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曹周英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高职英语, 多媒体教学
摘要: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与传统课堂英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探讨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特别是护理职业教育走现代化、国际化之路,融入国际护理队伍建设、适应国际护理发展潮流,是深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国际护士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全力推进护理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合作交流,深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现将做法及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柏靖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针对乡村医生特点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归和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是乡村医生培训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针对乡村医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可收到良好效果,更适应乡村医生培训的需要.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张以忠;郑中华;赵丽微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复方参芪提取物对大鼠力竭运动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参芪提取物对大鼠力竭运动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方法循环流动水自由游泳训练10d,第11天进行力竭运动测试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测定.结果给药组大鼠体重比单纯游泳组分别增加了2.2%、11.9%、23.0%;给药组大鼠沉下前游泳时间比单纯游泳组分另4延长了9.1%、24.2%、87.9%,每只大鼠沉下次数(次/10分)分别减少了13.5%、44.1%、79.3%,总游泳时间分别延长了4.3%、8.6%、28.6%;给药组大鼠丙二醛水平比单纯游泳组分别降低了56.9%、71.6%、81.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分别增加了90.9%、352.8%、422.9%.结论复方参芪提取物具有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抗疲劳能力的作用.

    作者:刘哓薇;刘晓云;谢明仁;李作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整合本土与现代教学资源提高护生职业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高层次的护理服务市场也应运而生[1].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培养人才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护生的入门学科.我们利用本院优良的教学资源,凭借护理学基础教学平台.把握职业院校的培养特点,结合现代护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以专业教学为主体,强化护生职业素质的渗透.

    作者:任玉嘉;郭果毅;曾春燕;刘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多是初中毕业生.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新形势下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针对中职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析案例教学法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晌

    对护士职业态度的定义、影响因素、现状、职业态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提升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培养护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

    作者:顾志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中药药剂学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为主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作者:陈文;李秀英;王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学法动态检测8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戢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化疗前TC、LDL-C、HDL-C、AtOA1、APOB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降低(P<0.05),而LDH和TG均明显升高(P<0.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7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复发时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脂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无差异.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脂和LDH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疗效和预后.

    作者:李亚琴;胡红莲;司晓枫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生命化教育教学的要点及意义

    论述生命教育及生命化教育、教学的区别,着重强调生命化教育、教学的要点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凸现生命的灵动、尊重学生、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以及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进而追求生命的意义.

    作者:施明选;陈争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适应岗位需求加强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

    20世纪,医学发生巨大变化,但重医轻护、重医轻辅、重技术轻服务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及时调整职业教育指导方针,使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我校就如何形成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者:秦洪江;李晓兰;贺一革;李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强化后勤管理深化后勤改革

    后勤服务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深层次推进,后勤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搞好后勤管理工作是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作者:马青松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谈新的医学模式下高职儿科学教学

    医学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大地促进了医学进步.然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教学方面有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1].为使儿科学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学教学进行改革.

    作者:任建立;张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与ER、PR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将12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54例)和对照组(74例),对2组患者EB、PR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新辅助化疗组术前肿块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并与术后ER、PR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ER阳性表达31例(占57.41%),PR阳性表达26例(占48.15%),对照组ER阳性表达38例(占51.35%).PR阳性表达35例(47.30%).2组问ER、PR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强度越高.则新辅助化疗效果越好.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ER、PR阳性表达率无相关性.而其疗效与ER、PR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

    作者:马永录;李红生;张广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研究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7年3月,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出新一轮临床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对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有效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作者:张晨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发现法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 对象我校2006级中专护理专业2班和3班学生,共100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7.1岁.2 方法护理技术课按教学计划安排在第2、3学期开课,共250学时.其中第2学期开设100学时,第3学期开设120学时,另外强化技能训练30学时.笔者在第2学期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学生练习-操作考核.刚开始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后来由于学生反复、机械地练习操作而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也受到影响.在第3学期,笔者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发现法,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作者:何国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我国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变化及发展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专护理专业全国性教学计划的对比分析,探讨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课程体系产生的影响,以期指导今后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订.

    作者:黄刚;金中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员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高危人群干预队员现场工作技能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方法利用柯克帕特里克4个层面评估模式进行评估.结果89.33%的干预队员对培训内容安排表示满意,82.67%的干预队员表示能够接受参与式教学、现场实践演练等培训方式.97.33%的干预队员认为本次培训对实际开展现场干预工作有很大帮助;培训后成绩显著提高(P<0.05);干预队员能有效利用培训知识开展现场工作,目标人群及干预队员主管领导对干预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参与式教学、现场实践演练等培训方式能提高干预队员的工作能力,达到培训的预期目的.

    作者:李莹;张莉;李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应加强对护生进行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在教材中增设有关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教育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操作的仿真性;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习惯,以确保自身身心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光兰;赵晔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新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调查

    为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现对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作者:郭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初探——模拟就业面试的应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为突出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把模拟就业面试引入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

    作者:谷鹄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