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用气雾剂的喷雾研究与环境保护

汪国华;钟华林;汪芸

关键词:药用气雾剂, 喷雾, 环境保护, 抛射剂, 容器, 全身作用, 空间消毒, 给药系统, 内容物, 门系统, 呼吸道, 阴道, 药物, 压力, 特制, 皮肤, 喷射, 泡沫, 耐压, 局部
摘要:气雾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所制成的一种给药系统,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容器中的内容物喷射成雾滴或泡沫等形式于呼吸道、阴道、鼻腔黏股或皮肤表面,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还可用于环境空间消毒.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124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服药8周后伊贝沙坦组总有效率89.2%,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治疗前(155.4±16.3)mmHg,(103.8±10.1)mmHg降至治疗后(132.5±10.7)mmHg,(89.2±9.5)mmHg;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4.8%,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治疗前(154.1±12.6)mmHg,(102.4±11.8)mmHg降至治疗后(136.2±12.6)mmHg,(88.5±10.1)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伊贝沙坦治疗后使收缩和舒张负荷均有下降,与用药前有显著的差别,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伊贝沙坦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作者:何苗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之探讨

    对新形势下医院制剂在政策环境、软硬件水平、品种开发、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医院制剂投资应该谨慎,医院现有制剂室应该联合做强.

    作者:朱刚直;刘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红花油中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含量的方法改进

    红花油是卫生部药品标准[1]收载的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水杨酸甲酯、丁香罗勒油(主要含丁香酚),对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外感头痛、皮肤瘙痒等具有显著疗效.部颁标准中收载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含量的方法为:以正二十四烷为内标,以正辛烷为溶剂,柱温170℃.用该法测含量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内标及溶剂价格均较昂贵.如采用以环己酮为内标、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的程序升温法,则含量测定准确,无杂质干扰,重现性好,能可靠地控制成品质量.

    作者:段莲华;冯速捷;李玉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盐酸溴己新片鉴别方法的改进

    <中国药典>中盐酸溴己新片的鉴别方法专属性不够强,影响了该药的真伪鉴别,本文作者对此作了改进和分析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朱育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常用饮片山药的真伪鉴别

    用无药用价值的木薯假冒山药的现象在医药市场上日益严重.从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生化检测等方面介绍了山药的真伪鉴别方法.

    作者:叶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也谈加入WTO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政府而言,由于受到WTO规则限制,入世后我们的市场保护只会限于幼稚产业和少数例外产品,而且都有时限,此时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在资源配置方面大大增强.

    作者:刘晓;许冀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不同生长期山楂叶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楂叶,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期山楂叶中的槲皮素和金丝桃苷,发现春季(开花时)山楂叶中黄酮单体槲皮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高于秋季,而秋季摘果后的黄叶中的含量又高于摘果后绿叶中的含量.

    作者:石瑞平;周庆英;陈兴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我院住院手术病人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预防用药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手术科室2001年3月至6月住院的153份手术病历,进行年龄、性别、疗程、抗菌药用药品种、首次给药时间、停药时间、手术开始及持续时间等的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用药在我院存在首次给药时间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品种更换频繁、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用药现象以及用药起点高等现象.结论:严格掌握抗菌药预防应用指征、品种、用药方法等,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作者:要林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

    目的:介绍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给药系统.方法:根据目前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产品特点、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对这种新型给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产品较其它包装的输液产品在生产、质量、运输、使用及环保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结论: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给药系统.

    作者:张立贤;潘玮琪;曹彦杰;褚振辉;李顺康;刘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咪达唑仑于颌面部手术麻醉前用药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双盲法观察咪达唑仑在颌面部手术麻醉前应用的效果,并与常规术前药地西泮的镇静效果比较.方法: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咪达唑仑0.08mg/kg,B组予地西泮0.2mg/kg,均于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观察麻醉后药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镇静效果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焦虑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于颌面部手术麻醉前用药,疗效可靠,使用安全,能够达到满意的镇静、抗焦虑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玉琳;张青;饶静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黄芪注射液是一纯中药制剂,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用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同时设对照组,结果证明,该药对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使免疫CD3,CD4/CD8升高,尿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杨斌;杨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常温下(25℃)、4h内,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哌拉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均有良好的稳定性,他唑巴坦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结论: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首选5%葡萄糖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配伍,但宜在4h内滴完,与10%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应尽量减少.

    作者:安岳平;蔡志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加入WTO,医药企业需要政府作些什么?--关于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作者:傅象家;卢锡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浅议

    通过对市场及使用过程中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探索,综述了目前中药饮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各类问题进行举例分析说明,针对各类问题列举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使其发挥应有的疗效,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胡德才;郑志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鼻炎康滴鼻液质量控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定鼻炎康滴鼻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D101型大孔树脂作固定相,以甲醇为洗脱液对样品进行分离,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君药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黄芩苷浓度线性范围为3.84~9.60μg/mL,r=0.999 7,样品中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7.0%,RSD为1.36%,n=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医院控制该制剂质量的一种方法.该药用于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金蜀蓉;李继明;况光仪;周朝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医药企业如何占领OTC市场

    众所周知,中国OTC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据有关机构对中国OTC市场的研究认为,1996年我国OTC药品市场销售总额为13亿美元,1998年销售总额为20亿美元,2000年销售总额为3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0%~36%.

    作者:徐荣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观察艾司洛尔预防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所致反射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用硝酸甘油降压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对比.方法:3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A组,n=14)及生理盐水组(B组,n=16),于降压前、降压后1,2,3,5,7,10,15min,分别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后,A组的HR基本平稳,MAP下降速度快,B组的HR明显增快,MAP下降速度较慢.结论:艾司洛尔0.5mg/kg可预防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所致心动过速,并可加快降压的速度.

    作者:杜耘;杨学权;孙嘉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简易流动注射仪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目的:探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直接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简易流动注射仪,在优化流路的情况下测定抗坏血酸.结果:体系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0×10~1.5×10-5g/mL,检出限为(3σ)5.0×10-8g/mL,对1.0×10-5g/mL抗坏血酸连续测定11次,其RSD为2.9%.结论:用本法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杨季冬;赵麟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警惕和预防OTC药品流通使用中的潜在问题

    非处方药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可随时在药店及百货商店(超市)的药品柜台上买到.OTC药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给群众自我医疗保健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和整个社会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特别是OTC药房的药师作为终端服务人员,面对广大群众自我医疗、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普及医药知识上应有更高的要求,在安全有效用药方面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25例

    目的:评价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50例88只眼(角膜炎31例,角膜溃疡1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48只眼),对照组25例(42只眼),疗程14d,每日观察上皮修复和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贝复舒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疗效判断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贝复舒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有效率为96%.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黄薇;江文;张晓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