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欣肽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28例

程素华;田茂超

关键词:骨欣肽, 骨质疏松症, 骨痛,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骨欣肽对骨质疏松症骨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骨欣肽4mL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用2疗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骨痛的评分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骨欣肽对骨质疏松症骨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欣肽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制药企业GMP认证后的管理工作必须到位

    我国从1996年开始对制药企业组织GMP认证达标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企业自愿申请认证改为分期、分批强制实施认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我国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增加了很多,为我国制药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丽华;姚春林;穆建生;裴明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平阳霉素栓中平阳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栓剂中平阳霉素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平阳霉素一阶导数峰(279 nm)和谷(314 nm)间的振幅作为定量信息.结果:平阳霉素浓度在10~7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155.6D+1.925(r=0.999 0),平均回收率99.89%(RSD=0.54%).结论: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平阳霉素栓含量简便、快捷、准确.

    作者:闫军;祝军;李昌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氮平片中米氮平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米氮平片中米氮平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考察了流动相不同配比对米氮平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米氮平与片剂辅料及其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2μg/mL,线性范围: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C=1.85×10-1F+9.65×10-1,r=0.999(n=9),平均回收率为95.15%,RSD=0.7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米氮平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温预关;王玲芝;刘学军;陆欣乔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山西临汾加快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作者:姚建红;程乐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虎杖蒽醌提取分离方法的优化研究

    目的:获取虎杖有效成分蒽醌类衍生物,对不同提取溶剂进行选择和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方法:通过比较渗漉、冷浸、回流、索氏和超声提取方法对虎杖蒽醌提取速度、效率的影响,比较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性,评价不同药材粒度、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率,并用极性梯度法考察不同极性溶剂对酸解前后虎杖蒽醌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渗漉和冷浸提取时间至少48 h;超声提取仅需1 h,但大于100目的药材提取液后处理困难;索氏提取效率达到药材总量的1.58%,酸解前、后分别使用70%乙醇和氯仿提取,具有高的提取效率.结论:用70%乙醇从未经酸解的虎杖中提取蒽醌,具有高的提取率.

    作者:曾里;袁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聚维酮碘乳膏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乳膏的处方及制法.方法:对聚维酮碘乳膏作回收率试验及质量控制检验,研究处方工艺.结果:回收率RSD为0.68%,稳定性加速试验显示质量稳定,动力粘度符合要求.结论:聚维酮碘乳膏质量符合要求,稳定性好.

    作者:张京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桔梗与伪品霞草的鉴别

    目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桔梗、霞草进行性状、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与结论:两者科属不同,故性状上有一定区别,且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均有明显差异,表明其化学成分不同.

    作者:程道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转移癌顽固性骨痛58例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顽固性骨痛的疗效.方法:使用鲑鱼降钙素治疗经放化疗无效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剧烈骨痛患者58例,治疗前后均评定疼痛程度及使用麻醉止痛剂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能够有效地控制剧烈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主要目的,同时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该药可以作为骨转移癌顽固性骨痛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常建英;吴莉;付和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目的:综述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概况,借以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胰岛素增敏剂的研制、应用进展迅速,可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对血糖和血脂的控制,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和新的途径.

    作者:张石革;马国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莫沙必利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莫沙必利的临床应用情况,供临床应用时参考.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莫沙必利具有增强消化系统排空能力的作用,是良好的消化道促动力药.结论:莫沙必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便秘等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曾秀冬;王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双氯芬酸钠新制剂研究进展

    综述双氯芬酸钠在制剂方面的新进展.双氯芬酸钠可与某些合成有机高分子物质(如HPMC,PVP,EC,CMC)或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如氢化大豆磷脂、甲壳素等)制备缓释微囊剂、微丸剂、颗粒剂,进而制备具有控释作用的片剂、胶囊剂;双氯芬酸钠可与卡波姆、硅胶、PEG等制备具有控释作用的栓剂、皮肤外用制剂;另外将双氯芬酸钠络合成盐,如赖氨酸盐、锌盐等,可制成前体药物制剂;此外还介绍了无刺激性、性质稳定的眼用制剂.双氯芬酸钠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制剂新技术、新辅料结合,将更好地推动其临床应用.

    作者:刘国强;刘保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参考美国药典处方考察不同浓度的稳定剂、葡萄糖及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吸附脱色,不同的灭菌条件及pH值.结果:制定了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简便.

    作者:王贵法;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间歇运动型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对胶囊充填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从该机的各工位逐一分析产生充填质量问题的原因.结果:胶囊转塔及粉剂充填机构的各工位均有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在实施GMP改造过程中,应从安装、调试、维修、管理等方面着手,改善充填机的充填性能.

    作者:孙绍桐;赵康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国医药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8种中药材的伪品及掺伪品的鉴别

    介绍8种中药材的伪品、混淆品、掺伪品的性状鉴别方法,以辨别真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康银莉;王茂林;于晓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药材前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目的:研究中药材前处理中各阶段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从原药材的净制、切制、炮制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其意义.结果:净制环节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结合灵活多变的手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药材质量;切制环节掌握少泡多润的原则,可大程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炮制环节在明白了各药物的具体炮制原理后,也有利于正确的操作,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炮制的作用.结论:中药材炮制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工作,必须明白各个环节的操作目的和原理,才能正确地操作.

    作者:陈海凤;李昆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方法改进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SP HPLC仪,Nova-Pak CN色谱柱(150 mm×3.9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7:53),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AT=16,柱温为50℃,按外标法用峰高定量,回归方程为C=13.02H+8.14,r=0.999 8.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采用Nova-Pak CN柱,当温度升至50℃时环孢素A即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度,并且分析柱寿命大大延长.

    作者:孟金薇;司继刚;袁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大兴崛起

    作者:李腾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羚羊角胶囊真伪和掺杂骨塞的检测

    目的:检测羚羊角胶囊真伪和掺骨塞成分.方法:采用一般鉴别、紫外图谱比较及EDTA法测定羚羊角胶囊中的钙.结果:经鉴别,2批胶囊均含钙成分;比较对照药材羚羊角及骨塞的紫外图谱,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均有不同吸收,可区别真伪;经EDTA法测定,对照药材羚羊角无钙成分,骨塞含钙为21.16%,2批胶囊分别含钙7.25%和8.15%,折算成骨塞分别为34.26%和38.52%.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迅速、准确.

    作者:朱照祥;泮红玲;罗瑞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脂康胶囊与普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康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经济效果.方法:将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37例,普伐他汀组42例),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每下降1 mmol/L,血脂康和普伐他汀的费用分别是473.02元、642.12元;甘油三酯(TG)每下降1 mmol/L,费用分别是2 003.38元、6 788.21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下降1 mmol/L,费用分别是490.03元、693.68元;在血脂康疗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效果单位,费用分别是100.00元、338.84元.相比而言,血脂康成本-效果低于普伐他汀.结论: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弥补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研究的不足,在指导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指导新药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大果;李东;聂中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