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MO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殿炜;马云秀;张彦龙

关键词:LMO3蛋白, 人脑胶质瘤组织, 正常脑组织
摘要:目的 观察LMO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44例人脑胶质瘤患者与12例正常脑组织中LMO3蛋白的表达.结果 LMO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正常脑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02,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证实LMO3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485,P<0.05).结论 LMO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Dev-C++集成开发软件制作电脑三维动画辅助化学教学

    为形象说明某概念和理念,化学基础、药物化学等课程中经常使用立体结构的平面视像.以Dev-C++集成开发软件为手段,使用C++编程语言,利用OpenGL图形库,制作用于化学基础、药物化学等课程教学的电脑三雏动画是一种低成本、效果好的方法.

    作者:唐铁鑫;刘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实训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增加人性化护理理念,通过良好形象的保持,沟通技巧的运用,以情景为主线、以任务为目标的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护生更快适应医院环境.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职《外科护理学》教材现状调查

    通过登陆网上书域及各出版社网站对2006~2008年3年内出版的护理专业使用的高职<外科护理学>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登陆各院校主页查询及电话咨询了解各院校教材使用情况.结果 发现,这些教材在编写体例、编写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剐,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实用性不足.

    作者:高国丽;张丽雁;孙亚男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76例住院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天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超美;唐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运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目的 探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方法 选取我校2007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2班11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实验组采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2组学生理论考试、单项技能考核、综合考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期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单项技能考核、综合考评成绩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邵巧云;李素平;闫素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职医学英语口语校本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方式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调查高职医学英语口语校本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作者:崔博;运怀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输液中心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探讨输液中心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分析门诊输液工作的性质、特点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点,从输液中心的布局、人员、管理、人本服务4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形势下输液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从7方面重塑输液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有效分析,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实施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地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蔼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介绍我院药学专业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情况,旨在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琳;朱缨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特征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正常人进行FBG、2hPBG、HbA1c水平检测,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进行DR的诊断、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NPDR组进一步分为DR-Ⅰ期、DR-Ⅱ期、DR-Ⅲ期.结果 NPDR组2hPBG、HbA1c高于N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水平NPDR组与ND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的程度和进展与2hPBG、HbA1c水平相关,FBG并不是一个控制DR的理想监测指标.

    作者:石秀娥;彭锡嘉;王忠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成教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与全日制大学生相比,成教学生在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经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党员发展工作面临成教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问题的原因有:思想觉悟较低,对党的认识模糊,入党氛围较差.应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成教学生入党率.

    作者:卓晖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04~2008年边远民族地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分析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国债项目建立血站,于2004年7月实施无偿献血和采供血工作,近2年来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作者:杨莉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措施的探讨

    结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实际,以质量保证措施为重点,探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基本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

    作者:王志华;彭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促进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产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产后抑郁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法进行评价.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与对照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下,结合临床经验,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4周后,2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患者消极情绪,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卢文凯;卢国庆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实施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改革培养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目标和要求,我校制定了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根据此方案,我们以淡化学科观念、强化培养目标为原则,以农村基层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重点,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作者:陈瑞玲;刘玉霞;许郑林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不同人群定量负荷前后心输出量变化研究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血管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常用来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心脏功能.采用H·C·科罗特科夫设计的每搏输出量测定表测定不同人群的心输出量,以了解该表在评定训练水平和心脏功能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作者:黄晰曦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者本身.鉴于这一特点,教师角色应有所改变,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计划者、激发者.学生也应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主导者.

    作者:陕雪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页的探索与开发

    目的 通过综合、吴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初步工作经验,培养其实践能力,提高职业能力.方法 在我校2007级护理中专班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引入工作页辅助教学.结果 74.52%的学生对护理工作页相当满意.结论 教学工作页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感悟、收荻、发展和提高.

    作者:谢凤香;吕海琴;王春玲;王香菊;张建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加强循证护理教育的探讨

    循证护理已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及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改革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并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增设循证护理教育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循证护理能力、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护理人才,以适应21世纪新型护理模式的要求.

    作者:高海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桥梁学科,也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改革,病理学实验教学在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实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作者:崔茂香;李志红;王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天水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浅析

    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艾滋病检测网络体系逐渐完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是艾滋病监测网络中的基层单位,承担着HIV抗体的初筛检测任务.2008年底,经省卫生厅审批同意,天水市市医疗卫生单位(疾控中心、医院和血站)共建立HIV抗体筛查中心实验室1个、HIV抗体筛查实验室12个,初步形成HIV检测网络体系.

    作者:贺小文;李兰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