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1999年降脂药物的使用

刘新宇;吴芳

关键词:药物临床应用, 降脂药物, 循环系统疾病, 人民生活水平,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用药目录, 用药分析, 饮食习惯, 医疗, 血脂水平, 生活节奏, 人口增加, 基本药物, 方式改变, 死亡率, 深圳市, 脑梗塞, 疗保险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老年化人口增加,同时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尤其饮食习惯向高热能、高脂化发展,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一大杀手.血脂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因而降脂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当今医疗、保健不可缺少的药物.本文就我院1999年度降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对照深圳市制定的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作一用药分析,以提供用药信息,并对制定修改我院基本药物中的降脂药物部分提供依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包装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市售药品包装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医院、诊所、药店抽样调查,样品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外用制剂.对包装物、包装规格、包装标识存在的问题分别统计分析.结果:调查424种药品中包装物不规范者150种,其中药品零售单位二次包装和医院制剂包装较突出;包装规格存在单包装量大,包装规格单一的问题;包装标识中60.1%药物内容不全.结论:药品包装现状不适应药品应用要求,尤其不适应非处方药合理用药要求,亟待规范.

    作者:陈锡芳;张建国;隋妍蕾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氟喹诺酮类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氟喹诺酮类药(Fluropquinoloncs,FQs)以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在机体组织中分布广、细胞内透性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随着应用增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报道逐渐增多,轻者疗效减弱,重者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临床用药应予高度重视,慎重地配伍用药.

    作者:李元福;疏义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吗啡控释片口服致呼吸深度抑制1例

    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以其良好的镇痛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应用不当可导致昏迷和呼吸抑制,现将1例口服美施康定片30mg致呼吸抑制及救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楼望丹;李洁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依诺沙星滴耳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沙星滴耳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硅胶柱,以pH为3.0的0.05mol/L柠檬酸-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8nm.线性范围40~32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2%(n=5).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廖学辉;郑小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替硝唑阴道泡腾片制备新工艺及质量控制

    目的:增加替硝唑的临床应用剂型,满足妇科抗滴虫及治疗厌氧菌的需要;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酸源、气源分别制粒、再混和法制备.结果:所制得制剂质量稳定、操作方便.结论:替硝唑阴道泡腾片新工艺值得采用,其制剂值得推广.

    作者:徐春玲;廖小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雷尼替丁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5例

    本文报道我院以雷尼替丁四联疗法、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肠溃疡69例,观察比较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作者:刘佩云;卢丽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维生素C、维生素B2粉治疗口腔溃疡56例

    口腔溃疡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受空气干燥、风沙大等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新疆南部地区发病率较高.自1998年2月至1999年3月,用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B2片混合成粉,用留置法治疗口腔溃疡5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学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黄芪与其伪品--圆叶锦葵的鉴别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is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近来出现一种黄芪的伪品--圆叶锦葵,其外形与黄芪极其相似,但服用后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鉴别黄芪与圆叶锦葵,避免伪品充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二者的性状、薄层层析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如下比较鉴别.

    作者:宿丽梅;刁红宇;李国华;王伟明;赵东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尚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新生儿硬肿症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冯雪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血浆及组织中替硝唑、环丙沙星和消炎痛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替硝唑、环丙沙星和消炎痛的方法,为研究外用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依据.方法:取血浆或组织匀浆200μl,加甲醇400μl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450μl,于60℃通空气吹干,残渣用50μl甲醇溶解,离心后进样20μl.色谱条件:C18-ODS柱,替硝唑与消炎痛同时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5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10nm(0~5.4min)、277nm(5.4~10min),环丙沙星单独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含0.12%NH4H2PO4,H3PO4调pH3.6+0.2),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结果:替硝唑浓度在0.0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其日内日间差异性≤6.31,平均回收率为92.05%~93.80%;环丙沙星浓度在0.0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其日内日间差异性≤4.76,平均回收率在99.77~104.23间;消炎痛浓度在0.06~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其日内日间差异性≤5.45,平均回收率为98.96%~110.00%.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靠,适于测定血浆和组织中替硝唑、环丙沙星和消炎痛的含量.

    作者:阳崇德;傅若秋;赖西南;樊亚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对鲎试剂用于18-氨基酸注射液质量控制的探讨

    目的: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199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要求进行实验.结果:18-氨基酸注射液稀释4倍后可排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125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18-氨基酸注射液的热原检查项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项代替.

    作者:刘玲;姜宁;刘先觉;马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外感止咳露制备工艺改进与质量标准研究

    外感止咳露是我院自制治疗外感咳嗽常用中药合剂.经分析表明,新工艺增加收集挥发性成分,与原工艺比较,提示原工艺生产的成品挥发性成分损失严重,改进工艺后可更大程度保留挥发性成分,增强疗效.对新工艺中苦杏仁挥发性成分氢氰酸进行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永逸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消癣灵洗剂治疗足癣180例

    消癣灵洗剂治疗足癣180例,治愈率高达96%,而且应用简便,无毒副作用.

    作者:崔崇寅;梁翠华;孙启荣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酪酸菌治疗秋季腹泻150例报告

    于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秋季腹泻流行期间,运用微生态制剂酪酸菌治疗秋季腹泻1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朱丽萍;叶纪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四川习用防己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用薄层色谱法对四川省习用的广元防己、宜宾防己及冕宁防己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并用该方法鉴别了商品药材及饮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唐启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粉防己碱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粉防己碱对心血管新的药理作用,供进一步开发此药作参考.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粉防己碱是钙通道阻滞剂,对钙激活钾通道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心血管系统除具有已熟知的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扩张冠脉等作用外,还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肺动脉高压、抗血管平滑肌增殖、抗心肌细胞肥厚和调节心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等新型药理作用.结论:粉防己碱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发.

    作者:敖行述;何华美;张乐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参芍前列宁胶囊鉴别方法的研究

    参芍前列宁胶囊是由丹参、赤芍等十余味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能明显改善尿频、尿急、尿不净等症状.为更好地控制其质量,笔者对其中的主要药物进行了鉴别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凤琴;史艳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提高医院自制合剂卫生学质量的建议

    根据我所1990~1999年药品检验资料,对本区医院自制合剂的卫生学质量考察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探讨了提高医院自制合剂卫生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刘兵;马海春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鼻炎膏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鼻炎、鼻窦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药物,我们在祖国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经过反复实践,研制了鼻炎膏,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霄岳;毕研更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比较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进行质量考查.方法:用HPLC法测定9个药厂生产的13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差异甚大.结论:生产厂家应把好丹参药材质量关,改进制剂工艺,以保证复方丹参片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邵水娟;王酋珏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