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素华;田茂超
目的:探讨临床安全用药数据库管理信息咨询系统的建立方法.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通过对药物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编制应用软件,建立起用药咨询系统.结果:实现临床安全用药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化技术改造.结论: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用药咨询系统,可以协助解决当前临床药学和安全用药工作中许多问题,符合现代药学发展的要求和当前形势.
作者:韩金芝;陈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制满足手术科室冲洗腹腔及切口,预防术后感染、发热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新制剂.方法:以替硝唑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媒制成冲洗溶液,并制定质量标准.结果: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经妇产科用于剖宫产术冲洗62例,与对照组56例对比,冲洗组术后5 d高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硝唑冲洗液是剖宫产术中值得推广的冲洗剂.
作者:卢登华;卢惠莉;章媛媛;夏国荣;颜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TDP综合治疗妊娠致耻骨联合分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药制成酊剂浸湿棉垫,湿敷在耻骨联合局部疼痛部位,再用TDP照射.结果:中药、TDP综合治疗妊娠致耻骨联合分离征的治愈率为75%,好转率为23%,无效为2%.结论:中药并TDP综合治疗妊娠致耻骨联合分离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接受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余超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葡萄糖和甘露醇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ech 700CH Carbohydrate Column为色谱柱;二次重蒸水为流动相;柱温为90℃;流速为0.5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ELSD参数中载气流速为3.00 SLPM,蒸发管温度为110℃,理论塔板数以甘露醇峰计应不低于2 500.结果:葡萄糖在4.0~2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甘露醇在10.0~6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葡萄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09%,甘露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为1.78%.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葡萄糖和甘露醇的含量,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余敏灵;罗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经济效果.方法:将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37例,普伐他汀组42例),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每下降1 mmol/L,血脂康和普伐他汀的费用分别是473.02元、642.12元;甘油三酯(TG)每下降1 mmol/L,费用分别是2 003.38元、6 788.21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下降1 mmol/L,费用分别是490.03元、693.68元;在血脂康疗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效果单位,费用分别是100.00元、338.84元.相比而言,血脂康成本-效果低于普伐他汀.结论: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弥补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研究的不足,在指导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指导新药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大果;李东;聂中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SP HPLC仪,Nova-Pak CN色谱柱(150 mm×3.9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7:53),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AT=16,柱温为50℃,按外标法用峰高定量,回归方程为C=13.02H+8.14,r=0.999 8.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采用Nova-Pak CN柱,当温度升至50℃时环孢素A即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度,并且分析柱寿命大大延长.
作者:孟金薇;司继刚;袁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珍元清咽散中靛蓝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Discovey C18(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线性范围为5.92~53.28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6%,RSD=1.7%.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珍元清咽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喜平;徐小岗;翁靖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费者的目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销售.目前,有的OTC药品追求大包装和新、奇、特的感觉,但药品毕竟不同于普通商品,消费者选购OTC药品时,首先注重的是疗效、质量、价格等实在问题,所以,过于简单的外包装以及过于花哨、华而不实的包装,不仅不能真正起到吸引消费者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作者:岳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21世纪,新药开发的成败决定着我国众多制药企业的盛衰.药品注册制度如何引入国际技术规则、竞争规则,以引导我国新药的研究开发向国际水准接近,加快产品的创新步伐,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利华;卓晓芳;郭莹;罗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测定氯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56.9 nm,参比波长为301.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0.46%(n=5).结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氯麻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雅艳;洪溪涌;华俊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将其用于生产及市场监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5:85:1:0.3)为流动相;以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回收率为100.57%,表明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是可行的.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丽萍;刘钰;张雪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不同制药厂的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速率,以评价维C银翅片的内在质量.方法:转篮法,以水为溶剂,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2~30μg/mL范围内与△A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8(n=6),9批样品溶出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维C银翘片的质量分析.
作者:沈春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材前处理中各阶段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从原药材的净制、切制、炮制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其意义.结果:净制环节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结合灵活多变的手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药材质量;切制环节掌握少泡多润的原则,可大程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炮制环节在明白了各药物的具体炮制原理后,也有利于正确的操作,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炮制的作用.结论:中药材炮制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工作,必须明白各个环节的操作目的和原理,才能正确地操作.
作者:陈海凤;李昆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徐月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米氮平片中米氮平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考察了流动相不同配比对米氮平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米氮平与片剂辅料及其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2μg/mL,线性范围: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C=1.85×10-1F+9.65×10-1,r=0.999(n=9),平均回收率为95.15%,RSD=0.7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米氮平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温预关;王玲芝;刘学军;陆欣乔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一个品牌若没有清晰的核心价值,就不可能成长为强势的大品牌.品牌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清晰地规划出核心价值,并且在以后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保持核心价值不变.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也是医药品牌建设的基本工作.
作者:王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GE1及多巴胺治疗.结果:用药第1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0)显著提高,心脏舒张指标E峰/A峰比值(E/A)显著升高(P<0.01),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结论:PGE1联合多巴胺治疗DCM心力衰竭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
作者:李玲;张泽敏;孟德全;李桂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讨论<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2版(简称<规范>)中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检验项目.方法:分析检验项目,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规范>中检验项目不能控制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程度.结论:应对<规范>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检验项目进行修改.
作者:葛明东;王艺超;徐文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