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城镇工商业因素浅析——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

马国俊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辍学, 城镇, 工商业因素
摘要: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初中生辍学是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辍学的现实情况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培养新型农民有较大差距,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为例,通过人类学调查及理论分析,探究其中的城镇工商业因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助产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实践

    为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助产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对2006、2007级高职助产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革.

    作者:王芳;耿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初探——模拟就业面试的应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为突出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把模拟就业面试引入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

    作者:谷鹄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培养护生无菌观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新颁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该门课程课时调整为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除要求护生熟悉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知识外,培养护生树立无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无菌观念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始终牢记无菌操作技术、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护生能否牢固树立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是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由于护生第一次接触到微生物、无菌操作知识,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反复强调无菌观念,为护生今后熟练掌握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邓湘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优良班风建设初探

    通过班规班纪与情感陶冶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构建高雅的班级文化,建立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促进老年人角色适应的措施

    当人步人老年行列,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主要角色转变为配角,从有规律的在职生活转变为悠闲的家居生活.因此,许多离、退休老人一时难以适应.感到不习惯或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孤独感、寂寞感,造成心理冲突或心理矛盾,导致老年性忧郁症和其他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调整角色行为,平稳过渡到有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作者:刘军;寻丽彬;王社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初探

    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模式影响,职业教育存在教学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致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难以即行上岗,由于环节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再培训,这无疑给职业学校办学和用人单位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满足用人单位即行上岗的要求,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满足中药产业对实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作者:黄顺东;沈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职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

    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40多所高校图书馆相继设立或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并取得很大成效,普遍受到用户的好评[1].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读者服务工作的新要求.

    作者:左步电;徐德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急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控制

    <护理、药学、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尚未形成制度是护理类教育存在的问题.急救护理的实习是临床护理实习的重要内容,需保障实习质量[1].为探索急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监控模式,我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在急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建立急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控制体系,使带教活动中各因素均处于控制中,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再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在职业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果永宽;王国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析高校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的构建

    为确保高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在高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天水地区高校实际,浅析构建天水地区高校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与安全防护措施.

    作者:张景琼;张建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谈如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我中心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立足实际,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将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不断接受教育已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这就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师资水平有效的途径.继续教育是指已脱离正规教育、并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员所接受的多样化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高层次追加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在岗工作人员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它是个人从学习者、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个重要过程.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我国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变化及发展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专护理专业全国性教学计划的对比分析,探讨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课程体系产生的影响,以期指导今后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订.

    作者:黄刚;金中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关于课堂设计的再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为教员教学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教员忽略课堂设计的现象也有所凸现.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和体会,就课堂设计的种类划分、含意解读、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席芳;任芳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研究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7年3月,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出新一轮临床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对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有效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作者:张晨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机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机制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郭明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关于体育学习方式的思考

    1 体育学习方式现状当前的体育学习仍沿袭传统的学习观,其突出特点是维持性、被动性、盲目性、单维性和知行对立性,沿用接受性、被动性、放羊性学习方式较多,而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 的应用较少[1].

    作者:杨旭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兰州市普通高校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

    对兰州市冬季气候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兰州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项目、地点、时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冬季自然环境不理想,部分时段极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以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宗旨.为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提出建议.

    作者:张胜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加强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初探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目标之一.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在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和谐校园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将会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作者:陈苏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校体育锻炼时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验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探究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校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玉良;齐宁;陈彦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