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命化教育教学的要点及意义

施明选;陈争春

关键词:生命, 生命化, 教育, 教学
摘要:论述生命教育及生命化教育、教学的区别,着重强调生命化教育、教学的要点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凸现生命的灵动、尊重学生、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以及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进而追求生命的意义.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初探——模拟就业面试的应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为突出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把模拟就业面试引入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

    作者:谷鹄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整合本土与现代教学资源提高护生职业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高层次的护理服务市场也应运而生[1].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培养人才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护生的入门学科.我们利用本院优良的教学资源,凭借护理学基础教学平台.把握职业院校的培养特点,结合现代护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以专业教学为主体,强化护生职业素质的渗透.

    作者:任玉嘉;郭果毅;曾春燕;刘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学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强,传统的物本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施之以人本管理,将会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

    作者:沈迎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初探

    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模式影响,职业教育存在教学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致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难以即行上岗,由于环节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再培训,这无疑给职业学校办学和用人单位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满足用人单位即行上岗的要求,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满足中药产业对实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作者:黄顺东;沈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班主任不能不讲的10个故事

    常见于报刊杂志的这10个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做事、做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班主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讲好这些故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十分有益.

    作者:方晓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药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不断健全与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医药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药事法规课程.但该类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若在该类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提高实践技能,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另外,案例教学法可解决以往药事法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终推动药事法规教学的发展.

    作者:韩瑞亭;刘春兰;宫莉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新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调查

    为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现对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作者:郭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探讨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作者:黄瑶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多是初中毕业生.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新形势下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针对中职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中药药剂学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为主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作者:陈文;李秀英;王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我国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变化及发展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专护理专业全国性教学计划的对比分析,探讨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课程体系产生的影响,以期指导今后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订.

    作者:黄刚;金中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但口语教学效果不佳,表现为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这不利于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和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笔者分别从主观、客观因素及学习环境3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余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与传统课堂英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探讨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曹周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关于课堂设计的再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为教员教学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教员忽略课堂设计的现象也有所凸现.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和体会,就课堂设计的种类划分、含意解读、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席芳;任芳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职生品德行为偏差成因分析及心理辅导

    中职生品德行为偏差是指中职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一种与良好品德行为要求不一致的行为.具体表现有谈吐不文明、说谎、擅自拿别人东西、侵犯行为、不遵守纪律等.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个体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德育辅导员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为品德教育的开展打好基础.

    作者:章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运用知识结构图提高复习效率

    运用知识结构图进行复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更系统、清晰地了解教材内容;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理清复习线索,从而达到复习节时、高效的目的.也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以往机械记忆、背诵相比.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作者:杜召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免疫透射比浊法模拟实验设计

    免疫学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化学分析.免疫比浊法特异性强、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可在自动分析仪上批量检测,是目前临床使用多的方法学之一.医学检验常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或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体液中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抗胰蛋白酶、β2微球蛋白等).由此,免疫比浊分析技术成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然而,临床开展的免疫透射比浊分析项目,由于分析试剂主要是为上机操作设计的,不适合手工操作,加上试剂价格昂贵.中等卫生学校难以开展免疫比浊分析技术的实践教学.为此,我们设计了免疫透射比浊法模拟实验,并应用于教学.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剑涛;夏德宜;高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城镇工商业因素浅析——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

    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初中生辍学是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辍学的现实情况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培养新型农民有较大差距,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通过人类学调查及理论分析,探究其中的城镇工商业因素.

    作者:马国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不断接受教育已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这就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师资水平有效的途径.继续教育是指已脱离正规教育、并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员所接受的多样化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高层次追加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在岗工作人员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它是个人从学习者、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个重要过程.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谈如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我中心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立足实际,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将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