束之高阁.语文教师的辛勤劳动没有换来学生的进步,这提醒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忽视学生写作的主体性.
作者:董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日常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日常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应将其纳入MHD常规护理中.
作者:魏秀花;关维莉;高承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2005~2007年昆山市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情况,以促进投诉举报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2005~2007年登记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电话、来访、来信和有关部门转办4种投诉举报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卫生、医疗机构、职业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4种投诉举报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2起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属实的707起,占86.01%.结论 昆山市卫生监督部门应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使投诉举报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作者:范丽红;管愉;钱宗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扩招政策的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的-个重要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职教育生源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者:韩志红;李学玲;张正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化学学习状况,通过对卫校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确定开发程序,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开展校本课程评价.结果 表明,化学校本课程建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作者:许海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规律、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互动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体互动性.
作者:侯云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心理焦虑现状,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在校高职护生展开调查.结果 206名高职护生中有53名存在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5.73%,学习压力、家庭收入是影响高职护生焦虑的主要因素.另外,个人的职业现、就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情况等也影响护生焦虑情绪的产生.结论 高职护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问题加以教育、引导并提供心理咨询.
作者:丁郭平;尹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藏区目前高校教师血脂异常情况、高血脂患病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为更好地做好藏区高校教师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藏区某高等专科学校386名教师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6名教师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2.02%.其中男性30.37%,女性11.63%;藏族27.62%,汉族17.07%.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检出率有一定上升趋势.血脂异常伴随高血压、脂肪肝、血尿酸升高、超重与肥胖、高血糖、转氨酶异常等症状.结论 在高血脂的防治工作中应引导教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代树先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课外生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和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倡议大学生要富有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完善自我.
作者:王希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居民体质现状,完善本省国民体质检测系统.方法 运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甘肃省成年人除握力和背力较好外,其他素质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甘肃省成年人身体素质较差,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熊振强;李小惠;杨新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整,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作者:庞兰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客观因素,旨在寻求合理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马学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与科研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检索.面对海量的信息,每个人都作出不同的选择[1].因此,了解当前护理人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现状,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网络数据库利用程度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马兴忠;陈曙敏;王宇国;蒋兴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人体结构是在环境通过机能的作用下不断进化形成的,蕴含着众多的发生、发展规律.人体是精致、复杂的生物体,处处体现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运用发展规律去梳理、表述那些杂乱无章的结构,使其井然有序,便于理解和记忆.运用矛盾统一的辩证观点,提升出组织器官的构成和配布规律,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设计出治疗、护理措施.
作者:姚前尹;董圻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分析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教师操作指导方法 ,以及开放实验室、实验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冉国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基础医学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教学目标及目标检测方式的合理性密切相关,课程设置中各门基础课的排序决定于课程间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观念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乃至合理设置课程起重要作用.
作者:龙榕;苏斌;舒扬;刘兰;李冰雪;张东葵;王丽;宋明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合作民族师专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情况,为提高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合作民族师专3 096名不同生源地、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男大学生,进行性心理障碍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性恐惧检出率为11.63%,性压抑为29.72%,性放纵为10.98%,自慰焦虑为19.12%,同性恋及同性恋倾向为8.79%,窥阴癣及露阴癣倾向为9.04%.不同生源地的男大学生在性恐惧、性压抑、性放纵、自慰焦虑、窥阴癣及露阴癣倾向5项指标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性恋及同性恋倾向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6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宗教信仰大学生6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合作民族师专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情况非常严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周佩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中专学校不同民族、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及12项心理健康量表对344名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进行测定,将结果 与国内常模(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SCL-90量表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藏族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押都、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略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略高于藏族学生;男生抑郁、焦虑、恐怖3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民族地区中专学校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加强文化及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赵燕莉;李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癌症患者相互交流平台,提供专业医护指导,以提高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 设置抗癌俱乐部活动基地,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拟订详尽计划,开展讲座、咨询、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提高患者参与积极性,培养自护能力.结果 通过参加抗癌俱乐部活动,加深了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患者感受到了群众的温暖,得到更贴切的医护指导,增强了战胜癌症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俱乐部这种人性化服务,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影响,为推动医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抗癌俱乐部的创建,既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既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又能为推动医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专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以能力为主位,以学习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护理人才.我校从工作岗位的需要出发,不断改进和组织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护理技术训练,突出以职业为本的教育原则,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马全志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